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玉新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4):346-349
针对拉克劳和墨菲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以及重建,从话语理论和身份政治及激进多元民主三个方面分析了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根本实质及现实性问题,指出拉克劳和墨菲在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也最终消解了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和力量,从而根本上否定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所谓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批判 --拉克劳和墨菲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明安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05,42(4)
以拉克劳和墨菲为代表的后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一种政治哲学思潮,它在哲学上表现为以“领导权”为核心、以“链接”实践为基础、以反本质主义为特征的政治本体论;具体内容体现为以“对抗”为特征的多元激进民主理论;而具体目标和实践则体现为构建“激进民主政治”的“新社会运动”。 相似文献
3.
闫海潮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3):58-62
现实社会主义的困境和新社会运动的兴起是激进民主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民主理论及其实践中的异化是激进民主理论产生的内在理论依据。激进民主理论的基础是反本质主义、本质是对抗与冲突、目标是构建新霸权。激进民主对西方主流民主理论展开批判,重释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激进民主用多元主体代替了工人阶级在运动的主导地位,颠倒了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4.
王海风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6):13-15,63
拉克劳和墨菲的政治哲学是通过激进多元民主革命策略走向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这种社会主义放弃了宏大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途径,而是把社会革命分散于社会的各个角落,采取多元斗争形式,对抗资本主义的各种压制关系。左派的任务就是重新阐发一种新社会政治理论,形成一种社会主义的话语霸权,连接各种斗争场所和形式,走向激进民主政治。这就是他们的社会主义及其斗争策略。 相似文献
5.
朱彦明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2):65-71
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话语实践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来源,是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对话语和话语实践问题的讨论.一方面,他们继承了福柯关于话语的"离散中的规则"的思想,反对话语的任何先验的或经验的统一性,认为话语实践就是在一个散布的差异空间中的"接合实践";另一方面,他们又批判了福柯在话语和非话语之间的区分,认为这种区分只是话语内部的区分,整个社会生活就是一个话语空间.如果说福柯在话语实践和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上陷入了二重性的话,即话语反对权力又与权力合谋,那么后马克思主义则明确地将话语实践与激进的多元民主结合起来,重新为丧失活力的欧洲左翼找到了革命的使命,尽管是以不确定性为代价. 相似文献
6.
闫海潮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4)
在已有的集合式民主和商议式民主两种主导式民主之外,后马克思主义者墨菲提出了竞争性民主,即敌对的维度在社会中既可以表现为真正的敌对关系--可能导致政治联合体的毁灭,也可以表现为竞争或对手的关系(友好的敌人)--存在共同支撑政治联合体的矛盾性共识.民主政治的真正任务是把政治中不可根除的对抗转换为竞争.当前,研究激进民主理论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协商民主理论,而且能够跟踪国外民主理论发展的趋势,这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拉克劳和墨菲的代表作《霸权与社会主义策略》及相关著作为蓝本,深入分析了两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和重构,概述了他们“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虽然拉克劳和墨菲对马克思主义的解构存在着扭曲性的误读,但其双构是立足现实的,其理论工具和方法论值得商榷,他们提出的激进的多元民主能否为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新的希望也有待于实践检验。尽管如此,在今天倡导“重返马克思”的学术语境中,我们必须注意吸收他们理论的积极成果,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惟有如此,马克思主义才能保持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郭咔咔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11-14
在葛兰西那里,物质性的意识形态避免了基础-上层建筑的二分法,市民社会领域的意识形态霸权斗争赋予斗争主体以“集体意志”,但是,葛兰西的霸权概念中残存着阶级霸权的最终的本体论基础。阿尔都塞强调了意识形态把个体询唤为主体的自我臣服机制,强调了个体对于一种想象性关系的误识的体认,但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分析以多元决定的社会结构为基础,意识形态以及上层建筑的自治性始终被禁锢在以生产方式为核心的经济的最终决定性下。为此,拉克劳和墨菲赋予意识形态以流动性;通过话语理论的引入,他们强调了在霸权链接实践中将意识形态斗争指向民主革命的现实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黄满忠 《广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5):48-51
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农民的政治主体性没有得到有效确认,是我国农村地区民主政治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从增强农民的政治主体意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营造参与型文化、改善农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等方面入手,不断强化农民的政治主体性。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从历史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个维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被超越。拉克劳、墨菲却在马克思唯物史观那里发明了“本质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依据了先验决定和必然性学说。实际上,他们存在“误解”,没有看到马克思论证资本主义为何灭亡是理论课题,而怎样被超越则是实践问题。在拉克劳、墨菲那里,实践主体是话语构成而非历史生成的,其话语政治学让“连接”“霸权”成为社会主义和激进民主的策略,却不能阐明“外在构成”及其路径,因此,拉克劳和墨菲后马克思主义的主体理论存在明显缺陷。 相似文献
12.
付文忠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5)
拉克劳与墨菲认为认同政治学不是研究政治是什么,而是关注政治认同的形成过程与条件,寻找进行颠覆与建构政治空间的新途径.因此,后马克思主义把政治定义为,既是社会构造物的建构,同时也是社会构造物的颠覆.这一定义排斥了政治是社会的一个领域的观点,强调政治的建构作用,突出政治的优先性,把政治提升到本体论的地位,政治成为建构社会的主要因素.后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特征是"政治去经济化",在人的能动性与社会结构的关系中,突出人的能动性作用,排除了社会客观结构对政治能动性的制约作用,否定了政治活动得以产生的客观性基础,把政治活动看成是不受任何客观条件制约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9,(1)
文学批评话语表达着批评者的立场、态度和价值观念,而不同类型的政治话语会嵌入文学文本意义生产的过程中,形成对包括作者和读者在内的人群的激励与规训。文学批评政治话语能否达到其预设的效果,这与具体的语境和政治话语自身的特征有关。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各种政治话语会相互交织乃至更替,与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变迁密不可分。政治话语在日常生活中的流行会促使人们形成一些政治话语的习惯,从而导致文学批评有变为"政治批评"的可能。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政治优先性品格,决定了政治话语在文学批评话语中占据较大的比例。 相似文献
14.
这里的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观主要指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民主政治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虽然没有专门的关于民主政治思想的专著,但却有非常丰富的民主政治思想主张,尤其对民主的重要性、民主形态、民主和经济的辩证关系以及如何发展民主方面有着深刻的认识,是新时期我国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指南针,对认清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形势、统一思想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激进政治的话语、目标与主体都发生了变化,"政治与主体的关系"的讨论也因此成为后马克思主义激进政治理论的核心话题之一。在这其中,巴里巴尔从激进政治话语转换的角度,重述身份话语与激进政治的关系,认为当前政治斗争不再是阶级斗争,而是族群间的身份冲突。随之产生的两种不平等话语——国族主义与新种族主义放大了主体与边界之间的对立,使边界成为主体抗争的新对象。为解决二者之间的对立,巴里巴尔从理论构想与政治实践层面,构建了以"超个体"为政治主体形式的"新欧洲"。这一方案既体现了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共性,又有其独特的理论视角,对于我们思考全球化资本主义时代政治解放与政治主体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艳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Z1)
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推进政治民主建设义不容辞。制约政治民主的因素多种多样,但文化的因素,尤其是政治文化的因素是不可忽略的。 相似文献
17.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1)
以埃尔顿等人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对现代民主政治国家及其本质的空间政治学分析与历史性考察,认为领土的诞生伴随着现代民主国家的诞生,民主政治的逻辑本质上就是领土逻辑,而民主观念实际上是一种基于计算理性的空间权力政治观念。新马克思主义对西方民主政治逻辑的分析表明,领土逻辑支配资本逻辑,政治现代性支配社会现代性,经济全球化的背后隐藏的是民主政治的全球空间政治实践。而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空间政治优势,则是我们进行经济全球化活动的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18.
立足于唯物史观,以巴黎公社为例,马克思准确地阐述了理想社会民主模式的现实前提,分析了这种民主模式的实质和特征。“政治终结”过程中民主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民主,具有鲜明的“后政治”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彭启福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65(1):5-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诉求与进路:第一阶段(20世纪上半叶)是政治诉求阶段,政治解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基本特征是走暴力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国家;第二阶段(20世纪下半叶)是经济诉求阶段,经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特征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第三阶段(21世纪初开始)是文化诉求阶段,文化培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诉求,其特征是努力使马克思主义融入到当代中国人的实际生活中,植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不断培育出新形态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