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砰砰砰,(口当)(口当)(口当)……”推开乐清北白象镇蒋家桥澳门中路的一家房子的大门,还在一楼,你就能听到从楼上传来的牛筋琴和快板、锣鼓的声音,和着带着点磁性的瑞安方言,别有一番韵味。“玉婷,做人的态度要方圆,你是我欧阳的老安(温州话直译,即老婆的意思)!”再走近些,就能听到词的大致意思了。上到四楼,在开着门的房间前站定,一个小姑娘,正端坐在空廓的房间,一鼓,一琴,一桌,一椅,面对着墙上的大镜子,兀自唱得高兴,待我们走近她身边,她才从镜子里看到我们,唱声嘎然而止。“打你电话没听到呀?”我们问。她说,她在唱词的时候从不接电话,尽管电话就放在她的身边,一个也是因为唱词太专注了,没有听到。  相似文献   

2.
孩子两岁,她有三次情绪失控. 头一次发生在刚出院时,回到家,她只见母亲,不见父亲. 临进产房,她还接到父母的短信:“已出发,在开往北京的火车上.” 她原以为,他们已在家中等候,鸡汤在慢熬,酒酿正发酵,专为下奶的黑鱼在瓦罐里飘香——父亲听到敲门声,应当急匆匆奔出来,“看看我的小外孙”,再急匆匆跑回厨房,“哎呀,我的汤!” 但是没有.  相似文献   

3.
在一次工作检查中,一位老板询问一个雇员对与同事合作是否有问题,“绝对没有!”雇员回答说,但他却无意识地表露出有问题,老板担忧地皱起眉。为什么呢?“当人们不知道是否要相信他们所听到的或看到的一切时,他们便结合身体语言——它显示出真相,”加利弗尼亚州议会的管理顾问奥斯汀(N.Austin)说。“你可以在语言上出尔反尔,但在动作上这样做就难得多了。” 有位妈妈发现她两岁的女儿爬进她放化妆品的抽屉中,浑身涂满了眼睑膏。“你再也不许玩这个东西了!”妈妈宣布说,但她忍不住要笑出来。  相似文献   

4.
选择     
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第四届全国拼字大赛中,南卡罗来纳(nà)州冠军——11岁的罗莎莉·艾略特一路过关斩(zhǎn)将,进入了决赛。当她被问到如何拼“招认”这个词时,她轻柔的南方口音,使得评委们难以判断她说的第一个字母到底是A还是E。评委们商议了几分钟之后,将录音带倒后重听,但是仍然无法确定她的发音是A还是E。解铃还需系铃人。最后,主审约翰·洛伊德决定,将问题交给惟一知道答案的人。他和蔼(ǎi)地问罗莎莉:“你的发音是A还是E?”其实,罗莎莉根据他人的低声议论,已经知道第一个字母应该是A,但她毫不迟疑地回答,她错发成了E。主审约…  相似文献   

5.
她年轻时尚,她的咖啡店也有着丰富的设计元素;她认为,做咖啡就要走自己的路,就要做到最好,如“蓝山咖啡”那样世界有名. 她懂咖啡,更懂生活.在她看来,咖啡不只是普通的饮品,能品味咖啡味道的人,生活品质一定高,对自己的精神要求也会很高.她认为,只有心思细腻的人才能品出每一款咖啡的故事. 她,就是卢丽珊——一个能品出咖啡故事的人,一个被称为引领潮流的“咖啡女王”,一个有独“‘道’蓝山”责任感、勇于担当、树立行业标杆的人……  相似文献   

6.
微言博义     
《国际公关》2011,(6):96-96
陈贤妹,一个58岁的老人,她说她救小悦悦时什么都没想,只想到救她。很多邻居路人却说婆婆是“想出名、炒作”,听到这些风凉话,她心里很难过,“难道做好人就这么难?”可就是这个身高仅一米四多的拾荒婆婆,挽救了中国社会文明和道德的颜面。  相似文献   

7.
夜幕降临时,随便推开哪家星级酒店的旋转门,最先飘入耳际的注定是那如幻似梦的琴声。循声望去,那个端坐在钢琴后面的弹奏者,就是我们通常称谓的“琴师”了。“琴师”——既是那些三星级以上酒店的“注册商标”,又是必不可少的“门面”。而“琴师”这个听上去颇有些艺术味道的职业,对于常人更是透着一股子神秘。 我走近了那些被称为“琴师”的女孩。 刘莎:一天跑过四个场子 刘莎从16岁就开始了琴师的职业,那时,她还是中央民族学院附中初三的  相似文献   

8.
“张老师病了”2002年12月27日下午1:40左右,正在教室里上课的调兵山市第二小学三·二班的张桂书老师突然昏倒在学生面前。当一位同事将她背起,准备送往医院时,她还强打着精神吩咐学生:“做数学42页的习题……”  相似文献   

9.
奔跑的母亲     
有人说她是长跑天才,有人说这是贫困造就的冠军,还有人说无需理由,这就是一个奇迹。是的,又一个体育奇迹。不过缔造者并非职业运动员,而是,“母亲”!黑马!又见黑马!当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时,整个赛场沸腾了。不可思议,在高手如云的国际马拉松比赛中,冠军竟然是个训练仅一年的业余选手! 27岁的切默季尔,肯尼亚的一名农妇,因此一举成名。  相似文献   

10.
《北方人》2006,(2)
咸泡饭缔结的情缘1930年1月的一天,上海大世界游乐场门口,27岁的时荣泉与29岁的沈志成经朋友介绍在这里见面了。当时的沈志成是杭州一家妇产科医院的产科医生,她的择偶标准很简单:找一个当医生的,和自己一样会拿手术刀。所以当朋友将学医的时荣泉介绍给她时,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相似文献   

11.
吴太平  蔡轶 《金陵瞭望》2007,(20):27-27
“小便也能洗手”的环保科技概念 “小便也能洗手”.当你听到这句话时是不是有几分惊诧?这不是无稽之谈.江宁区汤山街道工业集中区的协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实现了这一创举,引领了“厕所革命”。  相似文献   

12.
在所有人眼里,先天性脑瘫的她是根草,可奶奶却坚信她是块宝. 她在奶奶的背上长大,只有小学文化的奶奶,为了她开设了一个人的“移动课堂”,给她当老师.中学时,奶奶给她当同学,陪她读完了初中和高中的课程.她的异想天开,被奶奶当成“金点子”,并用最后的力气助推她的生命开花:凭借一部又一部小说,她先后加入了成都市作家协会和四川省作家协会,曾被评为“中国骄子”和“天府榜样”,并受邀到成都各大高校演讲.  相似文献   

13.
《新少年》2020,(1):80-80,F0003
不知小读者们是否也曾有过和我一样的感受,当我们欣赏名画时,有时会引起一些音乐的联想。眼前画作的色彩、光影和跳跃的笔触仿佛能捕捉到如音符般跳动的旋律,在我们的脑海里奏出美妙的音乐。而当我们听到一段优美的旋律时,也常会在脑海中映出这段音乐想要表现的画面。  相似文献   

14.
“人生七十古来稀”,在我国古代能活到70岁,就是高寿了。然而许多古人,在70岁的时候,还能建功立业,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春秋时晋平公问音乐家师旷说:“我已经70岁了,还想学习,恐怕太晚了吧?”师旷说:“怎么不点上蜡烛呢?”平公不高兴地说:“哪有为人臣的同他的君主开  相似文献   

15.
段奇清 《今日南国》2014,(12):35-35
莫言当年欲当一名作家的想法极为朴实极其简单,饿怕了的他听说当作家不仅可以不再挨饿,且生活质量“极高”:每顿都可吃到饺子.倘若做了作家挣到吃饺子的钱,还得有人来做啊.比他大两岁的杜勤兰虽称不上光润玉颜,但她特别能吃苦耐劳,淳朴利落,他相信她就是一位贤妻良母.  相似文献   

16.
《人生与伴侣》2014,(10):62-62
极品事儿 大小姐 某小编去DQ里吃冰淇淋,突然想起了网上的一件事儿,存心想试试。 于是,当服务员在她点完之后候餐时问她姓氏,该小编犹豫再三,按照网上的方法,谎说自己姓“大”。 果不其然,过了一刻钟,她听到服务员在大声念她的名字:大小姐,大小姐,您的一个香草好了。看着周围人纷纷朝自己看来,该小编顿时感觉自信爆棚。  相似文献   

17.
钱桂华是江苏省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院长。她几十年如一日,以一腔热血与赤诚,几乎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神圣的医疗卫生事业,赢得了人们的一片称颂。 事业在病人笑容里发展 “作为医生,看到病人的笑容,是我最大的满足!”这是钱桂华的信念。从16岁学医起,她就爱上了“治病救人”这一神圣职业。在王庄乡卫生院时,她认真工作,虚心好学,能者为师,钻研技术,积极上进,样样活儿都干。22岁,她就当上了卫生院的副院长。当时不少人议论:年轻的她能行吗?而钱桂华用“认真”二字回答了这些疑问。由于她工作成绩出众,1984年,她奉命调任琴南卫生院(即今日的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虞山镇人民医院)党支部  相似文献   

18.
奇人奇事     
记忆超女 一名40岁的美国家庭主妇拥有绝对惊人的超级记忆力,她能记住26年来自己生命中每一天发生的任何大事小事.研究人员没有公布这位“记忆女王”的名字,只是公布了她的研究代号:“AJ”.人们只要向AJ提出自1980年以来的任何一个日期,她就能立即回忆起那一天她遇见了什么人、做了些什么事——甚至连当天的天气情况和晚餐吃了些什么,她都能回忆得一清二楚.此外,AJ还能立即告诉研究人员许多世界大事的发生日期,包括哪天哪儿发生了一起地震等.脑海像放电影一样.  相似文献   

19.
古今汉语中能表示尊敬色彩的量词并不多,“位”是宋元时期逐步萌芽发展成熟起来并沿用至今的,能表示尊敬色彩的一个称量人或神的特别名量词.中唐到两宋,名词“位”已出现语义虚化的趋势,似乎已经在朝着量词发展了,我们可以视作准量词或临时量词.只有当语素义“位置”完全脱落时,“位”才取得量词的资格.据现有语料来看,“位”作为量词广泛来用大约不早于明代.近年来,“位”作为量词被修饰中性义或带贬义的名词中心语了,其色彩意义被忽略了,“位”的使用有泛化现象,是语言规范化和语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傣族舞蹈家刀美商和她的丈夫王施障,生活上是一封相互恩爱的“钟情鸟”,事业上也是相互激励,相互换扶,并肩前的。他们的婚恋与家庭,不但带有一定的傅奇色彩,而且具有艺术家的风格。彩霞与明星当王施哗第一次见到刀美兰在舞台上表演时,心情异常激动,他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么一句:“她像一颗辉煌的明星,在我的眼前闪亮。”当他和刀美兰相互热恋时,他的感情得到了升华,于是他又在日纪本上写下了第二句:“她猫如一片绚丽的彩霞,在我的身旁飘落。”刀美兰是1954年参加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文工队的,不久地参加排演傣族神话小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