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框架,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出口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作用机制.随后,利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统计的企业出口数据将出口增长分解为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运用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和不同类型的贸易成本对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通过降低企业出口的固定成本提高了扩展边际,但降低了集约边际,知识产权保护主要通过扩展边际促进了出口增长.本文还发现,经济规模、固定贸易成本、地理距离主要通过扩展边际影响出口.上述结论对于区分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所有制企业和不同知识产权保护测算指标的估计依然稳健.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CEPII-BACI-HS1996贸易数据库,测算1998—2019年中国对20个主要贸易国(地区)文化产品出口的三元边际,构建面板模型考察文化产品出口流量及三元边际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增长主要依赖于数量边际拉动,扩展边际作用有限,但近年来价格边际的拉动作用逐渐显现,中国文化产品出口正逐步由"数量驱动"向"质量驱动"转变。各主要因素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及其三元边际的影响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张凤 《统计研究》2015,32(3):36-45
替代弹性和异质性参数是决定出口固定投入成本对扩展边际影响程度的关键因素。本文借鉴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分析框架,推导出能反应市场结构的结构引力模型,并使用2004-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29个产业的出口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10个产业的结构参数(替代弹性和异质性参数)进行估计,并考察出口固定投入成本对总出口和扩展边际影响的程度。结果发现,大部分产业(29个产业中有22个)结构引力模型系数的估计结果符合理论预期;对10个产业结构参数的估计也同理论预期一致;出口固定投入成本对总出口和扩展边际的影响因产业的不同而不同。政策含义上意味着贸易便利化政策和产业政策应相互结合,保证贸易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新新贸易理论和企业异质性理论研究中国出口的二元边际,得到中国出口二元边际的三个特点:(1)中国出口主要依赖集约边际,广延边际起辅助作用;(2)中国出口的集约边际增长缓慢;(3)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均受地缘因素的影响.结合引力模型对中国出口二元边际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得出二元边际对中国GDP、出口目的国GDP和常数项均显著,集约边际对多边贸易阻力显著,而广延边际并不显著;出口贸易总额和二元边际对双边贸易成本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施炳展 《统计研究》2011,28(5):27-32
 内容提要:采用出口份额加权的广度指数、对数平均(logarithmic mean)加权的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类似G-L指数核密度分布曲线,本文将中国出口的市场份额分解为广度(extensive margin)、数量和价格。结论发现,中国出口增长70%源自数量扩张;价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没有明显上升趋势,对市场份额提升的贡献度仅为10%左右;从跨国比较看,中国出口数量高于其他出口大国,价格低于其他出口大国;中国主要依靠数量优势实现了出口第一。实现竞争模式从“以量取胜”到“以质取胜”的转变,成为发展对外贸易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6.
李顺毅 《统计与决策》2016,(15):129-132
文章基于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数据的30164个样本,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二元边际的影响.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企业出口增长的集约边际和扩展边际都具有正向作用,即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促进了原有出口企业的出口额增加,同时也推动了更多的企业参与出口;在影响程度上,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集约边际产生的效应大于扩展边际,即促进出口企业增加出口额的作用更加突出;从不同区域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中西部地区出口二元边际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地区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四川—东盟旅游服务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磊  张蕾 《四川省情》2007,(4):41-42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全面建立。2007年1月14日,中国与东盟10国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在WTO承诺的基础上,在建筑、环  相似文献   

8.
齐玮 《统计与决策》2016,(16):125-128
文章通过“三元分解”框架,利用1992-2012年HS编码(92版)中六分位下汽车制成品的出口数据,将中国汽车制成品的出口增长分解为广度、价格和数量三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计和非参数检验对中国汽车制成品出口增长的源泉及其动态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来,中国汽车制成品的出口增长仍属于粗放型增长,出口数量的增多为主要因素;其次为出口产品种类和市场的不断扩大;价格因素对出口增长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马丹  何雅兴 《统计研究》2020,37(3):3-19
在进口中间产品的贸易格局下,我国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难以持续增长的深层次因素需要从出口国外增加值的演变动态过程中进行分析。本文根据出口中原材料的来源地和国家间增加值的核算平衡关系建立生产核算模型,直观地测算了出口中的国外增加值,将出口中国外增加值的变化分解为进口国增值能力、进口国技术水平、国际贸易联系、我国技术水平、出口水平变化五部分,并讨论了我国出口边际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出口沿着二元边际变动是影响我国出口国外增加值变化的最主要原因。进一步从微观层面分析出口边际的变化,通过对比不同技术水平企业发现,国际贸易环境、规模经济和政策扶持仍然是我国制造业企业持续出口的外在条件,而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等因素则为我国高技术企业在海外市场生存提供了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5-2013年BACI数据库HS-6分位5017种产品218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大样本数据,构建出口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网络,从“关联”的角度考察国家在整个出口边际网络中的身份和地位,并探讨国家在二元网络中身份匹配的适度区间。研究结果表明:扩展边际网络存在“轴心-辐条”的格局特征,而集约边际网络的结构分布比较均衡,中国在扩展边际网络中处于“桥梁”和“枢纽”地位,但出口和进口对象还需进一步多元化。一国应实现与其出口广度相匹配、适度的出口强度。尽管中国出口的产品-国家组合已比较广泛,但在纺织服装和鞋类产品、其他低技术产品、加工产品、工程产品、电力设备这些产品出口集中程度仍超出适度的范围。  相似文献   

11.
潘安 《统计研究》2018,35(1):53-64
本文在总贸易核算框架下,采用WIOD提供数据计算与分析了在GVC视角下中美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并讨论了GVC分工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GVC视角下中美贸易的出口隐含碳排放主要来自出口国内碳排放,进口国在消费者责任原则下承担主要的碳排放责任;中国在与美国贸易中主要处于碳排放转出地位,但碳贸易条件有所改善;参与GVC分工是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出现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也是中国调整出口隐含碳排放结构的重要途径之一。与GVC视角下的计算结果相比,基于MRIO模型的计算结果高估了中国出口隐含碳、碳排放转移规模以及碳贸易条件指数的实际水平。本文的创新在于将总贸易核算法应用到对外贸易隐含碳的研究领域,改进了传统对外贸易隐含碳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更为全面地分析贸易隐含碳排放特征及其碳排放责任。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高了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益 《统计研究》2014,31(5):24-31
本文基于Khandelwal(2010)的出口产品质量测度思路及Berry(1994)的嵌套Logit模型,构建了测度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理论框架。测度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总体的质量水平呈缓慢上升趋势,但各行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决定因素进行了多维度的经验考察,得到了以下基本结论:我国人均国民收入较高时,它与出口产品质量显著正相关;随着一般贸易份额的增加,其对出口质量的提升已超过了加工贸易;企业研发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产品质量贡献最大,对资本密集型产品质量贡献最小;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贡献刚好跟国内研发相反;外资出资方式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与其采取的贸易方式有关。另外,企业中间品投入、资本强度及政府的研发补贴都会对出口质量产生影响。据此,本文认为在引资导向上应逐步引导外资与一般贸易方式的结合力度;适度加大对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研发力度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需加强企业中间投入品的投入,优化要素投入比例,积极培育高质量、适合各行业实际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3.
邵敏  包群 《统计研究》2011,28(10):76-83
 文章运用基于倍差法的倾向评分匹配估计方法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出口企业转型对其经营表现的作用。结果表明:高度外销型企业转型为中度外销型企业以及中度外销型企业转型为低度外销型企业对企业经营表现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其会显著地增加企业的负债额进而恶化其财务状况,二者不显著影响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出。高度外销型企业转型为低度外销型企业对企业经营表现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其会显著地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这种转型行为并不显著影响企业的产出和财务状况。尽管如此,由于其对企业的产出并不产生显著作用,因此由于该转型行为所获得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同时也会减少企业的就业。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作为信息搜寻和传播的重要渠道,有利于缓解国际市场不确定性对企业出口决策的影响,从而有助于稳定企业出口预期,保障出口企业的持续生存。本文首先基于Fernandes 和 Tang(2014)的研究框架将互联网深化程度和出口集聚同时纳入到异质性贸易企业模型,在剥离出口集聚对企业出口行为影响的基础上,从理论视角揭示了互联网深化程度提高影响企业出口行为特别是出口持续生存的内在机理与方向。研究发现,不同于出口集聚会同时影响企业的需求冲击和成本冲击,互联网深化带来的信息溢出效应会通过贝叶斯法则(Bayesian Rule)使得企业修正其对国际市场不确定性的预期,提高其对目的国市场成本冲击的估计精度,从而在互联网深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的临界生产率较低,有利于其出口参与度和出口稳定性的提高。然而互联网深化程度提高不影响企业在目的国市场产品出口的集约边际。本文使用2000-2013 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和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企业-目的国-产品层面实证检验了本文的理论命题。研究表明,我国政府应充分发挥互联网发展降低信息不确定性的微观机制,以推动外贸的平稳增长。  相似文献   

15.
通过编制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测算了消费、投资和出口各自所诱发的国内增加值,以体现"三驾马车"对国内经济的拉动作用。测算结果表明:2002年至2007年,GDP总量对最终消费的依存度最高,但呈下降趋势,对出口的依存度最低,但呈上升趋势;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最大,最终消费贡献度最小;最终消费和非加工出口对国内增加值的诱发系数在下降,而资本形成和加工出口的诱发系数在上升。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以论证我国目前在全球经济危机下所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社会总需求是影响经济的主要因素,消费和投资是国内需求,出口是国外需求,这三个经济变量都以不同程度地影响经济增长。本文通过数据定量分析了消费(CU)、投资(1)、出口(EX)三个变量对我国GDP的贡献,同时分析了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从而论证我国目前的宏观经济政策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技术出口统计指标的比较与重新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志前  刘彦 《统计研究》1999,16(9):48-51
我国技术出口统计有两大体系,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的技术出口统计和国家科委公布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统计。两种技术出口统计差距很大。例如:1995年,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的技术出口额为25.3亿美元,国家科委公布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为100.9亿美元。由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