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圣经》作为西方基督教教义,在人与自然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曾深深地影响人类对自然的基本态度和行为倾向,成为人类文明掠夺自然的重要伦理和价值依据。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人类重审人与自然关系,以生态中心主义代替人类中心主义,在生态主义的框架内对《圣经》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关系进行辩证解读,对于当代人重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
生态文明蕴涵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文明发展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人类对自然的顺从、依附到人类对自然的主宰。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的,人类把自然看成是掠夺的对象,致使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生态文明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它承认自然具有内在价值,它以生态科技作为物质基础,实行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是相对于工业文明导致的种种弊端而提出的新的文明观,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需要生态文明的化解,它要求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和谐发展中。生态文明是重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在人类与自然的长期交往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以天人合一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对人与自然的关系都进行过深入认真的思考,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生态理念。充分挖掘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资源,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解决生态危机,建设现代生态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重构,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重构的主要路径包括:认识理念的重构,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重构的前提;生态文明行为观的建构,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重构的关键;生态文明制度重构,这是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重构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从可持续发展观看生态伦理学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态利益中心主义从一种泛伦理而非发展的角度来看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抹杀了人与自然主客体分野的现实差异。我们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前提下的生态伦理关系 ;把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和谐关系作为追求目标 ,实现人类社会系统与地球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7.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海浪》以其独特的文本结构,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探讨中呈现出重要的生态思想: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类应当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些生态思想对我们思考生态问题,对我们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我们解决面临的生存危机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使工业文明生态化;其价值立场应当超越人类中心主义,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作为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基本准则;其价值追求是实现生态正义,防范因资本逻辑所导致的少数个人或集团因追求私利而给整个人类带来生存环境危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9.
工业革命之后,生态危机愈益严重,人与自然矛盾日益突出。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是切实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必由之路,而拯救人类的灵魂、改变其思想和价值观,正是生态文学出现的意义所在。生态文学关注自然危机以及人的信仰危机,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冲突,并且力图找出危机产生的根源及解决方式。生态文学伴随着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不断变化而逐渐发展成熟。它已经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源泉。  相似文献   

10.
如何认识人与自然关系关系到人类社会能否健康长远的发展。生态文明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最新理论成果,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重构了人与自然关系。生态文明要求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过程中,将增进人民福祉放在突出位置,将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发展全局,将法治作为全员参与的刚性约束,能够为人民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保护双向互济,并为构建清洁美丽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本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及重构进行了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人类是在美的多重自由关系中生产和发展着自身。生态关系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础性、系统性关系存在,人类应该在审美活动中重新反观、认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人类对自然的占有关系,在对共有生存权利的认同中支持生态自由关系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自古以来探讨的一个话题,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理解和对待自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价值定位。近代以来,不论是黑格尔还是费尔巴哈,都没有意识到人类的实践活动将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在一起,他们的抽象自然观中人与自然都是独立开来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片面认识,从而导致了工业文明时代社会发展的"生态缺位"。马克思的自然观坚持"现实的自然"的基本立场,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本质,主张实践是中介,自然是前提,人与自然辩证互动,强调应辩证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我们应走出"抽象自然"的理论和实践困境,从"现实的自然"出发,理性地控制自然,做到人与自然"共生"。同时,理性地反思传统的发展理念所带来的生态影响,重新审视旧工业文明时期唯经济利益至上发展观的片面性,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人类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进行文明发展的价值重塑,才能从"生态缺位"走向"生态自觉",并通过构建环保型的生产体系、选择生态化的技术、建立低碳节约的生活方式等"实践觉悟",切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实现人类发展与保护自然的双赢。  相似文献   

13.
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关系的演化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贯穿于自然观的一条主线。从自然观念演化过程看,人类对自然观的选择是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实践证明,人类对自然观的被动选择导致了很多消极的结果,不能够真正反映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现实呼唤人类主动选择和构建符合生态文明的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中心主义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利益和需要来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基督教“是所有宗教中最具人类中心主义色彩的宗教”;佛教则认为众生平等,人类没有凌驾于万物之上、主宰世界的权利。儒家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介于二者之间,主张人与自然或生态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是人与自然关系重塑的过程,其中蕴含着自然观、伦理观和实践观的巨大变革。首先,人类需要对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机械自然观进行反思,进而建立有机论的整体自然观。其次,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转变。然后,形成一种关爱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切实尽到关爱自然的义务。最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并以之改变人类的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渔猎文明时期人与自然关系是协调的,农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分化,工业文明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对立状态。随着生态文明的起步,人类开始调适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以期达到和谐相处。历史地考察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演化历程,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科学“生态学化”和社会生态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60年代后,全球性的人口、资源、环境与人类生存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化。人类开始运用科学技术力量调节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于是现代科学出现了“生态学化”的新趋势。社会生态意识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产生的,是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变化的哲学反思。它包括:生态伦理观、生态价值观、生态审美观和生态法制观。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人们对生态的破坏日趋严重,人们不得不重视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民族生态审美范式是生态美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民族生态审美范式——依生、竞生、共生的角度来分析壮族神话,探讨人与自然生态审美范式的变化及其发展,从而挖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指出共生的生态审美范式是人类生态的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19.
从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社会是一个纯粹的人类社会,它纯粹由人与人关系组成,在本质规定性上与自然世界无涉。现代性社会这种与自然世界分裂的本性,决定了它必然把反自然、征服自然和掠夺自然作为自身追求的终极目的。生态危机的发生正是人类社会本身所蕴涵的这种反自然的逻辑后果。欲将生态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必须改造人类社会,并由人类社会走向生态社会。生态社会是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本质统一,是人与人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统一。由于生态社会本身将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内在目的,保护自然环境就成为生态社会不得不承担的道义。  相似文献   

20.
环境哲学的使命:为生态文化提供哲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哲学以人与自然关系为基本问题,是一种新的世界观。20世纪中叶,以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暴发为标志,工业文化开始走下坡路,而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文化成为逐渐上升的人类新文化。生态文化作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它包括人类文化的制度层次、物质层次和精神层次的重大变革。这是21世纪人类建设新文化的选择,是人类发展的绿色道路。在绿色道路上,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建设新文化,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解,构建和谐社会,必然是环境哲学研究、发展和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