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息夫人是春秋前期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其事迹散见于众多史料之中。楚国灭息国后,息夫人为楚王所掳并被立为夫人,虽生下两位王子,却以自己"事二夫"为耻,从不主动说话。然而,这位根本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柔弱女性,却受到历代文学家、史学家、经学家越趋严酷的挞伐。不过另一方面,汉代刘向在《列女传》中公然改变史实,将息夫人伪造成中国古代妇女"节烈"的"标兵"大肆宣扬,理学兴起后,这个假"息夫人"逐渐由官方推介到民间,以假乱真。历史上这种真、假"息夫人"并存的格局和现象,呈现出中国古代妇女节烈观严酷化的复杂脉络。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楚国灭了息国(今河南省息县)。关于楚灭息的时间,不少书文说是公元前680年,如1984年7月29曰《河南日报》三版载《息夫人的故事》一文说:公元前680年,楚文王假借巡方为名,来到息国,将息侯擒获,息国遂灭。又如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说:“公元前680年(周厘王二年、鲁庄公十四年)楚灭息,又入蔡。”再如《信阳师范学报》载《息县沿革补采录》一文说:“公元前680年,楚文王(熊资)  相似文献   

3.
县作为地方行政区域,它的产生,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大概要算楚国了.《左传·庄公十八年》追述楚武王克权以后,“使斗缗尹之.以叛,围而杀之.迁权于那处(今湖北省荆门县境),使阎敖尹之”.“尹”是楚国治县之官,所以“权”当为楚县.楚武王于公元前740年至公元前690年在位,可见楚国有县应早于公元前690年.其后,楚文王攻灭申、息、邓诸国,又有“实县申、息”之说.  相似文献   

4.
一、楚灭息清华简《系年》第5章记载了楚国灭息:蔡哀侯取妻于陈,息侯亦取妻于陈,是息妫。息妫将归于息,过蔡,蔡哀侯命止之,曰:"以同姓之故,必入。"息妫乃入于蔡,蔡哀侯妻之。息侯弗顺,乃使人于楚文王曰:"君来伐我,我将求救于蔡,君焉败之。"文王起师伐息,息侯求救  相似文献   

5.
楚文王在楚国崛起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楚文王把都城从丹阳迁到郢,为楚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楚国攻伐战略的转向;攻灭息、蔡、申、邓等国,为楚国开疆拓土;率先垂范,践行法治,对楚国形成法治社会具有定型作用。楚文王做出这些贡献,与楚文王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大臣的勇敢谏诤有关。  相似文献   

6.
《西厢记》中的老夫人因为三次赖婚历来受到人们的批评,认为她是维护封建礼教和门阀的家长。在此认为老夫人三赖婚姻有维护家族利益的因素,但更多的原因则是她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她对张生这一人物清醒的认识、深刻的剖析。通过人物所处的实际环境和透过张生这一关键性人物来剖析老夫人的行为和心理可以更全面、深刻地解读老夫人形象,对我们重新研读《西厢记》也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州楚王山上有楚元王刘交墓的记载并不准确。本文从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的角度进行考察,认为楚王山汉墓具有西汉晚期墓葬的诸多特征,并结合西汉楚国晚期历史分析认为,墓主不是第一代楚王刘交,而可能是第九代楚王刘嚣。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古籍文献记载、历史地理沿革、逻辑推理辨析,意在考证老子故里在春秋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即今河南鹿邑县东太清宫,而不在今安徽涡阳县。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时期,南阳宛地(今南阳市市区)居于方城之内,是楚国苦心经营多年的北部军事要镇。楚自文工"实县由、息"后,据此北却郑、韩、魏等中原诸强,是楚国北向发展疆域和防御中原诸强南进楚域的重要军事基地;同时南阳宛地又是全国著名的兵器产地,宛地所产的兵器被誉为"宛矩铁钩,惨如蜂至一,是全国著名的冶铸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之一。然而,有关南阳宛地在战国时期的归属问题,由于史书记载的混乱,致使这一问题众说纷坛:有云宛"战国时属韩"的,有云"公元前301年至公元前291年届韩一的,也有人怀疑宛在春秋早期到公元前292年一直…  相似文献   

10.
郡县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存在,湖南省龙山县里耶考古发掘出36000余枚秦简,其中有洞庭郡的记载,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洞庭郡,即楚国洞庭郡和秦王朝的洞庭郡,从秦简中的相关洞庭郡文字和地理位置进行了分析,洞庭郡的郡治就在里耶,最后还对秦洞庭郡的格局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