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周梦蝶”提供了一种沟通生死的方法——“梦”。对“死”的未知,带来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与对生命的极度热爱以及二者之间的深重矛盾;通过“忘”生进入“死”的状态——“梦”死,则沟通了生死,由此解除了对死亡的未知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生死相互为梦,不辨梦里梦外,不知是梦是醒,最后等同了生死,达到了“齐物”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2.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秘密”,除了向闺中秘友或“铁哥们儿”诉说之外,日记本也是我们倾诉的“朋友”。我们把自己的恐惧、疑惑、焦虑和梦想统统记录在日记里。通过写日记。我们又找到了一位“朋友”,那就是我们自己。不少人把日记本锁在抽屉里,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14,(1):42-43
前不久。挪威艺术家举办了一个题为“恐惧的气味”艺术作品展。艺术家的创作是将人在恐惧时所散发的体昧融入一种液体里,然后涂抹到画板上,以此制成了特殊的艺术品。有趣的是。参观者对这件作品的反应大相径庭。一些人掩鼻而逃。另一些人却不禁以亲吻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喜爱……  相似文献   

4.
《新天地》2007,(1)
在中国最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老人节”——重阳节之际,北京的一个外企白领向北京老人开炮,一封千余字的《致北京市老头老太太们的一封信》,23条可能引发“高血压和心脏病”的建议在网上迅速传播开来。23条中明确规定老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11月24日,一位华商网友在论坛“群众呼声”里《奉劝西安老婆老汉:做人要自重》,表示“老人是西安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言行举止也代表西安的形象,但耳闻目睹一些老人的陋习,如痰在口,不吐不快。”还列出了西安一些老人的10大“不文明”行为。一时间,这一充满争议的言论成为网络里的热门话题。有些年轻人公开宣称,自己有“恐老症”,不是恐惧自己衰老.而是恐惧老人。您怎么看呢?  相似文献   

5.
富翁和杀手     
禾刀 《可乐》2011,(8):39-39
有个为富不仁的富翁得了绝症,医生宣布他剩余的时间不足一年。富翁陷入极度恐惧之中。 他不想就这么在恐惧中一分一秒地等死,于是找来一个杀手,说:“我得了绝症,想死得痛快一点,请你躲在我背后,在我最高兴的时候,一枪把我干掉!我会在遗嘱里声明,你是我的遗产继承人。”杀手答应了。  相似文献   

6.
狄金森创作了大量宗教主题诗歌却终生没有入教。从崇高与恐惧的关系出发,解读发现:狄金森“知道”上帝是崇高的,但对其无法克服的恐惧使她停留在习得的知识而无法实现从恐惧感向崇高感的转化;无法“感觉”到上帝之崇高的诗人,只能以世俗化或“人化”策略消解这种恐惧;对上帝的恐惧本质上是对自己有可能违抗上帝意志的恐惧。狄金森在形成崇高感的心理要素———“惊惧”、危险或痛苦、一定的安全距离之后,在耶稣令人惊惧的受难事件和仁慈的替罪行为中实现了从恐惧感向崇高感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传统“警世”文学里,作家在表现人的基本需求时往往流露出既向往又恐惧的心态。这种向往与恐惧心态的交替或反复出现,反映出作家对于喜与悲、幸与不幸,对于历史、社会、人生的倏忽变幻的循环感,这使中国古典作家轻易地接受佛教的轮回观念。这种对于生命存在的不确定性的感受与表达,显示了传统“警世”文学的深刻与凝重。  相似文献   

8.
2011年2月28日深夜,一个网名叫小约的高三学生,纵身一跳,把自己17岁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黑暗里。而3天前,小约刚参加完中国传媒大学在北京举行的“三试”回到黑龙江。  相似文献   

9.
从民意调查看“9·11”后的美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11”对美国最大的震动和打击是心理上的。美国百姓的忧虑与担心使“恐惧再次成为有力的工具和驱动杆”。“恐惧政治”作用之一是把美国带进伊拉克战争。“恐惧政治”作用之二则是通过《爱国者法案》在反恐的名义下 ,限制公民自由 ,压制不同意见。这些给美国人的心理和美国社会带来的变化是根本的、深远的 ,值得重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巴西热带郁郁葱葱的群山峻岭的掩映中,坐落着一个令巴西人闻之色变的城市——库巴唐。20年前,数十个在这个城市里出生的婴儿竟然没有脑子,库巴唐在一夜之间得到了一个充满恐惧的外号——“死亡之谷”。  相似文献   

11.
孟子在阐述同情理论时说“人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但在归纳“仁之端”时只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并未将“怵惕”算上,这是有深意的。怵惕恐惧、怀生畏死,是主体以自身的主观构境设身处地想象他者痛苦并产生同情恻隐之情的前提,是刺激良知并使其呈露的必要条件。“圣人”虽然“不动心”,不为痛苦困扰,但对他者的同情依然要建立在对死亡的恐惧与担忧之上,只是这种恐惧怵惕是对全体生命之有限性的觉察与悲悯,是为他者害怕与担忧。  相似文献   

12.
张爱玲心理世界中的“恐惧”情结是连接其艺术世界和现实世界的重要桥梁 ,也是人们进入神秘的张爱玲世界的一把钥匙。张爱玲“恐惧”情结的艺术表现是多方面的 ,这种“恐惧”情结使得其艺术世界中充满了孤独、焦虑、残缺和破碎 ,也给其现实人生涂上了一层苍凉的底色 ;它既造就了张爱玲独特的艺术世界 ,又给现实世界中的张爱玲造成了心理障碍和精神痛苦  相似文献   

13.
凡是经历了高三的人,都会对那一年刻骨铭心。高三,有着太多的眼泪和叹息,憧憬与失落,失败与成功并存,痛苦与欢乐交织……所有的感受都深入骨髓,以至多年后仍然会在黑夜里被有关高三的噩梦惊醒。高三那一年,许多复读生涌进我们班,使原本不大的教室更加拥挤不堪,甚至连后门口都放了一套桌凳。每个人心里都像吃了重砣,谁也无法轻松起来。我们趴在由习题摞成的书山题海之间,成了一架架做题机器。我们的痛苦与欢笑都是属于分数的,大街上的喧嚣吵闹离我们恍若隔世般遥远。记得那年,语文老师出了一个作文题目“落榜以后”,让我们充分展示想像力,任…  相似文献   

14.
三杯上马去     
雪小禅 《可乐》2010,(3):67-67
闺中密友过生日,她十八我十七。那时上高三,我们都住校。两个人偷着跑出来,找了家小酒馆,要了鱼香肉丝、花生米、凉拌黄瓜。小酒馆里生着炉子,很呛人,可我们不觉得。那是个很冷的冬天,她说:“要不。要点酒吧?”  相似文献   

15.
《原野》是曹禺继《雷雨》、《日出》之后又一部有影响的剧作。它一出现,就受到了广大读者和观众的热烈欢迎。因为“这个剧本里有‘戏’,群众看起来过瘾,这个剧本里有生活,顾盼左右,仿佛就在身边,让人看起来恐惧和喜欢”。可是在评论界却基本给予了否定的批评,有的甚至认为:“《原野》,是曹禺最失败的一部作品。”这种看法一直影响到解放后,而且又有所发展:不但在舞台上很少演出,连剧本也没有再版,很多人都不知  相似文献   

16.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说倘若“无米”。即使“巧妇”也难为“炊”,可见“米”是多么重要啊。这使我不禁联想到我们高三学生的作文。很多语文教师和学生都埋怨高三学习生活紧张没时间看课外书,叫学生作文简直是做无米之炊,他们戏称作文是“榨文”。乍一听,蛮有道理,高三学生确实没有多少自由支配的时间。即使有一点自由支配的时间,他们也不愿将它投放到他们认为的投资大收益少的课外阅读上,他们总是将这可怜的时间投放到解题上。静思之.不对啊,我们的学生也生活了十八九年,读了十二三年的书,怎么没积累一点材料呢?作文怎么成了无米之炊呢?一定是没用好身边的优质大米。  相似文献   

17.
现代文明使人类成功摆脱对“自然环境”的恐惧,进入了相对的“自由生存”阶段。但人类迅速滑入另一个极端——“疯狂生存”,欲望得不到满足感到痛苦,得到满足又感到空虚,人类的心灵始终躁动不安,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现代人应如何“自由生存”?如何走出“疯狂生活”的困境?与作家福克纳希冀用传统美德来拯救现代人的思路不同,塞林格在《麦田里的守望者》里,鞭挞了以“假模假式”为核心的疯狂生存方式,向我们勾画了一种“自为自在”的生存方式,启示了另一种自由生活情调的重要性。塞林格比福克纳看得更远,他从东西哲学的交融中获得灵感,向现代人展示通向自由、美好、幸福生活图景应当遵循的方式。  相似文献   

18.
当下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不少知善不行、见义不为等道德恐惧现象。道德恐惧既区别于一般的心理恐惧,也不是对“道德”的恐惧,并与道德敬畏相互联系和区别,在心理构成要素、行为表现、社会效应上具备自身特质。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视域中尝试从道德心理学、道德哲学的角度再探析“道德恐惧”的概念、内涵和特征,可以回应与解释现实中诸多道德恐惧难题,为当今中国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建设提供积极思想支持。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40年代沦陷区的作家张爱玲和苏青塑造了“绣在屏风上的鸟”、“关在笼子里的鸟”与“挣扎于困境中的蛾”三类弃妇形象。第一类弃妇深受女性生来为男性附庸的“原罪意识”所侵蚀,几乎完全丧失了自我主体意识;第二类弃妇在原始性平等意识的支配下稍稍做了些反抗,但是对失去依附地位的恐惧使她们又重返回男权社会的牢笼;第三类弃妇挣扎在职业女性和传统女性角色的困境中,但最终走出了困境,走向了自立。  相似文献   

20.
袁京泉  王尧 《成才与就业》2022,(9):28-29+25
<正>“要开学了,‘社恐’怎么办?”随着9月开学季的到来,不少平台出现了这样的求助帖。“社恐”即社交恐惧的简称,是时下一个非常流行的网红词汇。身边不少年轻人会给自己贴上“社恐”的标签,并举例证明自己确实社交恐惧:一想到要进入新学校,面对新老师、新同学,就会焦虑得睡不着觉;和老师或是领导单独待在一起就会浑身不自在,连“尬聊”都不会;路上遇到熟人宁愿绕远路也不愿打招呼;必须参加的同学或朋友聚会临时取消,感受到的不是失落而是庆幸等。但这些是社交恐惧的症状吗,你真的“社恐”吗?做一做下列的自测题,也许一切就清楚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