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历史审美论研究,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的当代建构和完善提供丰富的内容,可以为国民的审美教育提供学理支撑。历史审美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史(客体)中审视人类的本质力量。历史审美可以分成感性形象审美和理性反思审美两个层次。历史审美论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实践一精神的掌握世界”的方法、主体分析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王晓芳 《云梦学刊》2004,25(4):71-72,112
历朝历代中对女性歌颂之作颇多,文人们对女性美的欣赏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朝文人在对女性的歌颂诗作中,将女子的形象从神还原为人,拉近了女性美的审美距离,具有明显的现代情爱的特点,在女性审美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犹如品尝佳茗。开始看到茶色、闻到茶香,如果进一步细细品尝,就能舌下生津,一种隐约淡远的甘甜耐人寻味,口中久久留下余香,令人神清气爽。优秀的文学作品就包含着由浅入深的审美层次,它为读者提供了咀嚼、寻味的充分余地。文学欣赏的心理过程,就是根据文学作品的审美层次进行的。从文学的恨本性质来看,我们似乎可以说:文学艺术是人类心灵透射出来的历史之光,因为它具有美的形式而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具体说来,首先,文学属于美的领域,它具有审美的形式。一部作品如果不具备美的形式,不能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就不能称为真正的文  相似文献   

4.
审美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于审美主、客观的差异性和特殊性,人们遵循普遍的审美规律的同时,总是依照着不同的审美规定去创造和欣赏不同的审美对象,即不同的审美对象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审美心理学的这一研究结论告诉我们,认识人类审美活动的奥秘,推动人类审美活动的发...  相似文献   

5.
历史审美活动是指把“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美学审视和价值评判的过程。历史审美活动是在人类漫长的实践活动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历史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形成是一个过程,是以往全部历史的产物。历史审美的本质就是在人们创造的历史中审视人类的本质力量。历史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向人们展现历史美,让人们在品味、享受历史美的同时,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崇高的审美理想,锻炼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培养一代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审美新人。  相似文献   

6.
周小红 《阴山学刊》2006,19(2):15-19
从文化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着重从人与自然在现实中的审美建构以及自然美在艺术中的审美表达这一层面,来考察自然美欣赏的根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人与自然感应、同构之使然;二是人类社会矛盾心理之产物;三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深层心理冲动之呈现。  相似文献   

7.
艺术是人性的生成。因此,艺术教育的实质就是人性教育。对应于人性生成的三个阶段,艺术教育也分为三个层次。审美是人性历史的最高成就,因此,艺术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审美教育。纯技巧和道德化的艺术教育是对艺术的异化。  相似文献   

8.
王晓芳 《云梦学刊》2004,25(4):71-72
历朝历代中对女性歌颂之作颇多,文人们对女性美的欣赏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南朝文人在对女性的歌颂诗作中,将女子的形象从神还原为人,拉近了女性美的审美距离,具有明显的现代情爱的特点,在女性审美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历史哲学思想,是卢卡契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重要基石。卢卡契汲取黑格尔体系中合理的辩证法内核,对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因以及历史的本质作了科学的阐述。卢卡契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主客观在历史中的同一”思想,极大地丰富并推动了现实主义美学中人的研究、人的表现方法理论的发展。他认为,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形象应该是完整的具有定性的形象,具有丰富色泽的形象,具有独特智慧风貌的形象,并以对历史本质的感悟,道德理性的回归,审美世界的建构等真、善、美三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内涵,做出了最为积极的、科学的阐释。他确信,现实主义是最高层次的,它具有吸收、消解,融合、同化、改造异域文化和异质文化,以推进自身逢勃发展的强有力的机制,因而也是最有广阔历史发展前景的文学。  相似文献   

10.
中国戏曲中有相当数量的鬼戏,它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作为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曾长期为人们所接受和欣赏。但在“左”倾思想统治文坛艺苑时,却遭到全盘否定和彻底批判。本文认为鬼戏属于文学艺术作品,是人类幻想与艺术创造相结合的产物,它包涵着精华和糟粕两部分。其中的一些精品杰作,曲折地反映了社会矛盾,暴露了剥削社会黑暗、腐朽、罪恶的现实,批判了人世间的不平等,并通过对鬼魂形象的冥问世界的描绘,宣扬正义,讴歌美善、鞭挞丑恶,即使在今天,仍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作用。而且,鬼戏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现象和艺术的积淀,不但可以为研究文化艺术史提供某些思想艺术资料;而且也对哲学、宗教、社会学、民俗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具有无可取代的参考价值。总之,在克戏研究中应坚持历史的辩证的观或,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力求公允。  相似文献   

11.
一、编辑审美力的组成编辑审美力是编辑欣赏新闻作品(包括文艺作品)美学价值所必具的能力,是编辑对美的感受、理解和评判的一种本领。文字编辑(以下简称编辑)的主要工作是修改稿件。修改稿件是编辑通过阅读文稿,在对文稿所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写作意图进行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稿进行优化、加工的过程。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审美过程。一个称职的编辑应该具备相当的审美力。编辑审美力大体分为三个结构层次。首先,新闻专业知识是编辑审美力的第一个结构层次。这是编辑必不可少的基本的知识结构层,一个编辑必须掌握本专业基础知识。…  相似文献   

12.
书法欣赏是指欣赏者对书法作品作出的审美再创造。书法欣赏的过程是欣赏者通过书法的“形象”去认识、感悟作者的创作意图、审美情趣以及作品意境的一种思维活动。人们通过书法欣赏,能净化心灵,获得美的享受;学书者也可以开拓眼界,从别人的经验中得到借鉴,从而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  相似文献   

13.
论人类中心主义不可拒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的要旨在于澄清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误会,并进而阐明人类中心主义是不可拒斥的。一、区分三种不同涵义的人类中心主义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误会首先表现在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这一基本概念的混乱认识上,在我看来,人类中心主义有本体论、认识论和伦理学三个层次上的不同涵义。然而不少人却不加区分地混为一谈,使其意义发生错乱。本体论的人类中心主义就是主张人在本体这个层次上存在于宇宙的中心,他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处于一种中心与周边、主宰与被主宰、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之中。这其实只是古人的一种美好信念,现代人已经没有人相…  相似文献   

14.
要把握人类审美的真谛,必须坚持社会性与生物性统一的观点。人的生命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对称与节奏是人类最初的审美标准,对称的欣赏是因为对称是人体主要的外形特征和神经及其感受器的分布特征,节奏的欣赏则导源于人本身的生物节律、运动节律。人类的情感大体上发端于生本能和性本能;人类是在动物的性欣赏基础上发展出审美能力;性是使人类结成社会的最有力的纽带。人之能够从动物性的欣赏而扩展到对世界的审美,不仅在于自然进化,而且在于人类的生活实践,特别是在自然进化前提下的劳动,使人确证了物我的同一。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即两种生产是历史的最终决定因素。我们之主张从人的生物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中把握审美,说到底是反对人与自然的二元分裂的旧世界观,主张人与自然相互依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生态理论新世界观。  相似文献   

15.
刘毅青 《云梦学刊》2004,25(1):60-62
艺术是人类创造世界中形成的一种观察世界、体认世界的重要方式。人类在艺术中所创造、所欣赏的乃是人类最富生命力的、最自由的形象。生命总是与自由不可分割,美乃是生命的敞亮。对艺术的审美形象只可体悟、领会而不能分析、言达,因为生命的本质就是体验。正是在这领会、体验的审美活动中,有限的现象显现了无限的生命,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了对自由的享受和拥有。艺术从生命的意义上给我们以自由的体验,让我们可以沉浸其中“几忘有身”。  相似文献   

16.
音乐形象再现过程中的“联觉” ,在音乐创作和欣赏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人们审美心理结构的三种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 )的一种基础能力 ,又与传统观念中的“通感”有着明显的区别。在音乐教学中 ,要把能够增强“联觉”能力的教学内容在相当范围内设置为专业基础课 ,强化“联觉”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一) 在人类实践活动的多样性问题上,以往人们从横向角度看问题、将实践方式区分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基本形式。而笔者认为,实践方式还可以从纵向角度划分为体力型实践、智力型实践和审美型实践三种基本形式。体力型实践是指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处于一定历史时代的人们,依靠自己的体力从自然中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从社会中争得生存权力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于维持生计、创造文明、确实发挥了相当重要的历史作用。智力型实践是指某一国家某一民族处于一定历史时代的人们在一定文明的基础上,依靠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工具,在更广的范围内、更深的层次上向自然和社会进军,比体力型实践劳动方式更为先进、劳动效益更为显著的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活动表现为复杂、片面、诡计,有时比较自私,所以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时,把这种实践活动称之为“浪费神经和大脑”的实践活动(《资本论》第3卷,第105页)。而审美型实践是指人类在“整体化”、“全面性”、“终极关怀”的意义上“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实践活  相似文献   

18.
张玉能 《云梦学刊》2012,33(3):88-96
审美潜意识是人类深层审美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人类文化结晶在社会实践中的内化和积淀。它的结构主要是三个层次:1.内在表象世界。2.审美图式。(优美图式,崇高图式,滑稽图式,幽默图式,美的图式,丑的图式;形体图式,色彩图式;节奏图式,旋律图式……)3.审美意象。审美潜意识的“内在表象世界——各类审美图式——审美意象”结构形成了人类审美活动的规律性空间。  相似文献   

19.
浅谈图书馆工作中的美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生活的领域是广阔无边的,现实生活中的美也是丰富多彩的,在现实生活的各个角落,在人们从事的一切活动中,到处都存在着美的事物、美的现象。人们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无穷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在改造和利用大自然的同时,创造了无与伦比的社会美和艺术美。图书馆工作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同样也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那么在这样的工作过程中,就必然蕴含着美的创造,馆内人员的日常工作具有不可否认的审美价值,能给自己,也给他人带来审美的愉快,满足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图书馆工作同其它一切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样,…  相似文献   

20.
饮食是人类的重要特性之一,食俗是人类独具的创造性智慧的结晶。西部少数民族在自身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和探索,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美食文化,不仅美化了自己的饮食生活,也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景观增添了异彩。通过对西部少数民族饮食习俗中美学蕴含的探寻,可以从中透视西部少数民族各种不同层次的审美心理需要和审美价值取向,为我们认识西部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和审美特点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勤劳智慧的西部少数民族用劳动创造了美,表现在饮食文化上,由满足最初生命的需要逐步进入到对美食的追求。这种美食文化的创造首先表现在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