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肖亮 《统计与决策》2012,(17):160-162
除农民自己的支出外,农村经济主要资金来源有财政安排的各项农村投资、各级财政安排的农业支出,以及商业银行的各项存贷款。文章用C-D模型为基础实证了各种资金来源对农村公共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投资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影响明显,而现有商业银行存贷款对农村公共产品影响最不显著。这意味着金融机制支持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空间较大,金融机构应调整投向,改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风险容忍度,同时应增加金融机构激励,提供更多金融风险分摊机制。  相似文献   

2.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对我国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农村公共产品的普遍短缺,已严重制约了农村发展和"小康建设".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状以及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公共产品供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公共产品的长期匮乏已经成为农村现代化的主要障碍;旨在减轻农民负担的税费改革使得农村公共产品匮乏问题进一步凸显;有效的供给农村公共产品,需要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制度创新,构建新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之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4.
选取江西省21个县45个村作为样本,基于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DM(Ordered Dependent Model)排序选择模型,对农村公共产品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满意度的影响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自身状况,比较突出的是年龄、文化教育程度以及人均收入水平,其他如性别、家庭人数、劳动力数量等相对不明显;二是农民对各项公共产品如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村饮用水、生活垃圾处理、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等的满意度;三是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关制度性因素,包括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农民参与决策程度、农民对筹资的支持等.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公共品供给特征及公共文化产品投资决策所蕴含的期权价值,阐述了在信息对称和信息不对称两种情景下的政府与公共文化产品项目建设者间的决策行为,并试图得出两种情境下的各自最优投资临界值.研究显示,公共文化产品项目建设者有高估公共文化产品投资期权价值的倾向,这将可能导致政府对公共文化产品项目立项投资不足,进而降低公共文化产品投资决策临界点.即使如此,相比于信息完全对称情景,该临界点仍有所偏高.所以,信息不对称条件的公共文化产品决策将可能引发社会公共品供给效率损失.为此,应促成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主体的多元化,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上要形成政府与营利组织对公共文化产品的联合供给,以抵消不确定条件下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效率耗散.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新农村建设政策的提出,为解决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带来了契机。本文在剖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了体制创新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是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要着力点,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要求。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以"公共产品式"扶贫为突破口,从理论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减贫效应的结构性特征,试图发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精准扶贫的契合点,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研究发现:从全国来看,不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村贫困减少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基础设施对农村减贫效果最佳,其次为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和社会保障;分区域来看,不同类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减贫效应具有区域异质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减贫效应在中西部地区明显高于东部地区,基础设施对东部地区农村减贫作用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绩效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是否平衡的问题。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是有区域性的,这一区域范围内基于不同人口变量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满意度存在显著差异。调查结果显示,女性居民、低收入人群、高中及以下学历与离退休人员对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满意度显著高于男性居民、高学历层次、高收入层次人群,进而影响了公共文化产品总体的供给绩效。而在公共文化设施所打造的公共文化消费生态环境里,居民的选择存在明显差异性,影响着供给绩效。鉴于此,一方面,供给要立足公共文化产品消费动向与规律,满足多层次人群的文化需求;另一方面,需完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提高供给绩效;此外,要优化公共文化消费生态布局,积极培育居民的文化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9.
农民负担、税费改革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是我国三农问题领域的一个长期症结.本文从我国税费改革的特殊背景出发,剖析了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农业部固定观察点数据和内生转置回归模型评价了劳动力外出对农业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力外出提升了土地边际产出。不过,稳健性检验也发现,劳动力外出对农业效率的影响存在衰退效应,在劳动力外出前3年对农业产出的影响较大,3年后其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递减。而通过追加化肥等投资来替代劳动,则是农户维持粮食生产、提升农业效率的主要途径。这要求我们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趋势不可逆转的情况下,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通过培养职业农民、发展循环农业、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途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因子分析的农村公共品需求满意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陕西省农民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农村道路基础设施、农村医疗卫生、农村社会保障等12种具体公共品的满意度评价,运用因子分析萃取出代表农村公共品满意度评价共性特征的四个公因子:农村"软性"基本公共服务、"硬性"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生产服务和农村高层次公共服务,然后依据因子分析结果构建了农村公共品整体满意度的评价体系,并结合问卷中的辅助问项回答情况对因子分析结果进行经济解释,以揭示农村公共品需求的层次性和需求满意度的形成机理,最后提出优化农村公共品供给、提高农民需求满意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三维视角分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锋 《统计研究》2008,25(4):101-105
本报告利用“三农”专家、县乡村干部和农户问卷调查数据,从三维视角分析了现阶段农村民生类、生产类、公共安全类基本公共服务存在问题,指出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足和公共财政体制不完善是造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求矛盾的主要根源。因此,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必须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制度,增强各级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王德祥  李建军 《统计研究》2008,25(12):15-21
 本文在构建地方公共品最优供给模型基础上,运用湖北省县级和地市级面板数据就人口规模、“省直管县”对地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基于Bordherding-Deacon常弹性拥挤函数的模型比较有效的刻画了地方公共品的供给;地市和县人口增加产生的“规模效应”大于“拥挤效应”;在县级公共服务需求的价格弹性为正,价格机制在县域公共品供给中是失灵的,而在地市级价格弹性为负,价格机制发挥着一定作用;无论地市级还是县级,公共品需求的收入弹性都大于1而富有弹性,符合“瓦格纳法则”;上级财政补助在改善地方公共服务中的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家庭式迁移已经成为农民工流动的重要模式。家庭式迁移的女性农民工需要同时扮演雇佣劳动者和家务主要承担者的双重角色,这种迁移模式对女性的劳动供给行为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利用浙江省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试图考察家庭式迁移女性农民工劳动供给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工作经验、培训经历、本地生活时间、工资对女性农民工的劳动供给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结构的影响不显著,但子女或老人随迁会显著降低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女性工作时间不同分位数上的影响具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新疆农户家庭微观调研数据,构建四元Probit联立方程模型,并运用GHK模拟估计法对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供需影响因素进行了有效识别,估计出影响因素对两类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的影响效应,发现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和非正规金融组织存在显著的互补关系,并对估计结果进行了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估计结果稳健。研究发现:(1)对农村正规金融需求而言,户主受教育水平、家庭生产性固定资产总值等的影响为负,户主是否汉族、是否拥有技能等的影响为正;(2)对农村正规金融供给而言,居住地距农村正规金融机构距离的影响为负,非农收入比重、家庭纯收入等的影响为正;(3)对农村非正规金融需求而言,家中劳动力人数和生产经营投资的影响为负,户主是否汉族、家庭生活消费支出等的影响为正;(4)对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而言,是否处于南疆的影响为负,家庭纯收入、家庭获取礼金和获赠所得总额等的影响为正。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和均等化问题已成为公共管理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政府十分关注的重要问题。利用2007—2009年的统计数据,采用DEA-Tobit两阶段评价模型,测算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7—2009年,不同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水平的变化呈现出梯度变化特征,即西部地区比中部地区高,中部地区比东部地区高;福建、山东、河北、河南、江西、内蒙古、贵州、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属于DEA有效;中国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各地区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变异系数均小于0.080(除天津市、海南省外);财政分权、人口规模、农民收入水平、地理区位等对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农村公共服务投资技术效率差异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对其产生了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快速增长,农民外出务工与转移步伐呈现加快现象。在市场化改革快速推进的趋势下,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户粮食生产决策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粮食生产波动的影响日益凸现。为此,从农户供给反应行为入手,构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总产量、粮食平均产量的供给反应模型,采用省域动态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生产影响的途径与程度。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总产量产生了重要影响,非农就业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负向影响,而人口迁移对粮食生产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国民经济核算的公共产品属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邱东  刘颖  肖兴志 《统计研究》1998,15(4):23-24
 1996年,笔者在论及国民经济核算发展史时首次提出了SNA实质是一种公共产品的观点,本文旨在系统地论证这一观点,以期导出或支持一些有关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性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