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发展中小企业经验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中小企业有“蚂蚁雄兵”之美誉,它的繁荣为台湾经济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台湾经济发展依赖于中小企业,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又得益于台湾有一套能提供中小企业之需的完备的服务体系。中小在祖国大陆企业中也占绝对多数,对祖国大陆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我们应借鉴台湾中小企业发展的经验,加大对中小企业政策支持的力度,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发展中小企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金融政策是一国或一地区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工具,其中又以利率政策与汇率政策为重要。台湾在经济发展与外向化过程中,充分发挥利率与汇率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外向化。本文拟就台湾的利率与汇率改革及其借鉴意义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福建社科情报》2004,(1):F003-F004
2003年12月12日国民党主席连战发表“财经政策白皮书”,以“台湾优先、维持现状、经贸第一”为主轴。13日“陆委会”完成“台湾地区人民进入大陆地区申报程序”草案,对岛内民众赴大陆设置了种种限制。岛内舆论及航空业者批评“陆委  相似文献   

4.
汉武帝重农抑商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武帝重农抑商驳论孙忠家汉武帝是重农抑商还是重农重商,史家对此已有研究,但论者多认为重农抑商是汉武帝制定财经政策的基点,汉武帝是重农抑商主义者。笔者认为从汉武帝所施行的各项财经政策的实质与客观效果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汉武帝重农但不抑商,他是...  相似文献   

5.
儒家文化影响下韩国与台湾的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熙汶 《河北学刊》2001,21(2):91-95
本文以文化之观点来阐明儒家文化对韩国与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比较了两地经济成果差异的成因与特征。具体分析了两地在经济发展的总体政策上的不同和两地经济发展与企业结构在制度上的区别。作者认为,儒家伦理具有一体两面性,它在与经济制度结合时,可同时产生正、负面的效应。 本文在研究方法上采取了文化论与制度论的分析法。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中共的对台政策几经嬗变.形成当今的格局。其政策主线是谋求大陆与台湾的统一。建国初期,中共试图以武力解放台湾,即通过战争方式谋求沮国的统一。其后,中共对台政策从单一的武力解放变成武力解放与和平解放两种方式并存,争取和平解放。并以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取代台湾的资本主义制度。再后,中共放弃“解放”台湾的提法,不再要求台湾放弃资本主义制度,在谋求海峡两岸统一的方式上,立足于和平方式,除非出现台湾独立或外国势力将台湾分裂出去等非常事态。  相似文献   

7.
“台湾问题”专题是“形势与政策”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其理想的教学目标应是情感目标与实践目标的有机结合。当前,由于大学生群体信息来源多样化以及涉台政策环境复杂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在对台湾问题保持高度情感投入的同时,对国家涉台政策的理解呈现简单化、肤浅化倾向。基于此,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台湾问题”专题时,应充分把握情感目标与实践目标之间的关系,采用集体备课、专家示范课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相关教学技能和理论水平,采用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群体的课程参与度,以此助力“形势与政策”课“台湾问题”教学实现以理服人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布什执政以来,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制造了一系列不利于中美关系的事端,这反映了美国对台政策正在出现新变化。美国多年来在台湾问题上奉行“战略模糊政策”,但自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台政策正在走向“战略清晰”,具体表现为美国的“一个中国”原则“空心化”、美国启动与台湾的准军事同盟关系、美国不支持台湾独立。美国政策的新变化一方面是因为美国企图利用台湾继续遏制中国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是台湾海峡两岸互动影响的结果。美国对台政策可能将进一步清晰化,并将对中美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国民党对日伪资产的接收方针是收归国有.陈仪受命负责收复台湾的具体准备工作,秉持孙中山"节制资本"的思想.1945年10月台湾光复后,陈仪在台湾建立起庞大的公营事业,推行经济统制政策,效率不彰,贪污成风,引起广大台胞的强烈不满."二@二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为缓和与广大台胞之间的对立,开始在台湾推行以公营事业为基础、民营事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政策,为台湾经济的发展找到了较为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2005年6月12日,由3000名“流浪教师”组成的“拯救国教大联盟”,在台北发动了数万人的大游行,抗议台湾当局忽视师资过剩的恶果,要求“降低班级人数”,“改善师资培育政策”,呼吁“教育部”检讨师资培育政策,提高教育品质。这一状况的出现,是台湾教育工作者对现行师资培育政策的反对与扦格。目前,台湾的教育已经到了千孔百疮的时候,教师的抗议进一步凸显台湾师资培育政策的失衡,反映出台湾社会各阶层民众对台湾教育所存在的忧虑的加深。本文试图对台湾师资培育制度的发展、转型以及改革的方向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战后近四十年来,台湾经济发展走过了一条“压缩型”的增长道路。从根本上说,这种增长是在当时相对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台湾当局选择适宜性的经济政策的结果,同时,它与对外资导入及其合理运用也是分不开的。研究日本投资特点及其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此而窥一斑,对我们不无启迪意义。一、日本对台投资的简单回顾日据时代,台湾的民族工业十分薄弱,仅有的一些现代产业都为日本财阀所把持。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当局败退台湾,接受了日资企业并将之转化为"公营事业"。  相似文献   

12.
台湾大选两轮辩论,在所提及的经济问题中,都有关于金融改革问题。蓝绿双方为什么如此重视金融改革?这是因为金融改革,既关系着蓝绿选举,也实为台湾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其一体化趋势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台湾经济  相似文献   

13.
美国对台湾的早期认识始于1784年,一个在台湾东部探险的匈牙利人带给了美国有关台湾岛的讯息。此后,美国大量出版了介绍台湾的书刊,宣传夺取台湾对美国的巨大利益及其侵略的合法性。适应这一需要,美国商人开始到台湾从事非法贸易,美国也开始了对台湾的资源勘探和军事与物产的调查工作,为侵略台湾作准备。19世纪50—60年代,有三个美国人提出了侵略台湾的主张和政策,这就是佩里的台湾太平洋基地论,哈里斯的购买台湾论和帕克的最后手段说。这些主张成为美国政府对台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美国对台湾的日益垂涎,美国开始武装侵犯台湾,一手挑起了侵台的“罗佛号”事件,失败后,美国改变策略,支持日本割取了台湾,企图从中渔利。  相似文献   

14.
韩国与台湾的福利体制发展始终与其经济政治的变迁紧密相连。自威权时期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以来,韩国与台湾的福利政策一直遵循着"生产第一"的原则,其社会保障政策具有鲜明的"选择主义"的特征。这种情况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生了改变,其主要原因在于韩国与台湾在此期间经历了民主化的改革。在民主转型的过程中,韩国与台湾的福利体制开始向"普遍主义"发展,并确立了较为完整的福利体制。其经验说明,福利体制的成熟不仅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也需要民主因素的推动。  相似文献   

15.
民进党及陈水扁以分化台湾,同时也分离大陆与台湾关系的危险策略取得台湾的执政权。其继续执政必须面对直接影响岛内民众生计、生活方式与政治前景的两岸关系。尤其是在台湾经济必须依靠大陆腹地才能步上“长多”轨道的现实之下,如何选择两岸经贸政策,成为岛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对民进党大陆经贸政策的回顾中总结其特性.并对未来的走势作浅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农地对于粮食安全、食物供给、农村劳动力就业等关系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把握两岸在1952—1998年农地的数量变化趋势,并从经济政策的角度解释这种变化的原因。文章阐述了1952—1998年两岸的经济发展及相应阶段农地数量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应用马尔柯夫链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大陆典型区域全面工业化中后期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表明台湾的农地数量随着工业化中后期有加速减少的趋势,而大陆农地数量的减少速率有减缓的趋势,大陆典型区域的研究显示了大陆在工业化中后期农地减少速率会有提高;在数量减少的同时质量也下降;大陆与台湾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农地变化趋势的异同跟经济发展战略、资源配置方式、土地利用政策、粮食政策等有密切关系。文章就大陆的经济发展与农地保护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与产业实力,是台湾立足于国际社会与提高人民生活福祉的命脉。然而随着岛内失业率上升,财政恶化、金融危机、资源过度耗用、环境品质下降,尤其是产业空洞化的疑虑,均引起关切与讨论,有关台湾核心竞争力的问题争论最大,民进党当局后续的产业政策颇值得观察。  相似文献   

18.
苏贞昌公开表示,“两岸经贸论坛”的共识,只要对台湾有利的,可以全盘考量推动,不必因人废言,但是推动时仍要坚持以台湾的主体为前提。“新闻局长”郑文灿又跟着解释,对于两岸政策都是持开放和积极的态度,两岸政策必须站在坚持台湾的“主体性”以及政策的主动性两个前提下推动。  相似文献   

19.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不可抵御之潮流,是台湾经济发展之需要,因为,大陆市场已经成为拉动台湾经济发展不可轻忽的动力源,这是两岸生产要素与产业结构整合的结果,目前的国际金融危机,从客观上更强化了两岸经济整合的迫切性与必要性。创建两岸经贸关系的机制化与制度化基础,对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至关重要,也有利于稳定并促进台湾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了抓住机遇,加快浦东开发,推动中国经济发展,面向世界和未来,第五届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以“浦东开发与中国经济发展”为主题,于1994年11月9日至12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和台湾等9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名官员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就浦东开发与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浦东开发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的重塑,浦东开发与上海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重建,浦东开发与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经济一体化,浦东地区的投资环境及利用外资政策等实质性问题展开了充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