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世界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金融危机。战胜这场危机,不仅要靠物质的力量,还要靠精神的力量。精神的力量,源于知识对人的武装和科技的革命。实践表明:书籍不会能动地改变世界,但读书可以改变人,人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相似文献   

2.
<正>培根有一句名言"读书可使人愉悦,增加文采及充实才能。"在我看来,阅读是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过程。阅读最大的好处是可以丰富别人偷不走、抢不掉的知识,而知识就是改变社会的力量。有很多人说读书无用,而在我看来,读书的用处,便是  相似文献   

3.
徐文钦 《领导文萃》2010,(11):131-134
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但现实情况是,一些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少读书了。让我们来看看毛泽东和胡耀邦的做法,也许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世界读书日”谈他的读书体会时说:“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前不久,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发表讲话,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他说:“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立德。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其实,在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身边的工作人员中,  相似文献   

5.
书香治班     
2010年9月,我们年级组迎来了一个新的一年级。迎来送往中,我们不断反思,不断探索自己教学、育人中的经验的不足,意识到一年级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而习惯培养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让学生愿读书,爱读书。
  读书可以启智,读书可以明理,读书可以养性,读书可以美情,读书可以怡心。我们看到的是,读书还可以促进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每年4月23日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即“世界读书日”。向那些为促进人类社会文明和文化进步作出贡献的人表达敬意,同时鼓励人们去发现阅读的快乐,是设立“世界读书日”的初衷。  相似文献   

7.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海洋,读书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它可以影响人的一生.通过读书,让我们学会了本领,掌握了技能,在这个世界上有了生存的资本,通过读书,让我们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  相似文献   

8.
五代十国时期,有一个叫冯玉的人,读书不中用,几次考进士都没有考上。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既不会读书,也不具有写文章特长的人,后来却官拜知制诰、中书舍人,成为朝中机要秘书成员。  相似文献   

9.
寓意深刻的比喻 读书可以修身养性,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使人变得聪明睿智。古今中外许多名人以书为伴,将书视为自己的良师益友。他们酷爱读书,把读书当作人生的一大乐趣,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名人们对书的比喻给人以极大的启迪,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地读书。  相似文献   

10.
做书香官员     
张道刚 《决策》2012,(Z1):3
今天,你读书了吗?读书本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但如果关系到官员这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所肩负的公共职责的特殊性和责任的重大性,似乎就有必要拿到台面上来说了。我们常说一个家庭的书柜影响到孩子的未来,那么一个官员群体花多少时间读书、读什么书,同样会影响到个人修养、施政理念乃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赵义 《领导文萃》2009,(21):37-38
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不宣扬个人通过奋斗取得成功的价值观.但生活中又常常不是如此。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倡导人生而平等.但即使革命家本人也不会认为这就是现实。中国历史有个传统,人再穷,出生时的境地再差,只要好好读书,就有机会货于帝王家。  相似文献   

12.
阅读是通过书籍获得知识、认知世界、提高逻辑思维的一项体验活动。它是从书籍中获取知识的过程,阅读具有主动性的过程,是阅读者根据不同的读书目的加以调节控制、自我修养以及提升自我文化内涵的过程,阅读可以改变思想,从而可能改变命运。  相似文献   

13.
话说读书     
书是用文字记载人生和人类社会经验的载体,它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的老师,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人的一生,因为只能在有限的社会范围内经验生活,所以人对世界的认知和了解,大部分是从书本上来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此功归于书也。 读书,是人类为了自身和社会的进步而进行的一种文化活动,是对人的经验的继承,是人的一种高尚情趣。 有人说,读书有三种境界,是谓“为知、为己、为人”,十分精辟。 读书,是获取知识,增长才干,修炼人格的重要途径和保证。自然,读什么书,怎样读书,就成了人们关切的话题。 关于读什么书…  相似文献   

14.
做书香官员     
今天,你读书了吗? 读书本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但如果关系到官员这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其所肩负的公共职责的特殊性和责任的重大性,似乎就有必要拿到台面上来说了. 我们常说一个家庭的书柜影响到孩子的未来,那么一个官员群体花多少时间读书、读什么书,同样会影响到个人修养、施政理念乃至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有北京市通州区南大门之称的于家务乡仇庄村,距离通州区中心30公里,位置比较偏远,但有爱读书的好名声,被有关部门封为“爱读书的村庄”。仇庄村共有800人,却有一个藏书约5000册的益民书屋,村民们从村支书到赋闲在家的妇女都有读书的嗜好。  相似文献   

16.
一、目的要求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新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学习这门课程首先要认真读书系统掌握好邓小平理论,并同选学马列著作和毛泽东著作,党和国家的重要文献结合起来。这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前提。其次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改革开放的实际,这是理论和实际结合的客观依据。在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7.
陈元邦 《领导文萃》2010,(14):143-145
<正>读书好,读书为人类进步提供不竭动力。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增强软实力的佳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能否强盛,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读书之风是否盛行密切相关,一个人的素质如何,也与这个人的读书有着密切的关联。正因为读书好,所以我们必须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  相似文献   

18.
成锡锋 《决策探索》2009,(17):80-80
最初的读书兴趣源于好奇,因为书可以满足好奇心。而后来则更多了自觉的因素,因为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谆谆告诫,让我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列宁“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起来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话,更进一步激发了读书的兴趣。于是,工作多年我读书不辍,书给我以营养,哺育着我成长。  相似文献   

19.
黎冲森 《经理人》2012,(8):108-109
最近,IBM发布了2012年全球CEO调研报告。报告披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事实:当被问及未来三至五年中影响组织的关键外部因素时,全球CEO都把技术列为第一。CEO们意识到,互联经济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人与人、人与合作伙伴之间的互动方式。因此,IBM的调研者认为,互联经济必将迅猛而深刻地改变商业世界的竞争态势乃至游戏规则。  相似文献   

20.
河之洲     
人生与世界我们不是在世界之外,而是在世界之中。我们改变,世界就会跟着改变;我们快乐,世界就少一分苦;我们做了对的事,世界就少一分恶;我们帮了一个人,世界就少一分不幸;我们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