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认为,中国近代文学的教学定位必须突出其历史发展轨迹及其历史价值的评判;过于强调近代文学的文学价值,非但不能揭示其独特的文学品格,反而会陷于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尴尬。只有加强近代文学的历史文化背景的阐述,重视非主流文学的研究,才能将学科研究推向新的高度,才能完整真实地展示近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展示其对现代文学发生影响的前驱作用。  相似文献   

2.
近代翻译文学与中国文学的近代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研究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目的,固然是为了梳理近代翻译文学的发展脉络,另方面也是想透过翻译文学这个参照系,更好地认识中国近代文学。也就是说,在中国文学近代化的进程中,外国文学对中国近代文学究竟有哪些影响。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没有国界的”,梁启超晚年作出的这一论断揭示了世界文学发展中一个带规律性的现象:各国文学在一定条件下相互沟通。中国近代文学的发展证实了这一论断。自从帝国主义的枪炮打破了中国关锁的大门,外国的文学思想和作品日渐增多地输入,这不仅使晚清文学明显地表现出经外国文学熔化这一特色,而且对“五四”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产生深  相似文献   

4.
陈子展先生的《中国近代文学之变迁》与《最近三十年中国文学史》两书,构成了近代文学史的首次框架.他从文学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及文学内部诸因素的发展动向出发,把近代文学的起点定在1898年,并从古典文学如何通过近代文学过渡为"五四"新文学这一角度着眼,在近代文学中剖分出"旧文学"与"新文学"两种因素,通过它们在诸文体领域内的消长蜕变,而构架起了一部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文学史.而他把学术史与翻译文学纳入文学史,又开创了文学史写作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胡适一生致力于哲学、历史研究,其思想观念中的理性、反思、思辨色彩反而促成了在文学思想史领域的辉煌成就。《文学改良刍议》就是他带领大众进入中国近代文学的纲领性文件。他身体力行、知行合一,有怎样的文学史观,在文学创作中即坚持怎样的创作规范,因此其言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影响,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古代文学迈向近代文学的步伐。反思胡适的文学思想史观不仅有利于推进中国近代文学思想史的研究,而且有利于分析并认识当前学界对于文学观念、文学本质、文学意义、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等范畴与命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区域文学研究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湖湘文学,尤其是湖湘近代文学,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积淀着深厚的湖湘文化传统要素。孙海洋先生近年来在湖湘文学研究这块土地上默默地耕耘着,先后主持和完成了“社会转型中的湖南近代文学”和“湖湘文化与湖南近代作家流派研究”两大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最近又著成《湖南近代文学》一书,并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对湖湘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段历史作了全面总结,从而为湖湘地域文学的研究添加了浓郁而厚实的一笔。《湖南近代文学》对自19世纪初至辛亥革命时期的湖南文学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差可称之…  相似文献   

7.
日本战后派文学是日本当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他们自觉地接受《近代文学》的理论指导,在创作实践中坚持文学的社会性和实验性。社会性,使战后派文学对罪恶的侵略战争的“反思”更为深刻;实验性,使战后派文学走上了与当代欧美文学同步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文学社团和流派在文学的现代转化中有着突出的意义 ;南社作为横跨两个阶段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文学社团流派显示出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它以其激进的反清革命立场和囿于传统的文学观念被文学史定位。本文从南社入手 ,从它的建社宗旨、创作实践以及其组织活动方式中 ,细致地梳理出蕴藏在传统文学现象背后的现代性新质 ,从而也将它在社团流派发展演化乃至文学现代性转化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发掘出来 ,具有很重要的学术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文学流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全面吸取西方文明,完成了文化上的急剧变革。日本文学也通过其启蒙期、形成期,到二十世纪初建成了日本的近代文学。其后,经历了发展与分化阶段,一方面又产生了无产阶级文学,但由于军国主义的疯狂镇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近代文学已濒于崩溃,战争的四十年代初,竟出现了所谓的文学的“空白“时期。现在试将这七十余年内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通过各种文学流派的兴起和演变,简略述之。  相似文献   

10.
日本从明治维新以来,全面吸取西方文明,完成了文化上的急剧变革。日本文学也通过其启蒙期、形成期,到二十世纪初建成了日本的近代文学。其后,经历了发展与分化阶段,一方面又产生了无产阶级文学,但由于军国主义的疯狂镇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近代文学已濒于崩溃,战争的四十年代初,竟出现了所谓的文学的“空白“时期。现在试将这七十余年内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通过各种文学流派的兴起和演变,简略述之。  相似文献   

11.
通过追溯20世纪文学教育演变过程中的相关事件和现象,运用叙事分析方法,探究它们可能给予当代文学教育的启示,旨在探索当代文学教育的出路。分析认为,当代文学教育只有回归语言本体,清除近代以来汉语变迁过程中造成的语言污染,承担起守护母语和语言本源性意义的责任,恢复现代汉语作为命名语言的尊严,才能建构起文学教育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世文学与"近代文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世文学在崇尚以个人为本位的尊重个性的精神及对文学自身特征的重视和探讨等方面与现代文学存在着相通之处,因而成为中国文学从中世进到现代的中介.在近世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毋需也不应楔入所谓"近代文学"(1840年至1919年间的文学)作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桥梁.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十九世纪末时段,并未出现明显的并足以成为一个新的文学历史阶段重要标志的文学新气象.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文学早已进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现在的问题只是怎样"入史"。怎样入史?一是要做好少数民族文学的翻译工作,扩大其在全国的影响;二是要坚持文学的国家水平标准,准确地反映各民族文学的创作成就;三是要采取融入的方针,从不同民族文学的交流和融合的高度来把握少数民族文学的民族特色;四是可以撰写单独的少数民族文学史,或者是单一少数民族的文学史,在高校开设少数民族文学专题课。真正的民族平等是基于民族自信的平等,处理少数民族文学入史的问题,也应提倡这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如何把现代通俗文学整合进现代文学史,长期困扰着学界。在具体的现代通俗文学研究中,一直存在着分别论述易、整合入史难的问题。究其原因,乃是因为立足于学习西方进行“借鉴革新”的现代知识精英的文学史构架,对侧重于面向传统进行“继承改良”的现代通俗文学的排斥。然而扎根于本土资源,面对中国问题,现代通俗作家在五四之前的创作已经展现了改良社会、提倡科学与人权等现代启蒙主题,在五四之后也展开了对现代激进思想如“非孝”等的反思。现代通俗作家已经扮演了启蒙先行者的角色,现代通俗文学已经开始“现代化”。因此有必要修正过去以“知识精英话语”为主导的现代文学史,以开放多元的心态,进行认真的学术研究,解决现代通俗文学的入史问题。  相似文献   

15.
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抽绎文学史理念 ,然而能够成为重构现代中国文学史核心理念的则应似“人的文学”。这是因为它既可透视和发掘现代中国不同样态文学的多层面多维度的内涵 ,又可穿越和梳理现代中国文学艰难曲折流变的历史隧道 ,即使那些政治意识色彩浓重的“革命文学”的“人学”意蕴也可以洞察和概括。故“人的文学”观念能够作为科学把握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理论思维 ,也能作为贯通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灵魂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话语范型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了重大转型,即由八十年代的以启蒙主义作为价值准则的"现代化"到九十年代对"现代性"进行全面反思的"文学现代性"。这一转型意味着我们对现代文学的认识和价值评判更趋多元化,有助于我们从更为广阔的视野中去揭示现代文学中一度"被压抑的现代性",但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现代性"话语的遮蔽性,讨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一定要考虑到它发生的特殊语境、历史进程的具体性和文学文本所呈现的复杂、多样甚至悖论性的"现代性"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文化大众化背景下,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一些困惑.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首先应该体现出对人文性教育的坚持;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文本阐释方法的更新.  相似文献   

18.
现代女性革命小说丰厚的文化价值应该重新予以认识:虽然现代女性革命小说有其局限性,但是,该类小说的创作在促成中国现代文学新的女性传统和创作模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形成了现代女性的角色意识、现代女性的心态、现代女性的审美取向、现代女性的话语,对推动“五四”女性文学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具有划时代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学史,而不是硬性地作为板块嵌入。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应该真正贯彻历史主义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的原生态,并以开放现代的、具有普泛价值的人性观念和世界文学的普遍原则作为价值标准。在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中,要处理好困扰在文学史写作中的经典与非经典、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规律与非规律、进化与非进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