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跨载体复制系复制的特殊形态,原《著作权法》排除了对跨载体复制的司法保护,这有其特定时期的特殊原由。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著作权保护水平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著作权法》(修正)却依然未对著作权人的跨载体复制权予以明文规定,这不仅不符合国际著作权司法保护的发展趋势,同时带来一系列实践中的问题。为促进我国著作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切实保护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应当分阶段从立法上予以补充和完善,将跨载体复制权纳入司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2.
跨载体复制系复制的特殊形态,原《著作权法》排除了对跨载体复制的司法保护,这有其特定时期的特殊原由。然而时至今日,我国的著作权保护水平已有了长足的进步,《著作权法》(修正)却依然未对著作权人的跨载体复制权予以明文规定,这不仅不符合国际著作权司法保护的发展趋势,同时带来一系列实践中的问题。为促进我国著作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切实保护著作权人的复制权,应当分阶段从立法上予以补充和完善,将跨载体复制权纳入司法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3.
作品在线使用的日益普及,使得临时复制的法律定性成为一个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重要问题。以是否对临时复制件进行再利用为标准,可以将临时复制分为两类。其中没有对临时复制件进行再复制或间接传播的临时复制不属于复制。作品的在线使用所对应的临时复制件仅仅被感知的临时复制不属于复制。  相似文献   

4.
有关作品复制权的修改乃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比较法的角度来看,我国对复制权的立法有其合理性。由于复制权的立法缺陷,导致执法标准不一致。为了统一著作权的执法标准,我国应该修改有关作品复制权的法律条例。  相似文献   

5.
信息网络传播权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信息网络传播具有全球性、易复制性、自助性、互动性等特点,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保护面临挑战。出版者、广播组织和信息网络传播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网络汇编作品尚未得到应有的法律保护。我国立法应明确界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概念,规定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合理使用及法定许可,明确界定网络传媒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6.
信息网络传播权之主体与内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我国著作权法新确立的一种著作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权利主体除了传统的著作权人以外,还应当包括一些新的权利主体,即数字化作品的创作者和网络出版者。在权利内容上,信息网络传播权也有其特殊之处,包括网络出版和复制行为。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同时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问题与纠纷.网络的超大容量、快速阅读、便捷低成本复制,使网络著作权侵权十分盛行.这大大侵害了著作权人的利益,作为著作权人重要权利保证机制的网络著作权的侵权责任制度成为了网络时代的焦点..  相似文献   

8.
复制权是著作权中最重要的一项经济权利,对复制权进行准确的界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对于从平面到立体的转换行为,法律没有做出明确规定。由于立法上的缺位,使得司法实践中对该种转换态度不一。文章拟在分析该类行为的实质及国际通行的做法后,提出该种转换应当纳入我国法律体系之中,以适应经济发展,扩大国际交往。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扩张了著作权人的权利,也产生了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间的新矛盾,要求立法作出变革。信息网络传播权是网络环境下著作权界限扩张的表现,其内容包括数字化权能、上载权能、传输权能和下载权能。信息网络传播权同其他著作权一样应当受到适当限制以平衡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在合理确定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间的权利界限方面存在立法缺陷,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非法复制是非法销售的前提,非法销售和非法复制都是基于谋利而实现的侵犯他人著作权的系列活动,应作为一个行为看待,不应将复制、销售人为割裂;在对著作权损害的认定上,不应只单看违法所得的多少,还应看著作权人市场份额的损害程度;我国刑法应加大对著作权人个人利益的保护,兼顾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1.
复制是使用作品的最常见方式,个人使用最突出的问题则体现在私人复制方面。合理使用制度是著作权限制最有代表性的制度,其典型地体现了著作权法保护作者和其他著作权人的利益与促进知识与信息广泛传播的双重目的。私人复制在现有各国著作权立法中少有单独的规定,它一般存于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范围之内,但它并非完全等同于合理使用,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研究其关系及私人复制纳入合理使用的条件是有益的,其重点在于把握复制行为目的(非商业性),最终需要纳入合理使用"三步检验法"评判。  相似文献   

12.
在模拟技术条件下,版权与复制相安无事,版权基本能涵盖所有的复制问题。但随着数字技术的运用和网络的普及,大量作品可以随意复制,版权对复制的约束在网络环境下面临新的挑战。通过介绍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的论争,探讨私人复制的定位,解析我国著作权法对私人复制的规定及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网络环境下私人复制制度的相关措施,以期对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网络链接不涉及对作品的复制,一般不构成对版权的侵权,但是不同形式的链接对版权人是否造成损害及其损害程度亦会不同。因此,需要对各种情形进行具体分析,以期既能保护版权人的权利,又能维护社会利益。  相似文献   

14.
数字图书馆在平衡著作权利益冲突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传统时代,图书馆公益性服务行为一般不会影响到作者的版权利益,但在数字时代,由于网络扩大了作品的传播能力,使作者的著作权的财产利益受到很大的威胁。因此,法律必须确认公益性数字图书馆在平衡著作权私人性和社会性矛盾中的地位和功能。  相似文献   

15.
著作权制度诞生之初,复制权便被认为是著作权人的核心权利.由于复制行为的隐匿性,使得著作权更易受损害,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如静电复印技术、录音录像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出现及发展大大加剧了复制行为的隐匿性.著作权法所构建的权利及其限制(合理使用制度)的格局出现了偏离,于是欧美国家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对合理使用制度的限制--即复印版税和录制版税.以求著作权人和使用者之间利益的分配和再平衡.这对于已经加入WTO,技术相对发达的中国来说无疑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法律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主要是著作权纠纷问题。引发著作权纠纷的主要原因有:现行《著作权法》的著作权许可制度不完善;未充分行使国内立法权。要改变这种状况,须营造和谐的著作权氛围,积极宣传图书馆理念和立场,积极参与立法,多方面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名人书信被拍卖风波此起彼伏。拍卖名人书信行为是否合法,在拍卖过程中是否存在侵权等问题,引起法学行业的广泛讨论。私人书信在满足著作权法对作品的特定要求时,也可以成为著作权法的保护对象。本文结合钱钟书书信手稿拍卖事件,通过对私人书信受让人的所有权及发表权的双重限制进行法律分析,论证了书信所有人及拍卖公司应当履行相应法律义务。在保护私人书信方面,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著作追续权制度,以及名人书信拍卖征询制度,以保护书信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是各国著作权法中通行的著作权限制制度,它允许作品的传播者与使用者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利用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只有在理论上论证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合理性,在立法中保证其科学性,才能使著作权法律制度发挥其应有作用,实现其立法目的。本文从基本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缺陷以及如何完善。  相似文献   

19.
数据库信息产品可以获得的7种法律保护,即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业秘密法、商标法、特别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及刑法.各种法律保护方式都有其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我国应借鉴欧盟和美国的数据库立法经验以完善我国著作权法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