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社会保险法》已于2011年7月1日正式实施,它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了社会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制度,这一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或居民在受到人身伤害后无人赔偿的问题,体现了维护公民社会保险合法权益、共享发展成果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2.
日本非营利法人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日本国会通过了一般法人法、公益法人认定法及相关法律完善法,对现行非营利法人制度进行了一次重大的制度重构。通过本次制度变革,废除了现行民法所维持的公益法人设立的许可主义和主管机关制、对于非营利法人的设立采取准则主义,并导入行政机关以外的公益性认定机制。与此同时,删除和修改了民法上关于法人的规定、废除了中间法人法,在民法体系和法人制度体系上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该重大变化,从具体制度方面来说,可以为我国社会团体相关法律制度的建构提供参考;从我国民法典建设方面来说,可以促进我国民法人法体系的思考,并对民法典人法体系的衰落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颁布实施,揭开了我国仲裁事业的崭新一幕,标志着规范的仲裁法律制度在我国的正式建立。同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经济贸易、投资等方面的纠纷日益复杂化和多样化,仲裁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之一,其生命力愈显突出。本文通过对仲裁制度的起源及其所具有特色的详尽介绍,并对仲裁法颁布前后中国仲裁制度的变化进行比较,对仲裁制度的发展进行展望,希冀仲裁这一具有诸多特点的纠纷解决机制能够为更多的市场经济主体所熟悉并对之产生信任,在相应的领域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正> 民事责任,是公民或法人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责任。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完备,没有一部比较完整的、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专门民事法规,使得公民或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不能了解自己的民事权利和义务,也不能了解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民法通则》公布后,在这个方面已转变为有法可依,公民或法人有必要尽快熟悉自己在民事活动中怎样依法维护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当前,低碳经济正成为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经济增长点和竞争焦点.我国于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发展低碳经济是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结合国际环境,我国必须立足国情,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低碳道路.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需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制定低碳经济发展规划;加强法律建设与制度创新,进行积极政策引导,完善宏观管理体制;重视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储备,加强国际合作、促进技术转让;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低碳产业发展创造条件.推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还需要企业向低碳型转化和公民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法律关系的理论研究,是研究和制定舆论监督法的总体框架的基础和必由路径,也是深入探讨我国舆论监督法治化的基石。我国舆论监督法律关系即我国舆论监督法在调整新闻媒体与政府、公民、法人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新闻媒体、新闻记者、政府、公民和法人是其主体;物、行为和智力成果是其客体;主体间的权利和义务是其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建立和健全法人制度的必要性,以及在民法典和法人条例尚未颁布的情况下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出发,从理论上和实践上阐明一个企业在经济上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时必须在法律上是一个法人的意义。文章还从法人制度的简要历史考察中提出了商品生产的发展必然要求在法律上建立完整的法人制度,这种法人制度最能适应和反映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特性的观点,同时对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实践中的厂长法律地位和公司法人地位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域外经验表明,通过处理涉制裁民事纠纷,法院不仅可以为受制裁影响的当事人提供司法救济,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法院地国反制裁法律的实施效果。现阶段,人民法院在我国反外国制裁体系中的作用尚未得到重视,面临法律制度与规则供给不足、司法理念相对保守及实践经验不足等问题,反外国制裁的司法维度短板日益凸显。鉴于此,须明确和加强人民法院在我国反外国制裁体系中的功能和定位,促进人民法院积极发挥涉外司法权能,在涉制裁民事纠纷中妥善解决外国制裁的定性、管辖权,外国制裁法的域外效力及相关法律冲突和法律适用等事项,不断完善裁判制度和规则,形成与立法和执法相互支撑的反制裁法治格局,从而确保我国反外国制裁体系有效运转,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相似文献   

9.
李越  王丹 《社科纵横》2006,21(2):87-8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确立,仲裁这一古老而又有效的争议解决方式将越来越被广泛适用于经济生活中,并且不断被人们所认可。仲裁制度在中国实施较晚,要想保障它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司法对仲裁的法律监督。从目前中国情况来看,司法对仲裁的法律监督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0.
健康有序的仲裁制度对于构筑和谐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仲裁欺诈作为仲裁功能异化的产物,在公法和私法上都具有可责性.欲进行法律规制需破解两大理论难题:仲裁的非诉讼化理念、保持司法谦抑克制与发挥司法审查能动性之间的矛盾;尊重当事人程序主体性权利与加强仲裁组织仲裁权之间的平衡.对仲裁欺诈的判断应当纳入对个案的法律适用当中:赋予仲裁庭合理能动的仲裁权而不必拘泥于证据规则对证据进行认定;监督的缺失亦呼唤仲裁立法赋予相关案外人向法院主张撤销诈害其利益的仲裁裁决的申请权.程序法的规范可以直接抑制仲裁欺诈行为,诉诸民事实体法能够对受害人受损的私权益提供救济,但仲裁裁决的依法撤销应当作为侵权损害赔偿之诉的前置程序.  相似文献   

11.
马振清 《学术交流》2002,4(5):31-35
公民政治社会化的目标是制定公民政治社会化措施的依据 ,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需要公民政治社会化作为基础保证。在我国的社会变革中 ,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的变动迫切要求我国公民政治社会化进行调整、改革和完善 ,以往在静态环境中所形成的公民政治社会化结果受到了动态变革的挑战 ,这就需要明确的公民政治社会化目标作为指导 ,加强对作为政治稳定思想基础的政治文化的传播和建设 ,协调我国公民的政治心理 ,培养我国公民正确的政治态度 ,塑造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 ,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变革。  相似文献   

12.
行政补偿的原因之一是指因公共利益需要致使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失或损害而由行政机关给予一定补偿的制度。禽流感的发生和防治问题符合行政补偿的条件。因此,为了更好地防治禽流感,我国政府有必要完善该领域的行政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争端解决方式之一的国际商事仲裁带有契约性质,当事人依照意思自治原则合意选择法律的意愿应当得到充分尊重.在国际商事仲裁实践中,当事人可以选择的法律包括:适用于解决其争端的准据法,适用于其仲裁协议的准据法,适用于仲裁进程的准据法,以及适用于选择前三项准据法的冲突法.但是,当事人对法律的选择并非绝对自由,而应受到有关国家公共政策、强行法以及基于国内法其他理由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基础性建设 ,是涉及到千家万户切身利益 ,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因而 ,备受社会方方面面的关注。现行职工医疗保障制度的缺陷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于50年代初期 ,其形式是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它对于保障职工身体健康 ,促进经济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曾经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这种制度存在的缺陷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1.缺乏约束机制 ,浪费惊人。现行公费劳保医疗…  相似文献   

15.
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建设关系到发展本身的正当性,加强社会建设是经济发展自身的需要,也是政府职能转换的要求和方向,从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出发,党和政府的工作正在经历、并且也需要经历一个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以社会建设为重心的发展。社会建设所要面对和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广大公民不断觉醒和提升的权利意识和诉求,与政府和社会满足和保护公民正当权利之意识、机制、能力的欠缺之间的矛盾。今天,从宏观的制度和结构层面看,我国社会建设面临着三个方面的约束,即政治改革滞后、社会参与不足和全球化背景下资本权力的扩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日本政府为破解少子老龄化难题,维持社会与经济活力,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生产率,提出了构筑全员参与型社会目标。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日本加强了各种硬件和软件建设。硬件建设包括提供公共职业能力开发设施、独立行政法人和各省厅纷纷设立各自的技能人才培养学校。软件建设包括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为企业提供信贷优惠、建立企业投资分担促进机制、出台促进人力投资税制、提供资金补助金制度、制定国家技能鉴定制度和营造尊重技能的社会氛围等。日本经验为我国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肖永红 《创新》2011,5(1):90-94,128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征信制度由来已久。我国的个人征信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在个人征信中,信息个人享有充分的权益,如知情权、隐私权等。对此,应采取法律措施给予充分保护,并注意处理好私人权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矛盾,在尊重、维护私人权益的前提下,促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涉外产品责任案件日益增多。伴随这一发展趋势 ,有关确定涉外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逐渐成为国际私法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我国还尚未建立有关确定涉外产品责任的专门法律制度 ,而是笼统地采用适用侵权行为地法。这一做法使原本复杂的法律问题变得过于简单化。文章是在对传统法律制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确定涉外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制度的发展趋势及我国在这一领域内的立法完善 ,以促进我国涉外产品责任专门法律制度的尽快建立。  相似文献   

19.
在法经济学看来,当前中国贫困问题的产生根源主要体现为反贫困法律制度供给不均衡和法律程序制定的垄断收益。基于此,中国反贫困法律制度的有效供给应以宪法中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为依据,以物权法为基础,以经济法、社会保障法、劳动法以及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等社会法为主要内容,由专门性反贫困立法和相关性制度建设共生形成的制度系统。  相似文献   

20.
《天津社会保险》2011,(1):39-41
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以下称《社会保险法》)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由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35号主席令予以颁布,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社会保险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作用的重要法律,是一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我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一个里程碑,对于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好地维护公民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开辟学习贯彻《社会保险法》系列问答专题,一一解读相关政策法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