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与"旅游凝视"强调游客在旅游业中的重要角色相区别,景观理论将研究视角重新聚焦到旅游景观本身,从观看者与观看对象之间的关系出发,使研究能够检验旅游、认同和意义之间存在的复杂交集,景观视角还有助于更好地把握旅游的社会和文化过程。本研究通过田野调研获取的定性材料,对位于汉、藏、羌交接地区多元文化交融的嘉绒藏族村落在旅游开发驱动下的景观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政府从不同空间中择取族群文化密切度高的文化事项,通过"景观制造"而形成符号化表征,并展示于村落景区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生活在村落景区中的村民借用生产者使用的景观幻像,在旅游业引导下进行景观的再造,并诱致族群身份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韩国旅游期间看到,当地人特别注重"低碳出游"。在雪岳山看枫景时,与满山红彤彤的"枫景"相媲美的是韩国人的那种环保意识:山口处,原本可以跑汽车的平坦公路上,看不到一辆汽车的影子,看到的只是络绎不绝的游客在款款步行。景区深处,无论山谷多么险峻,也绝无一辆空中缆车。这倒不是因为景区管理严格或旅游设施不全,而是韩国人有意为之:减少景区的污染。为此,韩国的旅游部门还特别提出了"低碳出行"、"环保景区"的口号,得到韩国民众响应。所谓"环保景区",就是在该景区旅游的游客,一律禁止驾车入内;游玩过程中,要自携垃圾方便袋,而且不许在景  相似文献   

3.
夜的魅力塑造了旅游地的独特景观,旅游意象是探讨夜间旅游地景观在旅游者心目中印象的核心要素。文章选取乌镇西栅景区游客网络评论为数据源,运用高频词与语义网络的方法解析乌镇西栅夜间旅游意象感知的要素与结构,采用主题分析方法探讨主题公园化古镇意象感知的核心主题及关键因子。结果表明:旅游景观、旅游设施及服务、时空间感以及情感等是构成乌镇夜间旅游意象感知的主要要素;乌镇西栅夜间旅游意象呈现以核心圈层的“乌镇西栅夜景”整体意象为主题,以次核心圈层的“江南水乡”地方意象为特质,外围圈层其他关联意象为补充的生动夜间旅游生活图景;目的地属性和旅游体验是游客感知的乌镇西栅夜间旅游意象核心主题,旅游吸引物、旅游氛围、地方特产与美食、游玩体验、情感体验等是影响意象感知主题的关键因子。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提出主题公园化古镇夜间旅游意象营造思路。  相似文献   

4.
风水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将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体验感悟。要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质量,必须加强对导游的培训,加深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对风水文化的深刻理解,避免风水文化的神秘化与低俗化。本文对风水文化旅游理论研究和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对风水文化旅游类型、旅游景区规划、风水旅游游憩方式设计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旅游者的对旅游景区产品的消费也面临着体验升级,以闽东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旅游景区开发现状以及增强体验型旅游项目开发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十八大以来,"美丽中国"成为新时期旅游品牌建设的行动纲领与方向标,原有单一景区建设无法支撑这一主体工程。文章立足于"美丽中国"的亮点,在分析美丽中国与品牌旅游资源、景区关系的基础上,针对现状与问题,遵循品牌个性与统一、对立与组合的原则,提出以世界遗产、选美中国景观、5A景区为核心构建品牌景区体系,并建议在今后的建设中要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为前提,强化品牌景区体系内部规划、协调区域布局,有效实施《旅游法》与注重形象营销同步并举,为从旅游视角建设"美丽中国"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7.
基于旅游体验过程的游客感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游客感知评价不同于一般服务业或其他行业的顾客满意度测评.按照游客参与旅游的动态体验过程,从景观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三大方面构建了游客感知(Tourists'Feedback Index,TFI)评价的概念模型和含有11个测评变量37个测评指标的指标体系,提出了定量测评方法,并在武汉木兰山景区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游客感知受旅游体验全过程的影响,随游客人文特征、游览时间、游览内容和环境条件等的不同而不同.该指标体系覆盖了旅游体验的全过程,测评方法为旅游经营管理者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管理、提升产品品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基于体验视角的文化旅游产品设计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验经济时代,体验正成为一种新的价值源泉,而目前,我国文化旅游产品普遍缺少独特的主题,产品的体验值低下,体验空间狭窄,游客难以获得集中、深度的文化体验。因此,依据体验化设计的基础理论,提炼体验主题,营造体验氛围,设计体验项目,是提升文化旅游景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国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  相似文献   

9.
社区参与旅游既可促进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又可强化贫困地区旅游业的社会责任。选取陕西靖边县龙洲丹霞地貌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性定量分析相关调查与访谈数据发现:(1)丹霞景地貌景区社区参与水平较低,主因是村民、政府、企业未形成良性沟通机制,没能就景区建设发展的功能定位和村民参与旅游达成共识;(2)村民、企业、政府的多元利益目标锁定强化了社区参与旅游的各自行为,政府和企业未能有效的引导。  相似文献   

10.
从当代景观规划、旅游规划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旅游景区的景观环境对旅游者的多方面的影响进行研究,构建了"景观场"的概念体系,并深入分析其内在的特点及其三种状态,从而引导风景名胜区旅游规划的生态性设计。  相似文献   

11.
关于代位权行使的效力, 有入库规则说、平等受偿说、优先受偿说等几种观点。从立法目的、法律功能、法律成本和效率、其他债权人利益的保护、中国司法解释的性质和来源来说, 中国应选择优先受偿说的观点, 赋予代位债权人优先受偿权, 建立代位权上优先受偿权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2.
作为现代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民国武术置身于当时人们追求"科学"的话语背景之中。以"传统"为特征的国术(武术)与当时的"科学"话语形成了较大的反差与抵牾。国术界要实现以武图强的远大抱负,国术的"科学化"问题首当其冲。鲁迅与陈铁生的论战围绕国术是否有提倡的必要展开,一方面为国术的科学化做了舆论上的铺垫,另一方面也促使国术界开始反思传统武术的痼疾。进而,国术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了国术科学化的改造,其实质是确立发展国术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为国术的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当代期刊编辑理论研究,已经逐渐淡化了对期刊本身的功能、基本属性,办刊特色等的讨论,因为编辑学的理论发展,已经解决了这些基本问题。对于人文社科学术理论刊物,现在更多的是在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编辑出版与全球化背境下当代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关联性;当代学术批评与编辑的选择性思维方式;当代学术期刊的编辑过程及编辑活动与学术评价的关系;当代网络化条件下的学术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联研究等与文科期刊相关的更为重大的理论课题。  相似文献   

14.
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于共同犯罪案件如何认定犯罪中止,司法机关在办理中是仁者见仁,法学人士在讨论研究中是智者见智。共同犯罪中止的认定,应以行为人自动停止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利用其先前行为继续实施犯罪或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为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不签发提单的情况下,利他契约理论能很好地解释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当事方的权利义务。但在签发提单的情况下,该理论就不敷使用。借助罗马法中的准契约理论,既能对提单下的义务转让进行合理解释,也能解决在实务中诉权的确定之难。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案件的深刻剖析,论述了认定合同的依据、广告行为的效力、公司与股东的责任以及公司主体的混同等重要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生认定工作面面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国家贫困生资助政策实施以来,对贫困生帮助很大,同时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提出贫困生认定工作仍需要进一步采取各种相关配套措施,以推动和保障贫困生资助工作更好地开展。  相似文献   

19.
良友版《中国新文学大系》丛书出版的背后,有一些文学史细节被遮蔽。其中诗集卷因图书审查委员会的反对不得不“临阵换将”,由郭沫若改为朱自清,这确系国民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的文化围剿政策之体现。朱自清编选的范围来源一方面依靠他在清华大学授课的讲义《新文学纲要》,另一方面得益于《新诗年选》、《分类白话诗选》两种诗选提供的“启示”。朱自清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新诗集卷编选完成,选了五十九位诗人的四百首诗歌。  相似文献   

20.
社会范畴化虽然是人类认知的基本路径,但是却塑造了人的群体资格,进而成为了人完成社会认同化过程而建构认同的基本前提.社会赋予人以多元的群体资格,而人则形成多元的社会认同.多元的范畴资格对应着人们内在的“认同库”,各种社会力量则成为“认同场”上激发一重或多重认同的主要因素.在此过程中,回族的国家认同得到了彰显与强化.捕捉民国时期回族国家认同的表征形式,进而分析其建构、重构过程,刻画出其借助大众传媒而“传播扩散”模式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