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从一名主管护师转岗从事社会工作一年多了,发现要想做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必须具备两点:“有心”、“有力”。“有心”指的是不但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还得有“高度的责任心”。“有力”指的是要具备社工专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有心”和“有力”相当于人的灵魂和躯体,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2.
《伴侣(A版)》2014,(4):32-33
问:我和丈夫闹离婚,为转业费如何分割的事纠缠不清。我认为,那十几万元军人转业费是夫妻共同财产,一人一半;他说,这转业费是部队给退役军人的,是他的个人财产,应该由他独享。双方争来扯去,谁也说服不了谁,请问:军人转业费姓“公”还是姓“私”?  相似文献   

3.
“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构成“非我“的有自然和“他人”。我与“非我”是什么样的关系?我对“非我”应当具有何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说,哲学就是回答这些问题的。“他人”是“非我”中的重要部分,我与“他人”处于什么样的关系?我对“他人”应当具有何种态度?  相似文献   

4.
从中文系毕业,揣着硕士学位,我豪情万丈地来到某县委,成了名小秘书,可是初为“小蜜”,很多地方还是不懂得人情世故,故被人尊称为“傻秘”。  相似文献   

5.
一般人认为“有眼不识泰山”中的“泰山”,指的是山东省内的东岳泰山。其实,“泰山”是人名,是鲁班的弟子。泰山很聪明,干活总是别出心裁,结果误了事,惹恼了师傅鲁班,被撵出了“班门”。时遗一年,鲁班见集市上摆着精巧的竹制器具在出售,他万没想到,这些竹制品竟是他赶出师门的徒弟泰山所制造。为此,鲁班愧悔地感叹说:“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相似文献   

6.
小文 《当代老年》2007,(10):50-50
乾隆皇帝有一次出巡到江南,看见一农夫扛着锄头,就故意对身边的宰相张玉书开玩笑,问他:“这是什么人?”张答道:“他是个农夫。”乾隆问:“农夫的‘夫’字怎样写?”  相似文献   

7.
李荣欣 《当代老年》2009,(11):24-25
有不少老年人知道,上个世纪70年代,正在搞坟化大革命的我国高校,曾对招生制度进行过一次彻底的“革命”,这就是你只要被推荐,不管文化程度高低、年龄大小,不经考试,就能进入大学学习,这些人被冠名以“工农兵学员”。有意思的是,“文化大革命”其发端在北京大学,“工农兵”上大学,其肇始也在北京大学。我有幸是当年第一批进北大的“工农兵学员”中的一员,现将当时经历的一些事情,略述在此。  相似文献   

8.
前两天看到《上海文学》2010年第1期上郑涌撰写的《哲思与文心》专栏的第一篇《傅雷仍在震撼、颠倒我们》,由此而想到“圣人”与“贤人”、“圣人”与“英雄”、“拯救”与“逍遥”、“启蒙”与“顺性”等问题。先说“圣人”,《说文解字》:“睾,通也。”就是说,圣人是通人。“通人”与我们今天说的“通才”概念似是而非。“通人”是从品德角度定义的,而“通才”是从才能角度定义的。  相似文献   

9.
一部《还珠格格》几乎让全中国的人认识了一个叫“小燕子”的星──那个瞪着两只大眼睛,时而刁钻任性,时而天真机灵的“傻帽”(王朔语),就连可与“一天一地”持平的“一圣人”,那个叫乾隆的,也被这个“傻帽”引逗得五迷三道,可见男人们对她的“厚爱”,更是不在话下。 谁能相信张口即可编出打油诗的“小燕子”,专门不会背“春眠不觉晓”,更把成语说得一塌糊涂? “小燕子”的真正魅力不在纯粹意义的“傻”,而在她的会“搞傻”。 世上的女人和男人一样,大致分为两类──聪明女人和傻女人。资质愚钝的傻女人无疑已经越来越少,人…  相似文献   

10.
几位老友,不常见面,见了面总劝我“放下”。放下什么呢?没说,断续劝我:“把一切都放下,人就不会生病。”我发现我有点儿狡猾了,明知那句佛家经常的教诲(比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屠刀”也不专指索命的器具,是说一切执迷),却佯装不知。佯装不知,是因为我心里着实有些不快;可见嗔心确凿,是要放下的。何致不快呢?从那劝导中我听出了一个逆推理:你所以多病,就因为你没放下。逆推理中又含了一条暗示:我为什么身体好呢?全都放下了。  相似文献   

11.
“摄友”     
姚泽芊 《老年人》2008,(2):52-52
退休之后,我无心去发挥余热,却成为了一名“摄友”。 所谓“摄友”,其实就是一群因爱好摄影而聚到一起的朋友。我们常戏谑地把自己称为“好色(摄)之徒”。说是聚到一起,也并非天天扎堆,而是通过互联网联结到一起。  相似文献   

12.
李宏 《职业》2010,(6):54-55
执着而行,要改写华为招聘“潜规则” 在许多技术人才的眼里,华为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硅谷”,想去华为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但华为招聘毕业生往往都是“钦点”的,其他非钦点的学校毕业生就很难进入。我所在的学校正好是那些不被“光临”的学校之一。更为不幸的是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在以技术打天下的华为眼里,更是“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13.
正在海尔这个全球知名的中国企业中,杨绵绵曾任青岛电冰箱总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青岛海尔电冰箱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副董事长、海尔  相似文献   

14.
理解 《当代老年》2007,(10):20-20
老伴爱好广泛,读书、写稿、琴棋书画无一不爱,我常调侃他像个“社会活动家”,他倒能借题发挥,说能称得上“家”的人,身边该有个好“秘书”。  相似文献   

15.
一阵和风好温馨 周末到武国忠医师家里采访,他家里有一只小狗,见了我“汪汪汪汪……”,叫得很凶,还勇敢地冲到我的面前,做出要打架的模样。武医师伸手摸一摸它,从狗头沿着脖子摸到背部,说:“别叫啦。”它便不叫,在我们身边摇头摆尾。  相似文献   

16.
笑汀 《老年人》2009,(12):40-40
《镜花缘》里的才女小青在与众姐妹聊天时,谈到人对世事的态度,她认为,能“忍”只是初级境界,能“忘”才是最高境界。因为“忍”毕竟是对人的心性的一份折磨,“忘”才是真正的解脱。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交际》杂志社的一位编辑,仗着老朋友,又仗着她是女性而享有某种特权,便不容商量地给我下达了指令,要求尽快写一篇谈交际的文章。她的这种“交际”方式,可叫我一下子感到了为难。“交际”是怎么一回事,我懂吗?敝人虽有博士头衔,但这“博”字决非“天下之事无所不知”之意。恰恰相反,世上大凡有这头衔者,十有七八倒是不善交际者。否则这“傻博士”之称又怎么会流传甚广呢?本人便是这类既不善交际、又不爱交际的“傻博士”之一。让我来谈交际,岂非问道于盲,强人所难?本人不但一向怯于交际,而且心中也有些厌烦交际。我总疑…  相似文献   

18.
梦楚楚 《当代老年》2006,(11):17-17
婚前,丈夫三番五次对我说,他妈妈年老体弱且脾气不好。到他家后,一定要手勤、眼活、嘴甜,不能让老妈生气着急,不能和老妈吵架拌嘴,不能……每当这时,我总会打断丈大的话,说:“你瞅瞅我是那种不讲理的泼妇吗?”  相似文献   

19.
吴新华 《女性天地》2005,(11):46-46
儿子刚学会说话的时候,除了口齿不清地喊几声“妈妈”、“爸爸”外,有一个字倒是响亮干脆斩钉截铁的——“不!”同时还会辅以摇头摆手之类强烈否定的动作。当时社会上正沸沸扬扬着一本《中国人可以说不》的书,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初为人父的我,却觉得育种啼笑皆非的意趣。  相似文献   

20.
何立波 《老年人》2007,(7):36-37
“南陈”,就是陈独秀;“北李”,即为李大钊。陈独秀和李大钊早年投身于反帝反封建运动,1915年后领导新文化运动,两人均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重要领袖。1920年初,为躲避反动军阀政府的迫害,陈独秀从北京秘密转移到上海。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护送他出京,两人在途中共商建党大计,留下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的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