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相对于唯理智教育,情感教育关注学生的情感、情绪状态,是一种促进学生心理平衡、保持良好心态以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大学生群体的情感尤为丰富、深刻,高校情感教育的侧重点和目标建构应在于关注学生心灵成长及个人价值的实现,不断促进学生人性的完满和人格境界的提升。情感教育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其理念对于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思路、方式方法带来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已经成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而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情感教育也自然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大力提升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完善英语教学的情感心理,积极开展情感教育,努力提升广大学生的英语创新素养,是当前重大社会课题.本文从情感教育的内涵以出发,对情感教育的现状及作用等几方面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校需要借助情感动员不断增强思政教育的理论引导性、不断推进学生对于思政教育和实践的认同,进一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基于情感动员不仅符合思政教育规律、满足思政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能够将学生的道德情感发展融入思政教学当中,从而不断激发学生个人发展与思政教学的情感联系,引导学生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4.
伍月梅 《生存》2020,(3):0100-0100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认识水平相对薄弱,心理发育还不够成熟,因此在这一关键时期展开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情感引领既是教学需要,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本文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特征对情感引领策略进行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历史是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的沉积.音乐作为思想的符号,成为人们抒发情感的起点.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在探究如何启蒙学生的情感和思想,音乐成为了最好的切入点.情感教育已成为音乐教育的灵魂.本文以笔者多年从事音乐教育所思所想和课堂实践,以探究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使学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体验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6.
王小玲 《社科纵横》2005,20(5):198-199
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应当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近年来,很多中专生的心理现状是专业思想不稳定,对未来就业十分焦虑,自卑心理严重,频繁的校园应酬与生活上的盲目攀比现象影响着学习,迷恋于网吧。造成这些心理现状的原因有社会原因,有家庭环境不良的原因,有教育不公平的原因,更有学生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原因。对中专生开展心理教育,要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情感教育,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而爱心情感教育则是情感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东西。笔者在长期的学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抓住爱心情感教育,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认识到在大学生中进行爱心情感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作为语言教学的一个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学中如果正确把握情感教育,既可以帮助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介绍了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搞好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引发高校学生心理危机原因及危机预防与干预现状而提出现有危机预防和干预模式——治大于防的局限性,从积极心理学这一新思潮研究入手,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视角,从校园文化建设、朋辈互助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科教学以及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等多角度、多渠道,来培养大学生积极的认知、情感及积极心理品质;构建大学生积极健康心理,预防心理危机;挖掘学生潜能,消除与缓解负面情绪,形成和谐健康的人格体系,化解心理危机,为高校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李志平 《社科纵横》2012,(4):166-167
运动与健康课程要求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以"健康第一"为导向,提倡知、信、行统一的科学体育教育策略。运动与健康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评价方式等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同时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优选体育教学内容、提高学校、家庭和社会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1.
高等教育质量是高校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命脉。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给高校目标定位、优质教育资源、高等教育活动、教学管理与考试制度等方面带来了困扰,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战略上重塑教学中心地位,战术上瞄准高等教育自身活动的改革,引入竞争淘汰制,激发师生教与学的潜能,建构灵活开放的高等教育制度体系,根据人性理论以外力激活大学生学习的内力与自律,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mixed-method study of education in the responsible conduct of research (RCR) in psychology, phase one survey respondents (n?=?141) reported that faculty and students were familiar with RCR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to educate them were believed to be adequate. However, educational methods varied widely. In phase two, seven survey respondents completed in-depth interviews assessing RCR training and education and research review procedures. Educational methods through which RCR content was presented included the following ones: traditional (lectures), technical (web-based), and experiential (internships), but RCR was often minimally considered in the formal curriculum.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psychology training programs might benefit from more formal consideration of RC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the curriculum.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的治本之策。当代大学生思想上存在着与社会不和谐的突出问题,其成因来自社会、自身、家庭、高校、外来文化等各个方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和谐的思想基础,增添巨大的力量源泉。因此,要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探索有效的方法途径,培育健康的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4.
认同被视为个人对外在环境和自身状况的综合反映,相当程度上能够表现出个人心理层面社会融合的状态。本文以N学院在校全部聋人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304份问卷调查,对他们身份认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呈现四个倾向分化并处于一定困境之中;听力损失年龄在四个认同倾向上影响并不显著,性别、听力损失程度、家庭背景、家庭教育、学校受教育方式、学业成绩以及社会交往等因素对身份认同影响比较显著。政府、学校及家庭等相关人员要关注聋人大学生身份认同困境并寻找对策以促进他们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美学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小敏  傅守祥 《创新》2011,5(1):113-115,128
20世纪美学从以美的本质为重心转向以审美经验的探讨为重心,在关注艺术美的同时强调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本身的意义。大众文化的主流化发展和审美化弥散,使当代美学走出经典美学的认识论路径、本体论路径和心理学路径,进入新的理论整合期,艺术哲学的视野明显扩大,并形成与生活世界的双向互动和深度沟通;审美风尚逐渐偏重功利性,世俗性的审美趣味基本取代了崇高与理想,严格自律的审美观念正在被一种泯灭了界限的泛审美观念取代。日常生活意志的感性需求持续高涨和精神崇高性的失落尽管不是绝对对立的,但是这其中潜藏着的审美文化超越性消退的危机值得关注。审美生态的更替与当下关怀的世俗性、身体美学的可能与审美体验的纵深性、大众文化的张力与审美观念的生成性,成为现代性转向后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6.
孔子之前时代教育关系的成立来源于行政命令或家族办学,本质上是从熟人关系直接派生出来的。与之前教育形式相比较,孔子与其学生的关系最初具有陌生人性质。通过教学活动,他们最终转化为熟人性质甚至是拟亲人性质的师生关系。当拟亲人性质的师生关系出现时,容易蜕变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然而孔子与弟子之间形成的却是道义共同体,从而形成了人际关系中崭新的一伦———“师生”,奠定了古典时代师生关系伦理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17.
修辞的解构是打破语言规范和常理的一类变异用法 ,它是修辞运用中的普遍现象 ,并具有语用和审美功能。同时文章剖析了其审美心理生成原理 ,推定“距离产生美”是其解构的心理生成机制  相似文献   

18.
康伟  李越 《唐都学刊》2003,19(2):69-71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定位教育目标———适应性目标、创新性目标、协助性目标为出发点 ,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途径、关键途径、补充途径、保证途径的探索 ,进一步思考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策略、原则的选择 ,期望最终建构一个较为实效而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9.
梁瑜霞 《唐都学刊》2004,20(3):26-30
李白的诗歌个性十分鲜明,其突出特点可用"李白气"来概括,"李白气"的能指即清末评论家吴汝纶所说的"一片奇气"[1]。"一片奇气"在李白诗歌有三个表现层次:言奇、象奇、思奇。李白、岑参、韩愈三人的诗歌都具有"尚奇"的共同特征。但比较而言:岑参之奇,意在外物,奇在风光;李白之奇,意在情感,奇在心志;韩愈之奇,融进人力,奇崛险怪;李白之奇,得之天然,风神潇洒。这正是李白之奇的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20.
The affordances of processing subject knowledge through academic writing are rarely explicitly realised in social work education. In this article, we highlight the link between instructors’ effort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academic writing and students’ perceived increase of knowledge in the subject of social work in an international context. Based on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reflections collect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a course, we aimed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in what way can academic writing support students’ learning in social work? What are students’ reflections on the pedagogical model involving academic writ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was based on learning theories focusing on collaborative learning. The main conclusion is that the instructors’ awareness of how to scaffold students’ ability to write in an academic context and to develop th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social work in a local and global context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student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