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宋时期是古代官药局的初创期和蜕变期。王安石推行的市易法是官药局创置、发展、流变过程中尤为关键的制度链条。首先,官药局的创置,缘起于市易务卖药所垄断销售太医局熟药的争议。神宗就此诏令市易务卖药所改隶并重组太医局,统筹太医局熟药的制售机构资源,力图实现平价营利与慈善惠民的双重目标。其次,官药局的运行及发展,是市易法实施后专卖制度在医药领域的实践拓展。北宋中后期,地方上的市易抵当监官也是地方药局的主要负责人。再次,市易抵当机构在市易法被废除后依然在央地之间官药的统购分销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官药局在北宋末到南宋的流变,根源于官药营利与惠民之间的矛盾难以调解。徽宗在崇宁至政和年间围绕太医局进行的再造,结果也适得其反。这最终导致南宋中后期依靠地方力量捐助或另筹资金重新开设的地方药局,不再具有“官”的职能特点,而是蜕变为以赠药和义诊为主的慈善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2.
南宋绍兴九年临安府刻本《文粹》是现存《唐文粹》的最早刻本。文章从公私书目对此本的著录、书名问题、绍兴本的面貌等几个方面对绍兴本进行了考察 ,并推测了绍兴本与北宋宝元本的关系 ,重点将绍兴本与历代重要版本作了对勘 ,说明从明徐刻本开始 ,已逐渐偏离宋本面貌 ,至清代许增刻本 ,据它书校改的情况更为严重。从而突出绍兴本在文献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从中国古代战时中央军制的演变来看,南宋朝廷逐渐形成了较为固定、完善的战时中央统军体制。这一体制以都督(视)府为主导,体现了中央派出军政机构的常态化。一方面,南宋战时中央统军体制是在军事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从多种形式并存到都督(视)府为主导,历经北宋末年到南宋高、孝之际三十余年的探索。另一方面,南宋处于帝制后期中央强化对战时军政机构控驭的重要转折阶段,与历史发展趋势相合。南宋政权所建立的战时中央统军体制,有利于中央进一步加强对派出军政机构的指挥、调动,但亦需面对如何处理好集权与效率的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北宋庆历年间,朝廷首置武学。之后,经过熙宁、崇宁年间两次兴学,武学得到较大发展。靖康之耻,宋室南渡,至绍兴年间,武学重新得以复建。南宋武学直接承继北宋武学,并在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逐步形成较为完备的编制体制,建立较为系统的招生、培养、管理、除官等制度。南宋武学与北宋武学,二者本出同根,但由于具体办学环境、办学条件的差异,导致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同之处,从而影响了各自的军事功用和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5.
经过对大量史料考证分析,曹雪芹祖籍应追溯到北宋是灵寿(今属河北),追溯到南宋至明永乐四年是隆兴府……南昌府、武阳(均属江西)、丰润(今属河北),追溯到明永乐五年至清是辽阳(今属辽宁)。  相似文献   

6.
百科瞭望     
创建于我国宋代(1076)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的第一个“官药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办的国家药局,当时叫做“熟药所”,也称“卖药所”。“官药局”由政府经营,主要出售丸、散、膏、丹等中成药。由于中成药具有服用方便、携带容易、易于保存等特点,深受广大医生和病人的欢迎。因此,这种“卖药所”发展很快,逐渐扩展到全国各州县,甚至边疆镇寨。如淮南、淮西、襄阳、四川、陕西等地都有设立。“卖药所”的名称也相继改为“医药惠民局”、“医药和剂局”。宋代“官药局”的组织机构是相当完整的,设有专门人员来监督成药的…  相似文献   

7.
南宋军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军制与北宋不同,以屯驻大军为正规军,取代了北宋禁军的地位。南宋初年,顿驻诸军由诸大将分统,军力大大强于三衙之军,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藩镇制,形成弱干强枝的局面。“绍兴和议”时,削诸将兵权,加强中央军权,其军队内部编制与军官职级也不同于北宋。南宋初年,御营司为最高军事机关,绍兴十八年后军权始归枢密院。  相似文献   

8.
婉约词派的一代宗师李清照,犹如一颗毫光四射的宝石,牢固地镶嵌在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九龙壁上,光辉灿烂,千古不朽。李清照(1084——1155年左右,即北宋神宗赵顼元丰七年至南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左右),号易安居土,山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擅长古文,与廖正一,李禧,董荣号称后四学士(王学初《李清照事迹编年》),官至礼部员外郎。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  相似文献   

9.
两宋的馆职选拔,学士院试是一主要途径.学士院试馆职在北宋仁宗朝达到极盛,此后便趋于衰落.至南宋高宗朝又得以恢复,直至南宋末期.所试科目,北宋主要考试赋,以仁宗朝最为突出.南宋则仅试策.考试合格者,北宋所授馆职主要是三馆秘阁官,南宋则为秘阁馆职,且主要是秘书省正字、校书郎.无论北宋还是南宋,帝王特除是可以免试的.南宋时,状元、词科出身者也可以免试.  相似文献   

10.
州、府、军、监并列作为地方二级行政管理机构,是宋代的创置。通常视监为宋代地方行政机构,如同州、府一样,但宋代真正属于州级行政管理机构的监数量甚少。州级监隶于路,有属县,有一套行政官僚机构。而大量的监却是隶属州、府、军、县的物务监。其职能是铸铜钱或铁钱、冶铁、冶银、煎盐、养马、产竹等物务管理,其长官通常称监某监,属监当官,非行政官。物务监至南宋演变为单纯的钱监。另外,两宋监的设置量都呈下滑趋势。宋代州级监与非州级监的二重制值得治宋史者关注。  相似文献   

11.
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生於北宋哲宗元祐五年(一○九○年),卒於南宋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终年四十九岁。 与义二十四岁以太学上舍释褐,被分到开德府(治今河南濮阳)做了几年教授,回东京后又先后做了两任教官。由於他的《墨梅》诗受到徽宗赵佶的赏识,由太学博士、著作佐郎、司勋员外郎很快耀升到符宝郎。后因宰相王黼得罪受到牵连,谪监陈留酒税。靖康之难,他从陈留避地  相似文献   

12.
陆游.字务官,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我国北方女真族奴隶主统治者建立金国,向北宋大举进攻的时候。当时,他主张抗金.反对妥协投降,并抒写了许多深感民族危难和悲愤,表达人民抗战意志和希望.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学作品。他曾多次来镇江,留下了足迹,为镇江历史文化名城添彩。  相似文献   

13.
南宋绍兴时期《徽宗御集》编纂,设立御集帝阁敷文阁以及制定御集奉安礼仪是绍兴和议以来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建工程。《徽宗御集》是南宋首次编撰先代君主文集,在继承北宋编修先帝文集旧例同时,在编纂过程、收录原则及礼仪方面做了全新的规划与创建,形成较为完整的编纂规制与奉安程式。通过直观的礼仪形式,渲染了高宗在帝位继承上的合法性。同时,伴随《徽宗御集》而设的帝阁(敷文阁)贴职,在文官贴职体系建立过程中具有转型意义。  相似文献   

14.
南宋政权建立初期,寺监的构成几经变化,经过多次并省、重建,最终在宋孝宗统治初年定型。对南宋政权来说,在临安城内嵌入包括寺监在内的行政机构,是使这座城市从地方都会变为政治中心的必要条件之一,不过临安城内空间有限,并且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拓展,因此寺监的安置极其不易。因为与其他官用设施、民用建筑在土地资源的获取上存在竞争关系,寺监衙署迁址的频繁程度在帝制时代首屈一指,多与住宅、店铺为邻的空间特性也给寺监的日常运行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南宋寺监安置的曲折过程是临安的都城机能与城市空间相互冲突、彼此调适的缩影。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父朱松号韦斋,原籍安徽婺源;因官至闽,先为建州政和县尉,遭父丧去官。后调南剑州龙溪县尉,去官后即侨居该地。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一一三○年)朱熹生在龙溪。这样看来,朱熹是出身于封建官(亻了)家庭。熹五岁入小学,十八岁秋举建州乡贡。绍兴十八年(公元一一四八年),登进士第。从此,朱熹开始作官,生活的来源,多是靠官俸,所以他本人也应属于封建官(亻了)。由于朱熹大多数的时间是作监管宫观的祠官,有优厚的收入而不理什么政事,所以他有条件去读书、讲学和著述。朱熹幼年曾师事胡宪,刘子翚,刘勉之,但对于他的学术思想没有很深的影响。至绍兴二十八年(公元一一五八年)他师事程伊川的四传弟子李侗,才学习二程及北宋诸  相似文献   

16.
黄龙府作为辽金时期的府(州)城,因《宋史·岳飞传》有"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之语得以名扬天下。然而宋人对黄龙府地望并非了解,甚至连北宋著名史家司马光都认为"黄龙府,即慕容氏和龙城也"(《资治通鉴》卷二百八十六,晋高祖天福十二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9329页)。南宋时,王伦、胡皓等南宋出使金朝之使臣则将黄龙府说成金朝之发祥地(第124页)。元明清以降,治东北地方史者更是语焉不详,歧说迭  相似文献   

17.
南宋建炎四年钞盐法在广南广东路肇端,绍兴二年,广西也开始实行钞盐法。至绍兴八年,两广钞盐额进一步扩大。然自乾道四年起,广西的钞盐法,先后三次被废罢并改行官般官卖,且自第三次废罢后不再复行。本文分四个阶段考述二路之钞法,并分析广西钞盐法多故的主、客观原因。认为客观原因乃广西条件差,主观原因是南宋政府在广南推行这一盐法中,采取诸多不切实际的作法。  相似文献   

18.
南宋初年,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都举行了武装起义,其斗争锋芒直指南宋朝廷。这时是宋代农民起义最濒繁的时期。与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湖湘钟相杨太起义的同时,在福建路有著名的范汝为领导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自建炎四年(一一三○年)七月爆发,到绍兴二年(一一三二年)十二月失败,前后经历了两年半之久,队伍发展到十多  相似文献   

19.
重庆直辖市的简称,自其1997年春一成立时便公布为"渝".理由很简单:原重庆市本来就简称为"渝". 设立直辖市之前的原重庆市简称为"渝"是合理的,也是有历史依据的."渝"之名来源于隋开皇初年在今重庆市城区设立的渝州,因水为名(<元和郡县志>卷33渝州,854页,中华书局1983年出版),唐因之,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改为恭州,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为重庆府.元改为重庆路,明初复为重庆府,清因之,1913年府废.  相似文献   

20.
赵开酒法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开是南宋初年的一个著名理财家.从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到绍兴七年(1137),他曾相继担任同都大提举川陕茶马事、川陕宣抚处置司随军转运使、专一总领四川财赋.四川都转运使等要职,创立了一套新的财政模式,大体上奠定了南宋四川赋税体系的基础.绍兴七年,四川的财政岁收高达3667万缗,其中,“劝缗激赏等项窠名钱物共二千六十八万”,都是新增税收.这比北宋末年四川的1599万缗财政岁收几乎多了一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