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代易学将象数和义理融为一体,立足于象数,着眼于义理,在阴阳二体及内在各成分元素的互动中,架构了系统而又逻辑的自然观思想,并围绕阴阳这一核心概念,形成了划时代的诠易结构模式.其中坤卦卦爻辞所蕴涵的象义互摄理念,展示了阴阳长盛并生万物的交合过程,彰显出坤卦卦体之所主及其爻义之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2.
以《易经》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易学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将科学与人文、科学与哲学相结合的理论体系,即易学自然观。这一理论体系以阴阳的动态流变为核心,在本质层面上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进行了合理的论证和阐释。而将《易经》中的科学思想与人文伦理相结合的代表学派当属儒学。运用易学自然观可以阐释儒家五德思想中所涵摄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3.
乾象所符示的天道运行之理,蕴涵于阴阳及其相互作用和关系之中.阴阳成易的自然观理念成为贯穿整个诠易过程的灵魂和主线,并以此诠解和提揭乾坤天地内在作用的思维逻辑.乾象突出地体现了阴阳内在逻辑关系的流变情况,彰示出刚阳性征由“潜”而息阳,通过“见”、“行”、“跃”、“飞”直至“亢”的六个渐进而转极的过程,把阴阳之间的结构和组成得以朗显,指出物质中的阴阳是流转变化的,不但能“元”,而且还能“亨”乃至“利”和“贞”.在这个系统有机体的基础之上,产生了一系列的作用关系,形成了天道运行的动态流行和演化模式,并反映出相互连贯、具有一定逻辑性的六个不同的作用状态.  相似文献   

4.
太极阴阳学是易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至宋明时期与中医学关系尤为密切.这是理学将医易之间的距离拉近的结果.宋明医学以太极阴阳说为论医诊病之指南,由于不同医家认识角度的不同,行成了医易学的不同派别,从而扩大了宋明理学的研究范围,产生了新的学术效应.  相似文献   

5.
6.
儒家经典的功能之一是成就君子人格,易学是宋代显学,宋代士人既从易学的研读中汲取人生智慧形成君子人格,同时在易学阐释中表达他们对于君子人格的认识。宋人极具张力的君子人格是刚柔并济,而又以刚为主。具体表现之一,就是倡导“以道自任”的敢于担当的责任人格,而又不乏“不事王侯”的自由人格;强调“以道自重”的人格独立,而又一定程度上无法摆脱“得君行道”的现实依附性。这些与易学的研读与阐释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从现代实践哲学的立场上看,自然观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其内蕴于人类生活实践之中.人类生活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则意味着自然观的三个层面.因此,从人类生活实践的视角,克服对自然观的片面理解,将自然观理解为一种"复合自然观",是挽救环境危机的一个观念前提.  相似文献   

8.
唯物主义一元论的物质观 ,解决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其理性价值在于把神学的哲学成分从社会科学领域驱逐出去 ,但并不能作为研究纯客观世界的物理学的哲学基础 ,因而不应把两者混为一谈。易学中包含着一种两系统结构的自然观。“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是对于客观世界静态性的解答 ,“阴变阳 ,阳变阴 ,其变无穷”是对客观世界动态性的解答。依据两系统结构论的自然观 ,正可以讨论变与不变的问题 ,所以两系统结构论的自然观极有可能成为物理学哲学的基本构成。依此对物理学的理论和范畴进行新的整合 ,有可能将物理学带出当前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10.
机械自然观与有机自然观——中西自然观之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西自然观的不同表现为机械自然观与有机自然观之区别。机械自然观包含个别性但缺乏普遍性,它表现为对自然的外向性征服,缺乏对自然有机性的理性认识;有机自然观包含普遍性但缺乏个别性,它只是内向地思考自然,缺乏积极的实践改造环节。文章认为,中西自然观具有互补性,现代自然观应是中西自然观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1.
12.
淮河文化中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于当今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二元对立的现代理性思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重新审视道家文化人与自然的和谐观,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理性思维中的新元素以及以道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淮河文化自然观的深层次内涵.  相似文献   

13.
传统文化的发展,时的理论建构,都离不开易学时论。易学时论,大抵有两种:一种以卦画言,为以时解易;一种以义蕴言,为时的哲学。以时解易,发起于《易传》,形成于王弼、程颐,成熟于胡炳文。"时"的哲学发轫于古经,形成于《易传》,成熟于宋元易学,由于象数派和义理派的努力,时逐渐上升到宇宙本体的地位,呈现出象数、义理多样的结构模式,形成象数派、义理派对时不同的运用工夫。易学时论,突显了古经的思想意蕴和易学内容体系,是时理论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今人生社会的发展、创新和与时俱进的主题也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是实践意义基础之上生态自然观。它阐明了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随着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建设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具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本质,人与人的关系主导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不但需要一种全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制度设计上安排好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这对于进一步厘清各种环境伦理观点,探索重构环境伦理的出路,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相似文献   

16.
生态安全是关系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人类作为自然之子,应当关注"魅"之视野下的自然观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的演变流转。历经远古文明时期自然之"附魅"(古朴有机的自然情怀)、近代工业文明时期自然之"祛魅"(主客二分的机械自然观),应当推进生态文明时期自然之"返魅"(共生和谐的生态自然观),这是人类为了拯救自然之"沉沦"的命运所进行的生态思考,对于启发人们的生态觉悟并推进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自然观可以解释为具有多重层级结构与现代化样态的系统理论。马克思在实践的前提下将自然纳入社会历史中,进而确证了“自然—实践—社会—历史—现实”这一逻辑线索与理路。具体来看,一方面,感性的对象化活动、工业、物质变换等多种实践形式完成了自然与实践的耦合,并建构出“实践的人化自然观”这一重要概念。另一方面,历史概念与社会概念分别为马克思的自然观提供纵向延展和横向剖析的视角。通过对历史概念的叙述,马克思将自然的历史与历史的自然统一于实践的具体范畴,即物质生产活动本身,进而展现出自然与历史交汇的基础与出路。通过对社会概念的叙述,马克思指出社会本身既在抽象意义上为人与自然提供了一种“主体”式的建构,也从具体的意义上体现出共产主义这一社会形态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然界的真正复活这一理想目标。从现实来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展现出社会主义背景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指认,并在基于自然规律与人的发展前提下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蒙书发展到宋代呈现井喷之势,远较前代为多。可考新增数量计北宋30种,南宋114种,直至今天尚存53种。蒙书是根据时代需求应运而生的,对两宋蒙书分类时,应按照其功能分为识字、科考、伦理、专门四种类型。其中科考类和伦理类蒙书,分别体现出考下庶童和礼下庶童的新趋势,伦理类蒙书中的性理蒙书,又是在礼下庶童和考下庶童双股力量推动下的理下庶童的结果。以宋代承前启后又集大成的《三字经》作为考察样本,在知识社会史视野下考察其各项内容在蒙书史上的史源可以发现,在科举和理学的合力下,蒙书发展到宋末已逐渐形成较为清晰的儿童观念。  相似文献   

19.
杨万里不仅是南宋中兴时期的诗坛领袖,同时他还是一位理学家,对易学颇有造诣,著并有《庸言》、《心学论》、《诚斋易传》等哲学著作,其审美·心态与诗学观念深受易学思想的影响。杨万里将易学中的通变观念、安平乐道、修辞立诚等核心思想引入到诗歌创作理念中,从而将哲学与诗学在思维、审美、情感领域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推动了文学与理学互动发展的演进历程。  相似文献   

20.
自唐代李翰《蒙求》、胡曾《咏史诗》等作为诗体训蒙读物而流行于世后,咏经史之作就以其文史兼备、韵律优美、德识并重、便于讽诵的特点颇受学者、蒙师、童蒙的青睐。宋人在继承唐人的基础上,也创作了一系列的咏经史蒙求读物,泽被后世,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