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思政课守正创新的根本所在。思政课老师要充分认识融入的价值意蕴,明确融入教学的政治性原则、整体性和实践性原则,针对教材和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从教学内容规划、实践教学拓展、教学方法创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索“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2.
“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既是由加强“党的领导”教育的本质要求决定的,也是由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功能决定的。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中“党的领导”教育内容缺乏一体化设计,降低了“党的领导”教育融入的质量;教学方式缺少递进性与多样性,制约了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积极性;实践教学缺乏深入性和衔接性,影响了学生接受“党的领导”教育的获得感。深入推进“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应构建循序渐进的教育内容,形成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构造环环相扣的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党的领导”教育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其基本要求,更为重要的是要明确各学段“党的领导”教育的展开逻辑。  相似文献   

3.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9,(3):F0003-F0003
积极实施“大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突出强调全员参与性、主动适应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建立了学校一学院和职能部门一教研部“三级联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形成了思政课教师、研究人员、学生党团政工干部“三位一体”的教师队伍,构建了必修课、特色课、专业渗透课与实践课相结合的教学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4.
人的主体性与“思政”课教学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较差,根本原因是由于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缺失。因此,建立主体际性教学模式,可以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该模式强调,在教学中教师作为主导,是第一主体,大学生也是教学过程顺利展开、并实现有效教学不可或缺的主体,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5.
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现状与实现党和政府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核心教学能力严重不足,为此,要提高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其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大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建设,实施新疆高校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建设的政府工程、学校工程,并以此为龙头,全面推进新疆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6.
加强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扎实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由之路,是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新时期,通过用北大荒精神滋养思政课教师的时代感和历史感,用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提升思政课教师的实践能力,用北大荒观摩基地增强思政课教师理论内涵的积淀,深度挖掘北大荒精神在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中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是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着力点。文章认为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既包括师生之间相向而行的"和"力,也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教育环境间的要素合力。高校思政课在发挥育人功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 "和"力与合力不足的问题,文章结合部分教师引领能力欠佳、部分大学生师生关系认知偏差,教育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方法的灵活性不够以及教育环境的和谐性不足等主要问题,就提升高校思政课亲和力需要提升主体素质,增强师生"和"力;优化要素配置,增强要素合力;整合"和"力与合力,共同推进高校思政课建设等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高校必须正视大学生对思政课学习动力不足以及教师教学热情不高的现实。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积极性成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关键。只有将提高大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辨识力,将知识教育与情感引导相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视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改革现行教师考核体系,提高教师素质、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搭建交流平台、营造和谐师生关系等措施多管齐下,才会促进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刘维兰 《南方论刊》2022,(1):86-87,95
新时代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以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话语质量为核心论题,审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课堂教学话语质量现状和优化困境,有针对性地从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实现话语内容政治性和科学性统一,提高思政课话语的说服力;以学生为中心,把准学生需求变化,以多样化...  相似文献   

10.
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下,采用实证分析法研究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胜任力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在问卷调研基础上,构建了思政课教师教学胜任力与教学效果之间关系模型,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了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双线混融教学模式下,思政课教学效果良好;思政课教师教学胜任力是教学质量的正向预测源;教师教学能力对教学质量贡献最大、能效最强;教学效果还受到学生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精神指示,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形成大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根本指引。相较于“思政课”,“大思政课”指思政教育使命更大、思政育人主体更广、教育时空延展更宽、教育结构开放更深。“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理念与系统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大思政课”育人系统运行中,目标性是逻辑起点,协同性是交汇节点,差异性是突破进点,动态性是创新亮点。以系统观念推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实践理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凝聚育人共识,建设“大课堂”、拓展育人阵地,搭建“大平台”、丰富育人元素,建好“大师资”、筑牢育人根基。  相似文献   

1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目前在教学中面临着一些难题。“思政课”教师也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所以,创新教学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针对思政课的改革创新提出“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要求,既是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揭示,也是针对当前学校思政课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而言。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性相对于其理论性而言,强调的是其在教学目的、课程内容等方面强烈的实践指向。高校思政课落实“理论性与实践相统一”的要求,必须加强思政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培养和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研究和阐释,做实做好思政课的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14.
蓝洁 《阴山学刊》2021,(2):100-106
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教师在教授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要巧妙地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工作中。以产出导向法为基础,遵循“驱动——促成——评价”的教学流程,切实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学用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两者融合的新路径。研究表明,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产出导向法的教学理念和假设与“课程思政”的教学要求高度契合。  相似文献   

15.
党的百年历程中各个历史时期,“四史”教育均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内容,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理论内涵和时代价值。探索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构建路径,对于提升思政课质量,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深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构建“智能思政”,旨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转型,促使教育主体的多元化、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人机交互的拟人化和考核评估的智能化。推进“智能思政”建设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胜任力,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党和国家的重视为“智能思政”建设提供了根本保证,研究成果的涌现为“智能思政”建设夯实了理论基础,实际应用的深入为“智能思政”建设奠定了现实基础。“智能思政”建设是一项全面而系统的教育改革创新,要找准人机协作教学的契合点、提升教师人机协作教学能力,引导学生适应智能学习情境,开展“智能思政”教研活动,优化“智能思政”保障体系,确保“智能思政”建设有序推进并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7.
邓景  唐韬 《社会科学家》2012,(4):114-117
话语转换是思政课堂教学的重要问题:它应该包括话语内容的转换、话语形式的转换、话语价值判断能力的培养和话语意识的培养,这是思政课特有的育人功能的要求,也是对思政课意识形态性强的调和。笔者通过对思政课一线教师和学生的调查拟寻找网络时代思政课堂话语转换的症结所在,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思政课堂中存在的困惑进行思考,提出思政课堂教学转换话语内容、增加话语表现形式、增强话语价值判断和话语自觉的解决之道。可以从网络语言的角度出发,通过在课堂纳入网络用语作为思政教学话语转换路径来促进思政教育话语系统的转化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建设是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而获得感是衡量思政课教学质量以及评价学生主体自身思政学习效果的重要标准.思政课教育过程论,作为交织学生主体与教师主体多元互动的教育理论,其培养目标在于提升学生道德品质的同时,增强学生主体的认知能力以及树立学生科学的思维观念.将教育过程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获得感当中,分析获得感的生成机理与影响要素,在实际的思政教学活动中,不仅能够确立大学生获得感的教育原则,同时也能拓宽大学生获得感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9.
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并将其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真正做到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服务,是当前高校思政教师亟待应对和完成的教学实践课题。在借鉴国内同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在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尝试以教材基本内容为骨干,以相关领域的科学技术实例或科技史事例作为拓展性教学内容,力图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科学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把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科学素养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20.
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其质量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素质发展。促进思政课教师完善自我更有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因此大学生心目中优秀思政课教师评价标准的研究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为探索新时代大学生心目中优秀思政课教师的评价标准,采用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此进行了质性研究的尝试。质性材料的分析发现:大学生心目中优秀思政课教师的标准主要包括道德情操、能力结构、人格魅力、自觉水平等4个维度,其中包含了过硬的专业素质、性格好、爱岗敬业等14个具体标准。基于以上研究,从开发评价工具和思政课教师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