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词汇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民族文化对词汇的含义有很大的影响,相同的词汇有不同的解释。对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喻义进行比较,为正确阅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丹 《科学咨询》2008,(7):93-9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之一,词汇在语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同的社会背景和不同的民族文化对词汇的含义有很大的影响,相同的词汇有不同的解释.对英汉动物词汇的文化喻义进行比较,为正确阅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旷安华 《经营管理者》2013,(25):359-360
一个社会的语言能反映与其相对应的文化,其方法之一就表现在词语内容或者是词汇上。动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中英两种语言中包含了很多表示动物的词汇。动物词汇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其文化内涵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动物习语,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本文简要介绍了一些动物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异同,通过比较可以使人们可以更清楚地感受到英汉文化在动物词语上留下的历史文化印记。  相似文献   

4.
英汉文化中都有丰富的动物名词可作比喻,它们源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并充分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然而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相同或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先举几个英汉文化中联想相同的例子。  相似文献   

5.
王蕾 《科学咨询》2008,(17):77-77
英汉文化中都有丰富的动物名词可作比喻,它们源于各自的民族文化,并充分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然而由于英汉两民族长期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自然而然地对同一动物词产生相同或不同的联想,赋予动物词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下面先举几个英汉文化中联想相同的例子。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一、为什么进行文化教育 1.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相似文献   

7.
豆晓莉 《科学咨询》2005,(18):46-4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8.
郝争 《经营管理者》2013,(18):358-358
<正>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之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一门外语的过程,就是掌握一种新文化的过程。然而,语言和文化又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  相似文献   

9.
中西文化的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里,人类的语言反映着人类普遍的共性,各民族语言虽然不同,但可以利用相同的概念,称谓事物,解释词义。正是这种共性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提供了可行性依据。然而,由于各民族文化是在各自的民族生存和发展中历史地形成的,所以民族文化带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并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我国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由于有着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其生活方式,活动方式,思维方式也就截然不同,发展水平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是这些个性,即差异,造成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这种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极易产生语言失误和信息差,从而引起了交际失败。本文从英语语言文化的角度来认知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思维差异、两种文化中同一概念的信息差几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语言交际的影响,避免中式英语,使我们的语言表达更接近目的语,以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中英色彩文化对比及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英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或色彩的词语都很丰富 ,而且人对颜色产生的感觉联想会引起感情变化 ,使这类词汇具有感情价值并传递出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 ,了解并掌握这些颜色词及所构成词汇的差异 ,对中外文化交流及翻译实践研究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一部分,文化包括语言,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之间,不仅仅是发音、词汇、形式等的不同,深入到文化层面,其语言文化特征的不同也蕴含其中。在日语的翻译中,翻译者要想把日语的意思完整的翻译出来,那么他就必须要注重日语的语言文化和中文的语言文化,注重两者之间的异同,从具体的文化场景中去翻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从语言文化角度方面,结合社会语言学原理,对词汇与文化、词汇意义上的文化差异和词汇中的性别歧视的语言文化进行分析,旨在说明词汇教学应融入语言文化因素的重要性,为拓宽词汇教学思路和方法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语言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随之产生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就迥然有异。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也不尽相同。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教育部英语课程研制小组(1999.11)已把  相似文献   

14.
陈丽君 《经营管理者》2009,(16):284-284
思维、个性、生活习惯等文化的差异致使语言的差异,也必然带来对翻译的影响。因此,深刻理解各自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才能跨越语言的鸿沟,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承载的思想和含义。本文就围绕中西语言结构、词汇缺失、思维趋向和缺乏对民族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来谈谈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韩继胜 《科学咨询》2009,(12):69-69
词汇是构筑语言的材料,离开了词汇,语言就不复存在了.英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因为词汇是英语语言的三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之一,英语教学若离开了词汇,就像建筑一座大厦,没有建筑材料,再好的地基和图纸也是空谈.对于学生来说语音、语法是有限的,在中学时期可以基本掌握.而浏汇却是无限的,是个持续学习的过程.词汇:的习得(无论足母语还是第二语言)是一一个终生的认知过程,没有人能掌握英语或汉语的全部词汇,习得足够多的词打:是语言问题的核心.面对浩如烟海的英语词汇,学生常常显得无所适从,若十记忆单词效率低,遗忘速度快.中学阶段所学词汇属于基本词汇,使用频率高,要让学生通过使用熟练掌握,为今后的词汇学习打好基础.因此,中学英语教学应该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词汇教学,教授学生一些学习词汇的有效方法,使学生理解英语单词的构成规律,并能使用有效的策略以不断扩大词汇量.  相似文献   

16.
谚语其实就是民间所流传的一些至理名言,这类至理名言往往具有措辞简练、便于记忆的特点。谚语不仅内容精辟、语言生动、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而且还有着比较广泛的感染力。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曾说过:"谚语是一个民族‘天才、机智与精神’的体现。语言和文化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谚语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也与文化不可分开。因此本文就从英汉谚语所表现出的文化的特殊性来比较中英文化的差异。让我们可以更好的通过谚语去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并透过文化背景去更好的理解谚语中所包含的丰富且深刻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词是构成语言的三要素之一,是最基础的造句单位,因此如何教好词汇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学生谈“词”色变,很多学生觉得记单词是一件很苦恼的事,归其原因是教师教词汇的方法单一,没有真正让学生掌握词汇学习的策略.本文将探讨在高效课堂模式理念指导下的词汇教与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语言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随之产生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语境因素就迥然有异.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也不尽相同.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教育部英语课程研制小组(1999.11)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中学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可见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杨芸芸 《经营管理者》2013,(15):348-348
对话是小说表现形式的一个重要部分,通过对人物对话的描写和分析,可以了解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而一部小说中对话中的某些骂词,更是把小说的人物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甚至体现出了人物的各种不同情感。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应从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文体对等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本文以莫言小说《红高粱》为例,选用葛浩文英译本进行研究,具体分析功能对等理论在指导对话中骂词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最后得出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能更好的将原文本的人物性格传达给目标语读者,并得出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类似骂词中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语言与文化承载的是不同的内涵,语言学习中有语言相对性,更有文化相对性。萨皮尔在其《语言论》中曾指出:言语是形式与内容间一种非本能的、获得的、文化的功能。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言语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一个涵义极广的概念,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但为便于区分,人们习惯上将文化分为两类,把社会、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科技成就等称为知识文化;把社会习俗、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及行为准则等称为交际文化或常识文化。人类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共性的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一定的困难。对于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讲,对于目标语的语言习得和文化习得是有所差别的。有时对同一个词汇、对同一个称呼、对同一个手势、对同一句话,英美人的理解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英语教学,几乎是从第一天起就开始接触东西方两种交际文化差异这个难题。而对于学生学习中的另一方——教师来说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在教学环节予以重视,会对学生的学习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