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玉能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6(1):54-60
盖格尔是德国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直接把现象学方法运用于美学研究领域,运用现象学观点与方法反思和批判了西方传统美学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论模式、心理模式,确立了现象学艺术意味论。现象学艺术意味论,具体研究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关系、文学艺术的各种意味、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关系,对德国文学思想转向现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玉能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2):57-64
盖格尔是德国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直接把现象学方法运用于美学研究领域,运用现象学的观点与方法反思和批判了西方传统美学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论模式、心理学模式,确立了现象学艺术意味论。现象学艺术意味论具体研究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关系、文学艺术的各种意味、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关系,对德国文学思想转向现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玉能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8(2):48-54
盖格尔是德国现象学关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直接把现象学方法运用于美学研究领域,运用现象学的观点与方法反思和批判了西方传统关学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法和认识论模式、心理学模式,确立了现象学艺术意味论。现象学艺术意味论,具体研究了文学艺术的价值关系、文学艺术的各种意味、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的关系,对德国文学思想转向现代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6-79
英伽登是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现象学文学作品论,从现象学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体验作品的各种方式、作品的具体化、积极阅读和消极阅读、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的区别、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张志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5)
本文首先分析了休谟哲学观的现象学意味,其次,以休谟对事实推理及其必然性的分析为例说明这种现象学意味在其哲学思想中的具体体现。最后指出,尽管休谟哲学具有现象学意味,但这并不意味着休谟哲学就是完全现象学化的,相反,它只是走在通向胡塞尔意义上的先验现象学的途中;不过,正是由于休谟哲学的这种现象学意味,胡塞尔才把休谟当成盟友或现象学的先驱者,并从他那里汲取思想的养分,我们也因此窥见了二十世纪现象学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6.
肖朗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662-668
海德格尔用现象学的方式来追问艺术作品的本源,即让事情自身显示出来。因此海德格尔将问题还原到艺术作品本身,寻找其本源即真理。海德格尔的真理是生成性的,艺术作品是真理的发生,真理是在世界和大地的争执中产生,是人与物进入其无遮蔽状态,也是各自本性的显现,发生的真理海德格尔称之为林中空地,林中空地是黑暗与光明、遮蔽与显现生成的游戏。 相似文献
7.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4-19
英伽登是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现象学文学作品论,从现象学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体验作品的各种方式、作品的具体化、积极阅读和消极阅读、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的区别、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英伽登是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的现象学文学作品论,从现象学观点出发,对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式和结构层次、体验作品的各种方式、作品的具体化、积极阅读和消极阅读、艺术作品与审美对象的区别、艺术价值与美学价值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对德国文学思想的现代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张映明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43-46
理念论构成柏拉图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甚至全部思想的基础,其理性主义和本质主义的特质以及现象学直观的方法给胡塞尔建立严格科学的现象学哲学以重要的启示,构成胡塞尔现象学思想的始源.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艺术是“线的艺术”,与西方艺术相比,具有典型的意义。可以说,“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大的形式特征。“线”在中国古代艺术中具有多重审美特性,本文从情感性、装饰性、时间性、时代性、民族性五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具体的考察,认为正是这些审美特征使中国古代艺术之“线”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冯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研究康德美学,最好是从方法论着手。而胡塞尔现象学对于理解康德美学具有特殊意义。在现象学视野下,可以发现,反思判断是理解康德美学的关键。反思判断不同于规定判断,不是以“普遍归摄特殊”,而是“从特殊寻求普遍”,暗含着胡塞尔“现象学还原”的思路。康德的审美判断作为反思判断一开始就立足于情感(特殊),而把对象的存在加以悬搁,超越了认识论(客观主义)美学。康德从先验主义立场出发,努力纯化审美判断,确立起情感的普遍本质结构,从而超越心理学(心理主义)美学,显示了胡塞尔现象学“先验还原”的思想萌芽。康德美学正是依靠这样一套“准现象学方法”实现对前康德美学具有重要意义的方法论革命,为近代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化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2.
程金海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5(6):95-99
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密切相关,意向性理论中的主客相关性特征和内在的主客二元分裂思维的残余决定了现象学美学审美价值观的基本理论品格:它虽然强调审美价值在主客体的交流对话中产生,但是它并未真正实现主客体的统一,而始终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摇摆.现象学美学的审美价值观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盖格尔的主观性审美价值观阶段、英伽登的客观化审美价值观阶段和杜夫海纳的形式上的主客统一的审美价值观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朱宁嘉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
本文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有关内容和形式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以文艺为具体研究对象,论述了形式内在意味由事物的生命形态到材料的物态天趣的一定体现,到合乎一定的规律与规则的审美意味的升华三个层次的内涵及其联系。 相似文献
14.
牟方磊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8(4):58-65
为了实现现象学方法的美学开展、接续并发展中国现代意境美学传统,张祥龙在深入接受现象学思想的基础上建构起自己的美学观。其“美感论”中的“美感体验论”接受了胡塞尔的“直观”说和海德格尔的“体验”说,“美感居中论”接受了胡塞尔的“意向性构成”思想和海德格尔的“视域构成”思想;其“审美对象论”接受了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现象”思想。张祥龙对现象学思想的接受具有准确深入、中西会通的特点,其接受意义有二:就目的言,他通过接受现象学思想既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学美学理论,又接续并发展了中国现代意境美学传统;就方法言,他的接受与建构实践为如何融通中西美学资源进行理论创新作出了示范。 相似文献
15.
价值论美学与现象学的方法——莫里茨·盖格尔美学思想研究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云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45(4):11-15
莫里茨·盖格尔是现象学美学的奠基者,为了把美学建设成为一门独立自足的特殊科学,他在对各种事实论美学进行批判的基础上确立了价值论美学,并运用现象学的方法去把握审美价值所隶属的现象以及具有普遍有效性的审美价值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徐明卿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4):164-168
马尔库塞将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与弗洛伊德爱欲本质思想加以综合改造,提出具有本体论意味的爱欲解放理论,以此批判人类异化的现实。从艺术的角度来说,马尔库塞提出爱欲解放即对个体追求美好的满足具有绝对合理性。电视艺术的艺术性最主要的功能是使受众获得审美享受,从而愉悦心情,其终极目标就是使受众获得审美自由。审美自由决定了艺术表达、艺术欣赏的自由,也是人性爱欲解放的最终展现。 相似文献
17.
论产品意味及其体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方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5)
人们对实用的器物产品除了有认知能力外,还倾注着情感。艺术设计赋予产品以"有意味的形式",使产品某种属性激起人们有意味的遐想。产品意味的生成或者说美感的体验是由心到物和由物到心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袁葆林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1)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艺术生产理论”批评了几种有关大众文化的理论见解,界定了我国大众文化的审美属性,充分肯定了我国大众文化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并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精神愉悦的需求,指出了这种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着商品化的负面效应,对这种文化的健康发展作出了相关的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9.
黄鸣奋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3):60-64
现象学对身体的思考给数码艺术家以启迪,数码艺术家则以自己的作品丰富了现象学有关身体的理论。在此互动中诞生了交互性影像艺术、遥在艺术与智能代理艺术。对它们的价值,可从人为进化的角度理解。 相似文献
20.
刘起林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4):13-16
王跃文小说既具图书畅销效应又得文坛充分重视的关键原因,在于他从文化视角审视社会问题、将现实生活内容风俗化的审美眼光和荒诞意味在文本审美境界的贯注及由此形成的独特精神深度。在人物命运描述及相应故事情节的展开、官场常规生态及其“游戏规则”的剖析、整体社会环境荒诞现象的描述等方面,王跃文对客观现实的荒诞特征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揭示。象征隐喻性情节的荒诞意味,人物“发疯”、失踪事件和诡异、神秘体验的渲染,融反讽、戏拟于写实性白描的艺术笔调选择,体现出建构荒诞审美境界的主体自觉。以荒诞为意蕴核心的形而上感悟,使王跃文小说形成了既具批判现实主义深度、又有独到精神探索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