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毅在丹阳     
淮海战役胜利后,人民解放军饮马长江。 1949年4月21日,我军在西起九江、东迄镇江之间,展开了威武雄壮的渡江战役。4月23日,南京解放。三野司令员兼政委、三野前委书记陈毅没有久留南京。他于5月1日到镇江,5月3日进驻丹阳县城。陈毅对丹阳并不陌生。1938年6月,他曾率  相似文献   

2.
辽沈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有决定意义的三个最大战役的第一个。整个战役过程存在着两种军事思想、两条军事路线的激烈斗争。伟大领袖毛主席为我军制定了《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并亲自组织和指挥了这一巨大战役。我党我军和广大的东北人民坚决执行了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和  相似文献   

3.
<正>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令曲阜县革命委员会于孔林享殿立“朱总司令召开军事会议会址”纪念碑。为此,到曲阜旅游的人,也少不了到孔林享殿参观、瞻仰。但是,不少人误认为这是为纪念当年朱总司令指挥淮海战役在孔林召开的军事会议而立的。其实这是一种误传。一九四八年十月,华东野战军为准备组织淮海战役,在曲阜召开了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纪念罗炳辉诞辰IO0周年,亲笔题辞:“人民功臣罗炳辉将军”。罗炳辉(1897.12.22.──1946.6.21.)是中共中央军委确认的中国人民解放军33位军事家之一。①在抗日战争中,他历任八路军副参谋长、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第五支队司令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第五支队司令员、新四军第二师副师长、二师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员、新四军第二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一、军事统战和向延安输送进步青年1937年8月25日,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  相似文献   

5.
渡江战役是我军战争史上投入兵力最大的一次战略性战役,也是世界战争史上大规模强渡江河作战之一。渡江战役从实践中充实发展了毛泽东战略进攻理论,促进了我军城市作战思想进一步完善,为尔后我军进行大规模江河作战以及对帝国主义军事干涉的遏制和威慑都提供了直接经验...  相似文献   

6.
过去笔者曾撰文论及春秋时晋国是法家的发祥地,指出其政治有尚贤、尚法、尚公等特点。最近对晋国在军事上的创造作了一点探索,认为它在军事上也具有法家特征。本文拟以晋楚争霸战争著名战役之一的鄢陵之战为例,就晋军所具有的法家军事思想作初步探讨,希诒晋国史诸同志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7.
在世纪末回眸辽沈战役那威武雄壮的历史画面,仍觉惊心动魄。决战的胜利,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对解放战争全局的顺利推进,尤其是对淮海战役与平津战役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不仅如此,该战役在军事理论上的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思想就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正值辽沈战役胜利50周年之际,李建国撰写的《辽沈占役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正式出版。作者是研究毛泽东思想的专家,曾与人合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一书。在此之后,他致力于研究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军事思想,并将研究范围集中至辽沈战…  相似文献   

8.
在渡江战役的全过程中,邓小平作为总前委书记,举重若轻,文武并举,挥洒自如地驾驭全局,为筹划渡江作战、解放江南和接管南京、上海等大城市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指挥才能和高超的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9.
许述 《理论界》2009,(11):97-98
海南岛战役中,我军政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是通过有力的思想动员教育,消除官兵的生死顾虑;通过海上大练兵解决具体问题,克服官兵的惧战心理;通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官兵旺盛的战斗精神。海南岛战役政治工作留下的重要启示是:内容上,政治工作要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为中心;方法上,政治工作要与军事工作密切配合;实践上,政治工作要贯穿战役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中的多边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所涉及的多边关系,并从政治、军事等角度阐述了这种多边关系对缅甸抗日战役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展现近代西北军事历史的开先之作──评《西北近代军事史》欣闻由兰州军区刘精松司令员作序、曹生政委题写书名,于建文所著的《西北近代军事史》一书,已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和广大读者正式见面了。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西北近代军事历史的专著。此书的出版,...  相似文献   

12.
兵家之绝唱──毛泽东四渡赤水兵逼贵昆沈逸高毛泽东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家,其杰出的军事才于举世公认。在与蒋介石长达半个世纪的军事较量中,他亲自指挥的上百个以少胜多的战役名扬海内外,无论是代表哪个阶级、哪派势力的人都不能不为毛泽东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所折服。由...  相似文献   

13.
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是我国解放战争时期,为了与蒋介石军队进行战略决战,毛主席亲自组织和指挥的两次大战役。从这两次战役的准备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两种军事思想、两条军事路线的斗争。而敢不敢进行战略决战,又是辽沈、平津战役中两条军事路线斗争的根本分歧。当时,毛主席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地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敌我力量对比所发生的变化,及时作出了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战略决战的英明决策,并纵观全局,正确地选择了战略决战的方向和战役的主攻方向。而林彪却站在右倾机会主义的立场上,用主观唯心主义去作政治和军事形势的分析,极端害怕战略决战,极力反对毛主席制定的战略决战的伟大方针,推行了一条右倾机会主义的军事路线。对此,我们必须予以彻底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4.
在金门和登步岛登陆战失败后,毛泽东系统地提出了渡海登陆作战军事思想。海南岛战役中,前线指挥员不拘泥于毛泽东的指示,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合乎实际的作战指导思想和作战计划。浙东沿海诸岛的解放过程,进一步丰富了毛泽东的渡海登陆作战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15.
1940年彭德怀领导的百团大战是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政治、军事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其政治军事意义远远超出战役本身。百四大战的历史功绩不容抹煞,其历史地位不容否定,必须给予充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台儿庄战役与李宗仁的军事指挥艺术徐金城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初期继八路军平型关大捷之后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又一次重大胜利,也是八年抗战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坚持抗战所表演的最为精彩最为壮烈的一幕,是日本侵略者遭到的"第一场引人注目的大失败"。台儿庄战役中国军队所...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潘村会议国民党顽固派打响了袭击皖南新四军的第一枪以后,新四军军部于6日下午①在潘家祠堂召开了新四军各纵队领导干部的军事会议,简称潘讨会议。有人推理说“各纵队负贵人:傅秋涛、周桂生、张正坤”出席了会议。一般说.军事会议各纵队司令员应当出席,但偏偏第一纵队不是司令员傅秋涛、而是政治部主任江清清参加的。傅秋涛在驻地大康王指挥部队抢修简易工事,以防顽军袭击。会上,周子昆首先通报了顽四0师——一九团,和HH0团各一部袭击我军的战况,讨论了我军黄昏后的行动。叶挺军长估计顽军在包围我们,主张往回打,迅速从…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1974,(3)
打歼灭战,是毛主席光辉的十大军事原则的核心,是毛主席在领导我国长期革命战争中对我军作战经验的科学总结,是毛主席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同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军转弱为强、掌握战争主动权、克敌制胜的法宝。阴谋家、野心家林彪从其反革命立场出发,挖空心思炮制了所谓“六个战术原则”,对抗毛主席的十大军事原则。林彪的“六个战术原则”的要害就是反对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主张分散兵力打击溃战、消耗战。是打歼灭战还是打击溃战、消耗战,是两种军事思想、两条军事路线在作战指导原则问题上斗争的焦点,也是辽沈、平津战役中的两种根本对立的作战方针。我们只有彻底揭露和批判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推行“六个战术原则”,主张打击溃战、消耗战,反对打歼灭战的罪行,才能批深批透林彪在辽沈、平津战役中推行的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彻底剥掉他“常胜将军”、“一贯正确的领导”之类的画皮。  相似文献   

19.
太平天国西征战役开始于咸丰三年四月(公元1853年5月)初旬,至咸丰六年上半年,随着此战役之全面胜利,达到太平天国军事上的全盛时期。咸丰六年八月初四日(9月2日)天京内讧发生,石达开、韦昌辉等分别自湖北、江西撤回天京,西征战役结束。在此期间,九江作为太平军西征战场之重要一地,其战略地位有一个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渡江战役前后,国共两党除了在军事战场的对阵外,还在舆论宣传战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党中央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这场舆论宣传较量在整个战局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毛泽东亲自挂帅,围绕国民党"和谈"阴谋和帝国主义干涉展开激烈的舆论交锋.渡江战役的实践证明,这场舆论宣传之战,在打击敌人、配合军事行动、确保战役顺利进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