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清词的中兴与衰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词的创作,无论作者与作品,数量都超过前人。各种风格和手法相互交映,呈现出一派流光溢彩的局面。然而,正是清代,词创作终于走完了它的社会性的历史道路,陷入不可逆转的衰微之中。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词创作也一蹶不振,最后走入小部分文人的书斋案头,自慰应酬。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文学活动,词的创作生命基本上停止了。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词创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词体本身的内在矛盾去深入讨论。清词从中兴到衰微,涉及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企图从宏观的角度,探究清词中兴与衰微的某些必然性,寻绎某些清词发展的规律,藉以参与近数十年来探研极少的清词研究,引玉之砖,方家正焉。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5,(8):122-125
中国古代词集分为民间和文人两类,著名学者对民间词的特点进行了归纳。从敦煌《云谣集》重见天日开始,绝大多数研究者因各种原因将这部词集定性为民间词总集,并写进了一些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但是,仅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运用对比和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云谣集》的词律、语言风格与民间词存在很大差异,与民间词的标准不合,而与创作时间相近、属于文人词范畴的花间词和南唐词高度相似。《云谣集》收集的作品是成熟词而非初期词,因此,它应该是文人词总集而非民间词总集。  相似文献   

3.
张英 《唐都学刊》2008,24(2):14-18
大部分唐宋词没有题目,这些无题词与李商隐的无题诗在作者的创作态度与读者的阐释方式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一方面,作品的题目与作者创作的功利性目的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唐宋词和李商隐诗歌则用"无题"的方式否定了这种功利性,从而达到了创作的自由.另一方面,由于"无题"造成了作者创作意图的缺失和模糊,因此扩大了文本的开放空间,使读者的阐释更加自由,形成了对同样的作品众解纷纭的情形.创作的非功利性和阐释的开放性使无题的唐宋词和李商隐的无题诗具有了更深厚的内涵和审美的魅力.  相似文献   

4.
赵瑾 《社科纵横》2006,21(8):120-121
雅俗之辨作为词学的一个重要命题是词学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焦点。本文针对北宋词创作中出现的俗的倾向,从探讨北宋词学雅俗之辨的产生原因入手,从词学批评的角度分析了词的发展演变。  相似文献   

5.
许博 《求是学刊》2015,(1):136-142
清初的边塞词创作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一部分清初边塞词中,或隐或显地包含着作者怀念前朝的遗民情结,屈大均、朱彝尊、曹溶三家的此类边塞词创作最为值得关注。故国之思无疑是这类边塞词的共同主题,但在具体的作家作品中又各有侧重。此外,遗恨与反思还使这类边塞词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艺术角度看,边塞文学所特有的雄浑、凄楚的风格正与"遗民"的特有心境相得益彰,甚至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以边塞内容写遗民之思,愈加深化了后者的感染力,使后者显得苍凉、厚重,这也是清初"遗民"边塞词往往得到词论家好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敦煌词中的文人之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雄 《社科纵横》2004,(4):95-97
一般认为 ,敦煌词基本上是民间作品 ,文人之作不过数首 ,本文从敦煌词的内容、内容与艺术等方面分析举例 ,认为敦煌词中存在有相当数量的文人词 ,总数在数十首以上。  相似文献   

7.
戏曲家尤侗在诗学、文论和词学的广阔领域提出了系统的文学主张.关于文学发展,他既主张文学通变,又强调文学联系;针对文学创作本体,他从主旨表达的角度提出了主情说,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提出了泄愤说.从作品风格的角度提出了贵静说与自然说;对于文学家的态度、素养和创作条件.他分别提出了有美毕收、兼才和达而后工等重要主张.尤侗从文学史论、创作论、作家论的三维视角建立了其论题丰富、逻辑严密的文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李静 《求是学刊》2005,32(3):106-108
张孝祥是南宋前期的重要词作家,其词的创作因其生活经历的不同,明显地分为两个阶段。临安五年的为官生活是张孝祥一生中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里,风流倜傥的张孝祥与“三五少年”诗酒唱酬,刻红剪翠,写下了不少词作。这些作品同其前期交游生活密不可分,也深受词人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是词人整体创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是我们全面认识张孝祥词的创作特征的必要考察对象  相似文献   

9.
无可奈何花落去──以文本为基点论王国维《人间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维“专作情语”的开拓而使一系列作品体现出一缕不同寻常的异质,求异出新而使词的出路与诗接轨出现词的诗化,“力争第一义”最终使词成为演绎哲理的符码。在取径唐五代、北宋小词的基础上希望有所创造、有所突破,以实现作词的宏大理想,然而他在回归途中似乎愈走愈远,一小部分最能体现《人间词》西洋哲理特色的作品,在艺术上经不起推敲。《人间词》向五代、北宋的回归是失败的,王国维最终未能实现他恁高的创作祈愿。  相似文献   

10.
创作中的结构艺术,就是指作家在构思和传达过程中,对美感材料的安排处理。作家的审美感受,最终要通过结构方式加以固定化、物质化,得以完美的表现。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被称为“七宝楼台”的梦窗词①,不仅在诗歌意境的创造和艺术语言的锤炼上有新的开拓,而且在结构方面,也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艺术手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梦窗词现存三百四十首,在数量上仅次于稼轩词。一个拥有如此丰富作品的大作家,吴文英所运用的结构手法当然也是多种多样的;然而,如果从整体来看,最能体现其结构特点,并且最有争议的是占其作品绝大多数的长调抒怀、咏物和…  相似文献   

11.
白玉 《社科纵横》2003,18(5):52-53
劳伦斯是上世纪英国文坛上著名作家之一。本文从他的创作背景 ,创作倾向入手 ,分析《逾矩的罪人》的创作主题 ,以及其作品与色情文学的区别 ,指出“爱”是他自始至终所追求的目标和创作的主题。  相似文献   

12.
蒋巍、贾宏图是报告文学园地中两位辛勤耕耘而又有才气的青年作家。如今,他们的真诚和努力业已结出累累硕果。对他们作品的品评,可以有政治的、社会学的、文化学的、审美的许多角度,然而,不论从那个角度进行评论,他们的作品都不会让人失望,都能从中总结出有益的东西。当前纪实体文学批评理论的极不发达,正给批评提供了更自由的条件和空间,本文将采用文体视角,透视一下两位作者的报告文学创作。 文体一词,就目前通常使用的意义而言,可以说是舶来视角与中国文学研究经验沉积的中西合壁,具有很大的模糊性。英文Style一词,本身也具有多义性,仅…  相似文献   

13.
胡元翎 《学术交流》2013,(2):156-162
李渔对于词本体论具有理论自觉意识,然而对其词学本体论进行深入分析之后,发现他理论上虽然着力于词曲之间的辨析,但并不属于纯粹的本体论,其间融入词曲交融、文体通观之倾向。其词的创作亦更多融入"歌"因素,是以理论家的理性试图分清词与诗、曲的界限,却又以曲家的本色写出了大似曲的词篇。李渔词从理论到创作皆属由"明词曲化"到"清词复雅"的过渡样态。  相似文献   

14.
论书法中的“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坚 《唐都学刊》2003,19(1):125-127
书法艺术的创作,欣赏离不开直觉,在评品作品时常以"气韵"、"气势"、"笔势"等词进行表述。"势"是书法艺术对自然抽象模写的一种特殊形式,"势"的功能在于"活"字,本源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气韵美。  相似文献   

15.
周玲 《唐都学刊》2001,17(4):78-81
北宋前期词人张先在词的体制方面所进行的种种探索与尝试具有其创新性,这不仅表现在他对慢词写作的重视和积极实践上,而且还反映在他的词作中出现了不少的题序与和韵。从其16首慢词、38首中调的创作实际便可看出张先精通音律、迎接市井新声、自制声调新曲的创新意识,66个题序及8首和韵词都预示着崭新词风和词之创作高潮的到来。这些努力具有导夫先路的作用,对苏轼等人的创作起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馨心  庆振轩 《社科纵横》2006,21(12):93-94
文章从分析桓谭的经历入手,对《新论》中桓谭关于其自身创作原因、目的、经历的论述及对文学创作成功的基本因素的阐释和对作家作品评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江春媛 《社科纵横》2013,(1):270-271
审美愉悦是小说创作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思考作者的创作意图,结合实际,思考当下意义,获得审美享受,产生情感共鸣。这是读者对作家和作品的肯定。作家通过多种方式可以带给读者审美享受,这需要读者去了解和分析作者的创作背景、人物形象、情节安排、象征寓意和主题意义等等,分析的过程是读者走进作家作品的方式。一部作品的成功有多种原因,本文从小说美学的视角,通过对理查德·赖特《土生子》的赏析,探讨赖特的写作带给读者的审美享受,凸显《土生子》背后的美学意义,指出带给读者的审美享受是《土生子》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张美丽 《学术交流》2004,(3):147-149
韦庄是唐末五代一位诗词皆擅的大家,他一生的创作以入蜀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入蜀后主要从事词的创作。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首先它是在唐末五代"词代诗兴"这个大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其次,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即词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创作环境和作家的创作心理、文化心态来说明。  相似文献   

19.
冰心的"爱"     
胡俊 《社科纵横》2006,21(9):127-128
冰心的作品充溢着爱的光芒,本文首先分析冰心作品中的各种爱的成分,然后具体探讨冰心作品中爱的四大来源,并且评析这四大爱的来源对冰心创作及作品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陕西方言中存在着一批与北京话语素同义、词等义的双音词,这些词亦见于早期白话作品。本文摘录了从构词上分析的四种类型的这类词语加以注释。由此可见近代汉语词汇的一些特点。这在汉语史的研究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