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学习钢琴在幼儿成长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对幼儿智力的开发,培养了幼儿的表现力、意志力和自信心,从而提高了幼儿的综合能力。幼儿还能把在钢琴学习中养成的好的习惯和好的意志品德等运用到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相似文献   

2.
为考察亲子依恋和人际距离知觉对幼儿分配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对100名幼儿的分配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亲子依恋会影响幼儿的分配行为,安全型亲子依恋的幼儿会比不安全型亲子依恋的幼儿更倾向于公平分配;在人际距离较近的情况下,安全型亲子依恋幼儿的分配行为得分显著高于不安全型亲子依恋的幼儿;在人际距离较远的情况下,幼儿的分配行为得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家长特别是母亲应该有意识地幼儿建立良好的亲子依恋关系,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的意识,有效地引导和塑造幼儿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3.
摘 要: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是4岁左右,此时期幼儿行为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能够较为容易地进行干预教育。合理的引导和教育,会使那些自我控制行为较差的幼儿得到有效改善,进而达到促进幼儿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目的。在幼儿园开展“3-6岁儿童自我控制现状及教育干预研究”意义重大。促进幼儿自控能力发展的建议:注重对幼儿日常行为的观察和关键期的培养,以及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教给幼儿提高自我延迟满足的具体策略;鼓励幼儿参加规则性的情境活动和角色游戏;家长要发挥自身榜样力量等。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有其心理学的成因和对策。造成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学原因包括对课堂学习价值的认知偏差、对课堂情绪情感行为缺乏控制、课堂学习动力不足、课堂学习意志力弱化四个方面。解决的对策主要包括从注意力、认知风格、认知策略及元认知四个角度提高课堂学习价值认知水平;正确管理和控制课堂情绪情感问题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提高课堂学习动机水平,增强课堂学习动力;注重意志力的培养过程,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语言和行为反应。本研究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以体育游戏为培养因子,从幼儿胜任力评价和问题行为评价两个维度,探索促进幼儿社会行为发展的有效途径与方式。结果表明,体育游戏对幼儿社会行为发展有促进作用;对幼儿社会行为各维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社会行为发展具有关键期。  相似文献   

6.
幼儿期是亲社会行为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能够为其以后的社会性发展及良好人格的形成奠定基础。尤·布朗芬布伦纳的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有如下启示:第一,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应正确认识亲社会行为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幼儿园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创设良好的生态系统;第三,社会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四,应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创建幼儿园、家庭及社区一体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幼儿虽受社会的影响,但与家庭和幼儿园比较起来,社会影响毕竟是次要的,可以说,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协调、配合,是培养幼儿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关键,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家园联系,让孩了们健康成长。一、注重家园联系培养幼儿文明的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奠定人的个性和品德的重要时期。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这个阶段养成的良好习惯、文明行为能受益终身。文明礼貌教育应当形成幼儿牢固的文明礼貌习惯,以逐步变为自觉的行为。例如:我们首先教幼儿学说礼貌用语并学会使用,如,早,您好,谢谢,对不起,再见等等。其次是文明礼貌行为训练,幼儿…  相似文献   

8.
摘 要: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了来自福建省泉州、福州、厦门三地城市的250名幼儿问卷信息。结果表明:城市留守幼儿亲社会行为水平低于城市非留守幼儿,父母照养情况与幼儿总体的亲社会行为水平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不同照养情况下幼儿亲社会行为在年龄上具有显著差异性,3-4岁与4-5岁及4-5岁与5-6岁的幼儿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不同照养情况下幼儿亲社会行为在各具体亲社会行为上差异极为显著,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角色游戏中开展感恩教育是解决幼儿感恩意识缺失的有效途径。可以通过选择角色游戏主题,增强幼儿的感恩意识;关注角色游戏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恩体验;提供多种形式,贴近幼儿生活的角色游戏情境,外化幼儿的感恩行为等策略,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  相似文献   

10.
<建构游戏与素质培养策略研究>是我们研究实践了两年多的课题.我们认为在建构游戏中可以点燃孩子智能的火花.建构游戏开发了幼儿创造的潜能,培养了幼儿的社会情感,提高了幼儿的审美素质,锻炼了幼儿的自立能力,成为培养幼儿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幼儿乐观品格是幼儿对事态抱有正向期待的能够积极面对困难与挑战的精神与行动。培养幼儿乐观品格,有助于幼儿取得成就、获得幸福、增厚德行。作为一种深入内心的积极心境,幼儿乐观品格由里及表的由乐观信念与意志、乐观认知与思维、乐观情绪与行为三层要素构成。基于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幼儿乐观品格发展于“基阶”以守护幼儿纯质的乐观为目标,使幼儿适应于环境;“进阶”以培养幼儿理性的乐观为目标,使幼儿能应对问题;“高阶”以发展幼儿通达的乐观为目标,使幼儿可掌控自我内心。为培育幼儿乐观品格应坚持缺一不可、共同发力的三路一“道”:强化乐观行动力,培养幼儿积极投入的行为习惯;优化乐观解释力,发展幼儿正向认知的思维模式;深化乐观信念力,提高幼儿自信掌控的心理动能。  相似文献   

12.
目前幼儿德育面临诸多困境。中华服饰文化富含贴近幼儿生活、适于幼儿吸收的德育元素,服饰美劳课程因而成为幼儿德育的良好载体。服饰美劳课程可以很好地融合审美教育、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幼儿的民族共同体意识、非遗传承意识、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工匠精神、探索精神、进取精神,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语言能力。幼儿园可根据自身的定位,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选择活动主题,有侧重地实开展服饰美劳活动。  相似文献   

13.
幼儿同伴冲突的合理解决可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教师的介入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同伴冲突的解决质量。笔者在对教师介入行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教师介入行为的发起、实施和效果三个方面对教师介入行为的表现进行了现状分析。发现教师介入行为的发起偏被动,时机过早;介入行为的实施上态度偏中向和负向,方式偏消极;介入行为的效果偏向于中性和消极的问题。最后从教师、幼儿和环境三个角度对教师介入行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以期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师介入模式。  相似文献   

14.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生物遗传原因、心理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等。要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可以采取通过提高幼儿的语言认知能力、理解认知冲突的能力,提高交往技能,指导幼儿合理宣泄和训练幼儿移情的能力;创设非攻击的社会环境和和谐的家庭氛围;提高教育者的教育干预艺术等综合性的教育干预,以便有效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享作为一种亲社会行为,是个体在社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有利于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帮助幼儿更快地适应社会集体环境。本研究以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访谈法探讨大班幼儿的分享行为的现状,结果发现大班幼儿的分享行为过程多发生于区域自由活动当中;分享内容主要是事物和情感;分享动机多来源于内部动机;幼儿分享频率较低,且男女存在差异;分享多发生于关系亲密的同伴之间,但分享对象多呈现无明显的反馈。据此提出相关建议,为幼儿教师解决大班幼儿分享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谦让行为是幼儿的亲社会行为之一,是促进幼儿与他人良好互动的重要途径。研究者选取了武汉市某一幼儿园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利用观察法与访谈法,重点考察了大班幼儿谦让行为数量、谦让者性别、谦让对象、谦让行为动机、谦让行为主题内容、表现方式等,进一步整理分析发现大班幼儿的谦让行为呈现如下特点:幼儿谦让行为的动机以非功利型为主;幼儿谦让行为的主题内容以玩具谦让为主;由女孩发起的谦让明显多于由男孩发起的谦让;幼儿谦让行为主要发生在关系较为亲密的同性同伴之间;幼儿谦让行为表现方式以非言语型为主。影响幼儿谦让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幼儿自身因素、活动因素、教师因素。据此,研究者提出促进幼儿谦让行为发展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幼儿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MHA-80)由注意力、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力、自我意识、性格、人际关系、社会行为、适应性、其它10个内容量表和1个效度量表构成,共80个项目。该量表家长测评内部一致性信度0.948,教师测评内部一致性信度0.968,信度高。家长测评各分量表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72-0.826;教师测评各分量表与量表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57-0.880,且都存在显著相关,结构效度良好。量表评定结果与现场访谈问卷结果,在幼儿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较好)、有心理健康问题倾向的幼儿比例(约8%左右)上高度吻合,具有良好的校标效度。因此《幼儿心理健康评定量表(CMHA-8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符合测量学的指标。适用于3-6岁的幼儿心理健康相关研究的工具,具有幼儿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心理健康问题筛查和心理辅导效果评估等功能,并且能够引导幼儿园和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8.
以“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量表”与“幼儿自立行为量表”为研究工具,对重庆市4所幼儿园的579名幼儿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以探究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重庆市幼儿自立行为水平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幼儿自立行为在年龄和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与幼儿自立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对幼儿自立行为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即认知解离、承诺行动与接纳都能正向预测幼儿自立行为。  相似文献   

19.
幼儿从众行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众行为也称遵从、相符行为 ,是指个体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下 ,改变自己的态度 ,放弃自己原先的意见 ,而产生和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通过采用问卷法、测查法对 3~ 6岁幼儿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幼儿从众行为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幼儿的从众行为有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 ;智力水平对幼儿的从众行为有重要的影响 ;幼儿父母的年龄、职业、教养方式等对幼儿的从众行为有明显的影响 ;幼儿更易接受同辈群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幼儿的适应行为是幼儿社会化的前奏,也是幼儿逐渐融入新环境的必备条件。在和谐视角观照下,影响幼儿不适应行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幼儿身心发展不平衡、社会适应能力欠缺、自然适应能力薄弱。据此,教师和家长可依据 “和合观”、“和处观”以及“和生观”等培养策略来加强幼儿适应行为,从而促使幼儿自身身心、幼儿与社会以及幼儿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