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股骨颈骨折常发生于50~70岁的老年人,因为老年人骨质疏松,股骨颈脆弱,轻微跌倒即可引起骨折,而且由于该部位血运较差,易影响骨折愈合或并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临床上治疗股骨颈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可以采取不同治疗方法。我们目前主要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现将两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作一比较观察,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章征源 《老友》2011,(2):50-50
年纪大的人容易出现骨折,这已是众所周知的事,而髋部骨折更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疾病。髋部骨折,包括股骨颈骨折和股骨粗隆间骨折。前者属于关节囊内骨折,后者属于关节囊外骨折。这两类骨折段血供应特点不同,治疗预后差异也很大。这两类骨折以股骨颈骨折较常见,尤以50-70岁者居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提供更多的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和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每组5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失血量以及并发症等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03±12分钟,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143±24分钟,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失血量以及并发症等方面,两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在短期内无显著差异,但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方面,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显著效果,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罗兴中 《老友》2014,(9):61-61
正《老友》专家门诊:我今年75岁,女性,两年前高血压中风,经住院治疗病情好转,能站立慢步行走。但半年后,由于摔了一跤,造成左侧股骨颈骨折,治疗数月,疗效不佳。现在虽然大腿不红不肿,但疼痛却迁延不止,站立、睡觉翻身和上厕所都需要他人帮助。请问:我这样的病应怎样治疗?南康市彭××彭××同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比较多见的,特别是女性患者。因为女性骨质疏松出现比较早,故骨折的概率更高。你左侧股骨颈骨折已1年半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疾病,主要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跌倒、摔伤后致股骨颈骨折。受伤后髋部疼痛,下肢短缩畸形,活动受限。在手术和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的护理,使患者尽快康复,重新获得生活上的独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康复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8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治疗优良率、患者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治疗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表制定的要求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股骨颈骨折手术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途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方法使用CPM及各关节主动被动活动,进行康复训练,整个过程注意患者的心理康复。结果本组病例均正常出院,经过两年随访,优良率为90.2%。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经过科学的康复治疗后,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康复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对股骨近端几何形态的评估价值,以及股骨近端几何形态与髋部脆性骨折的相关性.方法 对33例股骨颈骨折和38例粗隆间骨折老年妇女,应用CT扫描股骨近端,并测量颈干角、股骨颈轴长、股骨头直径和股骨颈直径.结果 在不同骨折组间,颈干角差异有显著相关性(P<0.01).股骨颈轴长、股骨头直径与股颈直径呈正相关(P均<0.01),在不同的骨折组间三者差异没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利用CT分析股骨近端几何形态,操作简单、精确性高.颈干角与髋部骨折的类型有显著相关性,颈干角越小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而颈干角越大更易发生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10.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2006年10月至2008年1月,我科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坏死1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股骨转子间骨折为常见骨折类型,骨折部位为股骨颈基底到小转子水平之上,主要发生于老年人群。骨折部位血运丰富,经手术治疗后一般愈合情况理想,若骨折累及外侧壁受损,容易导致内固定不稳,给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影响患者骨折恢复并使得患者死亡风险提升,因此临床十分重视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损伤的治疗。近年来,临床用于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损伤的方案较多,相关实践研究也随之增加。现对股骨转子间骨折外侧壁损伤临床治疗相关实践研究资料进行整合分析,对目前的  相似文献   

12.
股骨颈骨折多见于老年人 ,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常发生骨不连接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我院自 1 995年 9月至 1 999年 9月采用二枚加压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 41例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本组 41例 ,男 2 7例 ,女 1 4例。年龄 38— 72岁 ,平均 62岁 ,其中 68%年龄在 60岁左右。车祸伤 8例 ,跌伤 31例 ,坠落伤 2例。骨折类型按Garden分类为 1型 7例 ,2型 1 3例。3型 8例。其中约 30 %病人有心脏病或肺部疾患 ,经适当治疗后均安全地接受了手术。 39例为新鲜骨折 ,2例为陈旧性骨折。术前行股骨结节牵引一周 ,局麻或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后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与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单纯西医及功能锻炼预防深静脉血栓(DVT)形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经验方行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DVT发生率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及术后1天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差异,P0.05,在治疗14天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6;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无差异,P0.05,但是在完成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DVT发生率为16.7%,显著高于观察组的5.6%,P=0.047。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可以有效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  相似文献   

14.
去年冬天,年近八旬的我在洗澡间滑了一跤。由老伴送去北京医院急诊,诊断为左腿股骨颈骨折,需要住院动手术。6年前,我左腿股骨颈就曾骨折过一次,当时要求医生用保守疗法,经过一年卧床,终于痊愈,能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PVP)结合药物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 27例(40椎)OVCF患者行PVP术后,给予鲑鱼降钙素、活性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治疗组),18例(28椎)患者术后拒绝或无法行药物治疗(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后0、24和48周测量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应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对患者疼痛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 术后0和24周,两组患者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术后48个周治疗组患者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值升高(P<0.05).术前、术后0周和术后24周,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比较,术后48周治疗组患者VAS评分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治疗组5例(18.5%)出现邻近椎体或其它部位骨折,对照组出现5例(27.7%).结论 PVP结合药物治疗OVCF,能阻止其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降低,缓解疼痛,降低再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关节是指用生物相容性与机械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制成的一种类似人体骨关节的假体。利用手术方法用人工关节置换被疾病或损伤破坏的关节面,其目的是切除病灶,消除疼痛,恢复关节的活动与原有的功能。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髋关节疾患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万寿 《山西老年》2008,(10):53-54
长期卧床病人多是患有中风、偏瘫、老年股骨颈骨折等疾病。良好的家庭护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反之则可能发生褥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造成病情恶化以至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方法 从199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架及多种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年,并发症最少的是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论 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生导针或防旋钉将主钉向上推移的现象,导致拉力钉在股骨颈中位置偏上,应在定位钻孔时施加外力固定.防止主钉上移.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转子部骨折,普遍伴有大转子粉碎骨折,术中一定要在透视下探入主钉导针,避免形成假道,加重股骨近端及大转子的破坏程度不利于骨折愈合.另外,应注意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螺钉在股骨头内深度不够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拉力螺钉应在股骨颈中下1/3处深及股骨头下0.5~1.0 cm位置,拧入到钉尾靠近骨皮质时要注意,防止原地空转破坏骨孔道螺纹,降低拉力螺钉的固定力.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股骨上端的松质骨脆而疏松,既便有轻微的外伤也可引起骨折,尤其是股骨颈部位极易发生,以其对位难、血供差、功能恢复慢、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为特点。因此,对这类患者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我院自2003年4月至2008年4月对收治的8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收到满意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跌倒急救细节1.如果跌得较重,不要急于挪动身体,先看看哪个地方痛。2.如果腰后部疼痛怀疑有腰椎骨折,应在该处用枕头垫好,避免脊柱屈曲压迫脊髓。3.如果怀疑有股骨颈骨骨折,应用木板固定骨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