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日本以培养围棋人才而著称的木谷道场创办人木谷实,常让弟子们轮番对弈,然后汇报战绩。有一次,两个弟子下了两盘棋,各胜一局。弟子甲汇报说:“我今天一胜一负。”弟子乙也说:“我同样是一胜一负。”木谷实问清具体情况后,严肃地对弟子乙说:“你不是一胜一负,而是一负一胜。”弟子乙说:“反正都是每人赢一盘,‘一胜一负’和‘一负一胜’有什么区别?”木谷实严厉地指出:“大有区别!如果是单淘汰的赛制,你负了一局后,就不可能有再胜一局的机会。”了解足球世界杯决赛阶段赛制的人都知道,小组出线后的比赛采用单淘汰制。从16强到4强的比赛谁输了…  相似文献   

2.
散步的心灵     
一天,哲学家率领诸弟子走到街市上,整个街市 车水马龙,叫卖声不绝于耳,一派繁荣兴隆的景象。 走出一程后,哲学家问弟子:"刚才所看到的商贩 当中,哪个面带喜悦之色呢?"一个弟子回答道:"我经 过的那个鱼肆,买鱼的人很多,主人应接不暇,脸上一 直漾着笑容。"弟子的话还没有说完,哲学家便摇了摇 头,说:"为利欲的心虽喜却不能持久。" 哲学家率众弟子继续往前走,前面是一大片农  相似文献   

3.
做人与做事     
唐加文 《决策探索》2014,(11):46-46
做人善良,做事勤奋。 传说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 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带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您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您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相似文献   

4.
漫画两帧     
古时,一代宗师墨子有一得意门生名为耕柱,他是众多弟子中公认最优秀的学生,但却时常遭到墨子指责,耕柱为此感到有失其面。某日,当墨子再次责备时,他愤然责问:“老师,难道在这么多弟子中,吾乃如此差矣,以至时常遭您的责骂?”墨子闻之不动声色说道:“假如我现在上太行山,依你看,我是用良马来拉车,  相似文献   

5.
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这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个个目瞪口呆。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 无功而返,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唯独一个小和尚与师傅坦然  相似文献   

6.
<正> 周朝高士常拟将死,老子去探望他。 老子问道:“有什么东西留给弟子吗?” 常拟不答,反问道:“我的舌头还在吗?”  相似文献   

7.
现在学术界在异化,不少潜文化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样,很少有人敢公开捅破窗户纸,我也不敢。我已年过六旬,可以无欲从容了,可我还有弟子,还有团队,他们还要持续。我最大的希望就是,高校的院长、处长、研究所长。不再是教授们血红的眼睛关注的目标。大家都互相礼让,轮流尽义务。学而优不再争仕,  相似文献   

8.
企业为了加强管理,需要根据职工的行为动机不断推出新的管理举措。但是却容易忽略一个事实,即当企业孜孜不倦地研究被管理者的时候,被管理者也在研究企业,根据企业的管理举措作出他们的预期判断。他们对管理举措的理解也许是片面的,实用主义的,有时甚至是囫囵吞枣,但从他们的角度来看,也有其合理之处。想想“囫囵吞枣”这个典故别有一番意味。白?的《湛渊静语》记载,有一位学者向弟子们传经授道:“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有一个弟子“思久之”,然后说:“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  相似文献   

9.
禅的故事     
晓蒙 《领导文萃》2007,(5):87-90
1.得指忘月 慧能一开始在曹溪传法,弘扬禅的真意时,弟子甚少。弟子经常趁着月光.围坐在六祖的身边,听六祖的参悟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畏因慎始     
<正>某天,一位学僧前去请教云居寺道膺禅师:"弟子每做一件事后,总是不胜懊悔。请问老师,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不懊悔呢?"道膺禅师回答:"你先听听我的‘十后悔’:一、逢师不学去后悔;二、遇贤不交别后悔;三、事亲不孝丧  相似文献   

11.
史清华 《管理世界》2019,35(4):190-193
<正>一天,同门师妹,宁波大学胡求光教授给我打来一个电话,期望我对她的专著写一个书评,我也没有多想,自认都是黄门(黄祖辉老师)弟子,研究的主题应差异不大,随口就答应了。没想到,几天后,寄到书案的专著《国家海洋发展战略与浙江蓝色牧场建设路径研究》,粗粗翻了一下,让我倍感头大。一个全新的领域,如何来评,能否完美交卷,成了我近一个月来心中的结。既然  相似文献   

12.
河之洲     
孔子用人有一次,孔子携弟子坐车出游,马忽然挣脱缰绳跑开了,去啃吃路旁的庄稼。这块田地的农夫很生气,扣住了这匹马不还。弟子子贡自告奋勇去处理,他对农夫说尽了好话也没有用,悻悻而归。  相似文献   

13.
最大的学问     
孔子曾经感叹说.颜回实在不是一个对我有所帮助的人啊.因为他对我昕讲的无不心悦诚服。孔圣人所要表达的是,一个有所反思、质疑的学生才是真正育助于老师自身丰富的好学生。但让人困惑的是,颜回英年早逝时,孔子哀叹说:“天丧予!天丧予!”这更让人感到奇怪,一个无助于自己的弟子之死,何以让孔子认为是天在灭自己呢?  相似文献   

14.
正弟子问大师:"阴影是怎样产生的呢?"大师见阳光照在一棵树上,树的阴影投射在地上,便指着地上的阴影问:"这阴影是谁的呢?是地的吗?""不是。这是树的阴影。"弟子说。"树的阴影是怎样产生的呢?"大师问。"那是阳光照在树上,树挡住了本该照在地上的阳光,于是树便在地上产生了阴影。"弟子说。  相似文献   

15.
徐廷琼 《科学咨询》2007,(10):19-19
孔圣弟子三千,只有七十二贤士。我从教25年,也可谓桃李满天下。他们不乏战斗在各行各业成绩斐然、光彩照人的精英。然而,他们的学生时代并非都是家长心目中的好孩子,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有相当部分曾被人们列入“问题生”之列,可他们走向社会后,同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佼佼者,在各自不同的岗位上散发着光和热。  相似文献   

16.
开阔与细致     
有一则关于禅理的故事是这样的: 弟子问师父,何为大,答日大,有多大,答日无边大。弟子又问何为小,答日看不 见。弟子惑,便问师父大无边,小不见,何处是,答日心。 读书人语:这个世界比心大者有之,比心小者亦有之,然则能够融大无边与小不 见于一体者,惟心也,反映在人格上,便是指心的开阔与细致。开阔与细致~~  相似文献   

17.
正《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辑录,该书以语录体的形式,汇聚了孔子对于政治、文化、历史、人生、哲学等问题的观点,它的思想内容早已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沉潜在我们的生命中,熔铸成我们民族的个性。《论语》共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尽管《论语》的篇幅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不算大,但在经典古籍中已经算大部头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我们党考察、选拔和使用人才的一贯标准。面对纷繁复杂的改革发展局面,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德才兼备作为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凝聚力量,为事业发展和个人价值实现奠定坚实的人格基础。以德为先,严以修身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位禅师问弟子们:"怎样才能除掉野草?"第一个弟子说:"用铲子把杂草全部铲掉。"第二个弟子说:"可以一把火将草烧  相似文献   

19.
永远不满     
在古代的一个寺院里,一个弟子认为自己十八般武艺都学会了,就提出要下山。这时,他师傅就对他说:“请你把厨房里那个最大的木桶提出来,装满石头。”弟子很快把桶提出来装满了石头。师傅问他:“装满了吗?”他自信地说:“装满  相似文献   

20.
矛盾的人类     
班超 《领导文萃》2012,(10):100
弟子问大师:"我想知道人类最古怪的地方是哪儿?"大师答道:"他们的想法总是很矛盾。他们急于成长,然后又哀叹失去的童年;他们以健康换取金钱,不久后又想用金钱恢复健康;他们对未来焦虑不已,却又无视现在的幸福。因此,他们既不活在当下,也不活在未来。他们活着时仿佛从来不会死亡;临死时,又仿佛他们从未活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