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作为历史时期各级行政治所、地域经济中心所在,是地方志记述的重要对象,其中不乏"城市灾害"史料。具体到太原市,方志所记城市灾害主要特征如下:一是公元前以"人为灾害"为主,主要表现为战争;二是8世纪开始出现"自然—人为复合灾害",并在16世纪进入多发期;三是17—19世纪,具有近代色彩的人口灾害开始出现。上述灾害的发生与太原城市的发展、生态变迁等具有因果关联性,探究历史时期太原城市灾害的特征,对今天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三峡夏商时期考古文化》以三峡地区夏商时期考古资料为线索,从多角度对三峡地区夏商时期的历史进行分析和研究.由新石器时代晚期发展而来的土著文化是三峡地区的主体文化,往后过渡到夏商时期的巴文化.该著作又从考古发现的古文化遗存揭示出夏商时期长江洪水的发生及远古时期长江河床、河道走向的演变,使我们较全面的了解到三峡地区夏商时期社会变迁历史及古代水文信息.  相似文献   

3.
加强西部地区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通过研究西部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灾害和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长江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和特征,提出应加强地质灾害分布状况与形成原因的勘查,提前做好防御措施;进一步保护与治理地质灾害多发区的生态环境;加强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建设;做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清代泰州地区自然灾害类型多样,以水、旱灾害为主;水、旱灾害连年发生,甚或交替发生;灾害发生总频率高,除水旱灾害外,其他灾害发生频率低;灾害类型在地域上有差异,水灾集中在下河地区。地形、气候、黄河南迁、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清代泰州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清代泰州地区自然灾害对百姓生命财产造成损害,引发饥馑和物价上涨。蠲免、赈济、抚恤是清政府对泰州地区自然灾害发生后的主要救灾形式。  相似文献   

5.
近 2 0年来 ,通过对三峡地区西周、东周考古调查和部分遗址的发掘 ,我们积累了大量丰富而又系统的实物资料 ,对三峡地区西周、东周时期历史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有了较全面的了解。文章重点对西周、东周时期三峡地区的文化内涵、渊源及与周邻地区同时期文化遗存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揭示了这一时期三峡地区文化的多个层面。  相似文献   

6.
四、三峡地区商周时期城址(市)遗迹线索无论是楚国管辖区,还是巴国版图内,至今不见有商周时期城址遗迹资料的信息。那么,在东起宜昌,西到重庆的区域里,究竟有没有商周时期城址遗迹呢?这是我们在研究三峡地区古代城市历史发展时不可回避的问题。自晋以来,历代史学家在著书时都对三峡地区古城遗迹有过记载,最著名且最有影响的城址当属西陵峡地区的秭归鲢鱼山楚国早期的“丹阳城”了。如晋郭璞《山海经注》、《海内南经》中记云:“夏后启之臣曰孟涂,……居山上,在丹山西“文后注称:“今建平郡丹阳城秭归县东七里,即孟涂所居也。”北魏郦道元的…  相似文献   

7.
峡江地区出土的陶楼资料表明,汉晋时期三峡地区的建筑成就与周边地区相比,毫不逊色,可以说是齐头并进,甚至在某些方面还处于领先水平。长期以来,人们一谈到三峡地区就与落后闭塞蛮荒之地划上等号,这是由于对三峡历史知之甚少所产生的一种误解。  相似文献   

8.
受自然条件、发展基础、生态环境、人力资本、思想观念等主要制约因素的影响,三峡地区新农村建设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内涵.对这些制约因素的认识,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文章通过对这些制约因素的分析,认为只有真正认识到制约三峡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各个主要因素的利害性,才能从根本上有针对性地探索化解这些制约因素的办法.从而取得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突破,进而加强整个三峡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该地区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东汉自然灾害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对东汉自然灾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灾害史料的搜求整理、灾害灾次统计、灾害时空分布、灾害形成的社会以及自然原因、灾害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甚或人们的心态和价值取向的影响等方面。多灾种综合研究者少,各灾种研究不平衡。  相似文献   

10.
灾害史是对历史时期灾害进行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其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学科体系等深受现代灾害学影响。但在灾害学并未产生的古代,作为灾害史的研究基础——灾害史料却不可能按现代灾害学的方法进行记载。从甲骨文中"灾"、"害"的简明界定,到秦汉后正史记录"灾害"的相对规范化以及民间对"灾害"认知的随意性与多样性,可见历史时期以来的"灾害"一般遵循所处时代的认知标准,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认知能力的提升以及宗教哲学、风俗习惯等影响而发生变化。所以,灾害史研究虽需借助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却不能单纯以现代灾害学的概念标准来界定古代灾害,而应重回历史语境,遵循传统社会与人类发展的内在逻辑来审视历史时期灾害。  相似文献   

11.
明清时期雷州半岛台风灾害及其防治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州半岛因其有着非常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台风灾害发生频繁。根据地方志、谕旨、朱批奏折、《明史》、《清史稿》、《明实录》和《清实录》等史志中关于台风灾害的史料记载可以发现:明清时期雷州半岛台风灾害发生频繁,严重危害当地农作物的生产及百姓的生命财产,对环境也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在与台风的抗争中,雷州人民对台风发生的规律与危害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并针对其特点采取了相应的预防和救济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本期导读     
<正>关注理论热点突出民族特色2015.10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学·人类学本期灾难人类学栏目,闵祥鹏研究员《历史语境中"灾害"界定的流变》一文,运用丰富的史料记录了"灾害"在甲骨文、正史以及民间三种语境中的动态变化过程。文章强调,由于不同历史时期或者同一时期不同人群对于灾害的认识存在很大偏差,故当前灾害史研究应重回历史语境,遵循传统社会与人类发展的内在  相似文献   

13.
三峡工程建设给三峡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深入研究该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具有现实意义。农村工业化是三峡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该地区农村工业化条件及农村工业化的一般规律,三峡地区农村工业化发展主要是:立足现有矿产资源,向结构导向、技术导向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改革、发展城市工业,紧密联系城市工业,城市、农村工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4.
解放前,湖南省娄底地区的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水灾和虫灾,还有雹灾、地震、风灾、冰冻等。这些灾害,特别是近代灾害,严重破坏社会生产,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并造成了大量的难民。历代统治者出于自身统治安全的需要,采取了一些积极的防灾救灾措施,但清末、民国时期的防治工作不如从前。  相似文献   

15.
古代诗歌写作的具体法则和技巧主要集中保存在历代诗法著作中,但这批史料却长期存在于诗话群体中,沦落成了“边缘史料”。而实际上诗法著作的编著内容相对于诗话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它们主要以总结技巧为主,注重的是可操作性。将诗法注入神秘性,是早期诗法写作与传授的突出现象。诗法著作中也会有小部分规律的总结与理论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旱灾多发期,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和江南、中原及西北等广大地区。旱灾的频繁发生,对社会经济和百姓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灾难,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各封建政权对赈灾工作高度重视,及时采取了实物赈济、移民就食、减免租调和徭役、掩埋遗骸、放贷、减轻刑罚、节约开支及开关弛禁等一系列赈济措施,对于减轻灾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民生及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灾害与社会”研究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灾害有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历史上不同地区、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社会对灾害的反映有所不同。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灾害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有过很大的影响,从我国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找到灾害遗留的痕迹。研究我国历史时期灾害的时空变化,灾害对人口、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是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8.
晚明是中国历史上灾害发生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之一。究其原因,除自然因素外,还有深层次的政治因素,如救灾责任主体功能衰弱、备荒制度名存实亡、救灾环节充斥腐败、政府决策脱离实际等。在这些因素作用下,晚明时期灾害发生频率趋于加快、危害极度放大,形成无岁不告灾伤、无灾成有灾、小灾变大灾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秦建国以后,积极向西南拓展疆域,将中原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向新开发地区推广.北方人口也因北方战乱等原因不断向三峡地区迁移,这就为三峡地区的开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使得三峡地区的农业、手工业等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泥石流、滑坡、崩塌等灾害主要发生在山区及丘陵地带 ,故称山地灾害 ,是四川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它具有点多面广、规模大、成灾快、暴发频率高、延续时间长和难于治理等特点。四川山地灾害出现的原因既有地质地貌和暴雨洪水等自然作用 ,又有大量采伐森林、陡坡垦殖、修路开矿弃渣等人为因素。为了尽快减少或消除山地灾害所造成的各种危害和损失 ,四川必须进一步采取生物、工程和社会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