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可转换债券:转股效应及价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分析了转股对发行公司财务结构的影响,转债的市场价格以及转换价值等问题,并对上市公司如何做好转债的发行及转股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公司资产包含股票、可转换债券及债券资产的假定条件下,提出并证明了公司风险资产之间存在风险价格均衡状态,推导出风险价格均衡状态下可转债收益率计算方法,并以这种收益率为折现率,建立了结构型二叉树可转债定价模型。同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不同交易时段的5个转债的理论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平均偏差率范围在2.52%和-0.83%之间,均处于较低水平,表明模型可以有效的避免可转换债券价值低估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段时间以来,可转换债券成了资本市场上的"新宠",众多上市公司都希望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来实现再融资.本文从现实资本市场的可转换债券利率的现状出发,讨论可转换债券的利率决定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4.
5.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包括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两部分,而短期内债券价值保持稳定,可转换债券价值的波动仅取决于期权部分价值的波动.借助期权价值与发行公司股票价格的关系,将风险价值的概念应用到可转换债券风险的度量之中,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法可计算出可转换债券的风险价值,通过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可对可转换债券风险价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可转换债券发行的动机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中国2002年至2004年间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行可转债的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后门融资假说并不能完全解释中国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的行为,通过大额筹资有利于上市公司控制权益最大化,标的股票低迷的价格表现是上市公司近几年来热衷于发行可转债的原因所在;同时,诱导性的政府政策进一步促成了近年来可转债市场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前,可转换债券在我国发展迅猛,但大多数上市公司只是将其作为除配股、增发之外的另外一种融资工具,实际上,可转换债券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主要探讨了可转换债券是如何解决股东与债权人、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极其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除了一般的债权之外,它包含众多的期权,如转股权、回售权、赎回权和转股价调低权等。条款的复杂性决定了可转换债券定价的复杂性。利用金融工程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中国可转换债券的具体特征,构造了中国可转换债定价的具体模型,并通过具体的参数估计,对中国的可转换债券的合理价格进行了研究。其结果是,目前我国可转换债券的价格和其理论价值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转换债券的价值明显被低估。  相似文献   

9.
对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后基础股票的风险收益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发行转债前一年基础股票风险较低,公司选择发行转债并非出于风险管理方面的考虑;转债发行公司的基础股票长时间保持着高收益低风险的状况,这可能是由于资本市场缺乏有效性使然;基础股票收益率与经营绩效出现了相反的变化趋势,这种状况有可能是由于转债市场上存在脱离业绩炒个股的现象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及实证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利率风险,采用期权的二叉树定价理论,建立了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模型.应用所建立的模型,选取沪深31只可转换债券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可转债的市场价格存在普遍低估问题,平均偏差为-6.82%,小于其他模型的偏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可转换债券实践及其规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分析已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得失,剖析导致我国可转换债券失误的证券政策、证券市场和公司理财观三大基本原因,探讨促使我国可转换债券规范化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可转换债券已开始被企业用作一种筹集资金的方法。但在账务处理中是否应反映转换权,一直存在分歧,试图通过各种账务处理方法的理论依据,优缺点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合理的会计操作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可转换债券发行主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转换债券的特性决定了其主要适用于规模较小、风险较大、融资需求不断增长的成长性公司,西方债券市场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看,政府政策导向及企业自身认识均存在着偏差,导致了中国可转换债券主要由一些大型的上市公司发行,这种状况也抑制了我国可转换债券市场的发展。因此,恰当放宽政策限制,正确引导和规范发行主体的行为是下一步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可转换债券的价值主要来源于纯债券价值和期权价值,对于投资价值的分析也就相应从这两个部分展开.投资者对于可转换债券除考虑风险外,最感兴趣的是未来不确定性最多,上涨空间最大的期权价值部分,只有这一部分能给投资带来丰厚的收益,而纯债券价值只能给投资带来保底的收益.因此期权价值的投资分析成为成投资价值分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比分析国内外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从价值分析、数值方法和利率期限结构三个方面详尽地给出可转换债券的定价模型,提出了可转换债券定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今后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可转换债券对我国正在发展的金融市场来说是一种全新的金融衍生工具,本从理论上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双重性质及其在公司资本结构优化,融资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了可转换债券发行所存在的风险,进而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其规范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可转换债券是一类新兴的筹资工具,公司运用该工具在资本市场上筹集资金必然会引起公司价值的变动。文章在对相关理论支撑进行诠释的基础上,以我国证券市场上可转换债券十多年来的实践为依托,对其发行影响公司价值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我国证券市场对可转换债券发行公告反映并不敏感的结论,在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所在的同时,提出规范和发展我国可转债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特点及对发行公司的好处 ,从期权定价模型入手介绍有关可转换债券的价值理论及其对发行的指导意义 ,进而分析了可转换债券的风险及应注意的问题 ,以供发行公司和投资者借鉴  相似文献   

19.
比较我国2000-2003年间22家发行可转债的上市公司发行前1年到发行后1年的三个反映业绩的财务指标中位数的变化趋势,分析若干因素与这些业绩指标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可转债融资效果不佳除了企业方面的原因外,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和中国证券监管部门监管力度不强也是重要原因.根据研究结论,政府在政策上应做一些调整,适度降低发行可转债的资产额度的下限,加强对公司的财务监管,公司也应更好地设计可转债融资制度,以提高可转债融资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0.
随着危机之后经济的逐渐回暖可转换债券以其混合融资方式的优势再次受到国内公司直接融资的青睐。然而,税收制度的非确定性造成这种融资方式在成本控制方面的不稳定。这不仅加剧了发行可转换债券公司资本运作的困境,同时也带给征税机关在税收确定方面的困难。无论从完善税收制度方面还是从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矛盾方面看,可转换债券税收制度的完善问题都亟需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