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史前人类图腾崇拜的宗教基础应是原始动植物崇拜的发展演变,其社会基础应该是以氏族产生和发展为前提的。数百处红山文化遗存以及丰富的实物资料说明红山文化氏族社会获得了充分的发展,而以猪龙、凤鸟为红山文化崇拜标志的图腾制在中国史前文化中是颇具典型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多年来,随着红山文化遗址的发掘和大量考古材料的不断出现,红山文化备受学术界关注。红山文化的祭祀活动在中国史前文化中晚期最具典型性,以祭祀天地为核心内容,同时也包括图腾崇拜、生殖女神崇拜等诸多方面。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资料研究表明,在红山文化的祭祀活动中,祭祀礼制已经初具规模,并不断向礼制发展,为中华礼制文明的起源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苏秉琦先生认为红山文化处于“古国”阶段,当时已经产生了基于公社又凌驾于(氏族)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郭大顺先生认为红山文化晚期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其社会已进入了“原始文明”或“早期国家”阶段。于建设先生用“神本社会”来界定红山文化时期的社会性质。如果把西方的“酋邦”理论与红山文化的考古实证结合起来,我们发现应把红山文化界定为“酋邦”社会更为妥当。  相似文献   

4.
燕北辽西的史前考古始于红山文化的发现与研究,经历近一个世纪的不断发现、认识,红山文化成为中国新石器中晚期重要的北方考古学文化类型,随着红山文化研究的拓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确立了燕北辽西较完整的考古学文化谱系,红山文化社会发展状况,社会形态的各方面都有更新的认识,考古学区系理论、中国文明起源等理论均有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5.
黄琮作为礼地神器,其外方内圆的独特造型寓意天地相通、神人合一。薛家岗文化时期的黄琮,在母系氏族背景下形成了"外方内圆"、"外阴内阳"的独特造型;到了良渚文化中晚期,神徽纹已成为黄琮的主要纹饰,从而成为氏族部落图腾崇拜的象征;通过与苍璧、青圭的比较发现,黄琮是当时女性身份地位的象征物。  相似文献   

6.
认知考古学这一术语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它主要是研究人类的精神世界。对史前宗教和思想意识的研究,属于认知考古学的内容之一。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亦称史前文化,也是东北地区最著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之一,红山文化大量遗存的发掘和出土备受学术界的关注,尤其是对遗存所表现的红山先民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从而把认知考古学在红山文化研究中的应用推向了深入。  相似文献   

7.
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分别以易洛魁人氏族和希腊人氏族为典型,剖析了母系氏族与父系氏族的基本特征。本文以经典论述为基础,对易港魁人氏族与希腊人氏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了人类社会从史前时期向文明时代过渡时在社会关系上发生的继承与变化。  相似文献   

8.
红山文化是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近年来,随着大量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成果的不断出现,不仅向世人充分展示了红山文化丰富的内涵,而且对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红山文化、探讨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也提供了宝贵资料。红山文化玉器是我国史前时期一个独立的玉器系统,是红山文化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红山文化玉器认识与研究的状况进行分析与总结,将有助于我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展开,进而解决红山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等较深层次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红山文化特殊类玉器的宗教内涵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红山文化玉器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雕琢工艺以及自成体系的用玉制度而闻名于世。红山文化中出土的特殊类玉器是巫、史等神职人员司职的神器和法器,它的出土对于研究北方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生活及意识形态具有重大意义。特殊类玉器作为祭祀神器,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祭祀观念,进一步证明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形成了原始的宗教体系——巫教,神职人员(巫)借助它来“绝地天通”,并以此来维系氏族或部落内部的稳定与团结。特殊类玉器在文明起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使这一地区在史前时期就产生了先进的早期文明。马家浜文化与崧泽文化是上海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展脉络清晰、传承有序,属于同一谱系的史前考古学文化。上海地区两文化的发展状况表明,在平等社会与阶级社会间有“等级社会”存在。  相似文献   

11.
关于红山文化所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首先集中在红山文化是否进入文明时代问题上。这一问题是近年来红山文化及西辽河流域文化研究中讨论最热烈、分歧也最严重的问题,现在看来至少有三种意见。一种认为红山文化尚未进入文明时代,主要有安志敏、陈星灿。第二种意见认为红山文化已经进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如王惠德。第三种意见在大前题下似乎可划入第一种意见,但又有所不同。代表这种意见的主要有郭大顺、孙守道、苏秉琦,具体看法是红山文化“代表我国北方地区史前文化的最高水平,它的社会发展阶段已向前大大跨进了一步,从这里我们已经看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曙光” 。红山文化晚期的祭坛遗址和“女神庙” “说明了我国早在五千年前已经产生了植基于公社,又凌驾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社会组织形式” 。就是说,红山文化已经来到文明时代的门槛。  相似文献   

12.
红山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中国北方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因具有发达的原始农业及亦农亦牧的原始经济结构,曾引起历史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者的关注。而红山文化独具特色的埋葬习俗,却未在学界引起更多的反响。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考古新发现及研究表明,红山文化积石冢石棺葬这种以玉、石为载体的特殊葬俗,是中国北方文明起源的一条重要线索。一红山文化自1954年由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尹达先生命名以来,随着田野调查工作的深入和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展开,其文化面貌日渐清晰。作为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的重要考古文化,红山文化北界已越过西拉沐伦河,深入蒙古草原,南界东段已到达渤海沿岸,西段抵河北北部,逼近京津地区;西界达张家口地区,几乎覆盖桑干河流域;东界跨过医巫闾山,贴近新乐文化分布区,近年来在辽北地区亦发现有大量的红山文化遗址分布。显而易见,分布地域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红山文化,在距今大约6500—5000年的西辽河流域已经形成一定的社会规模。这时的红山居民,亦渔亦猎,亦农亦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组成或氏族或部族等大大小小的文化共同体,繁衍生息在草原植被和森林相结合的丘陵山地。然而到目前为止,红山文化社会普通居民的墓葬尚未发现,即带有氏族墓地特征的墓...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美”“善”观念,就蕴涵在“史前”原始文化之中。而中华民族史前文化独特的存在方式、体现形式就是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这也就是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一种特定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因此,中华民族史前先民的“美”“善”观念正是从图腾崇拜以及巫术礼仪与原始歌舞中萌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红山文化玉器在中国史前玉器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研究红山文化玉器的出土、红山文化玉器的种类、红山文化玉器的功用及造型等,探讨红山文化不同类型玉器尤其是特殊类玉器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内涵.有助于我们对红山文化玉器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在人类社会发展早期就已表现的十分突出,自然地理环境及与其相对应的生态环境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聚落规模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影响,二者之间的紧密关系不同程度地体现于现存古代文化遗存之中。通过对皖北地区古代文化遗存数量与规模等因素的演变情况的分析研究,推断出史前时期是皖北地区现代地表水系、气候与生态环境的重要形成期。这一时期气候由温暖逐渐向干凉转变,带来地表水资源的收缩及生态环境的细微变化,从而影响了该地区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新石器时代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因其独具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几十年深受中外学界重视。在一系列研究文章中,学界普遍关注的是红山文化玉器。据统计红山文化玉器绝大多数出土于积石冢石棺墓中,并且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前期至红山文化后期,积石冢石棺墓的规模、分布情况,随葬玉器种类、数量、玉器组合等均有高层次的发展,本文试图将红山文化玉器与北方区域原初形态萨满教相结合分析玉器的功能所在,以求深入了解史前时期辽西地区先民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红山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北疆地区比较早的一种史前文化遗存。同时,红山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透过研究红山文化,能够深层次地了解红山先民史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物质文明、人们的信仰和祭祀活动等多个层面;同时对外宣扬红山文化,推动文化旅游和提高其知名度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  相似文献   

18.
前言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其主体分布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年代距今约6500—5000年。该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之一,在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社会发展过程中占据十分显著的位置,在与中原仰韶文化和东北诸多新石器文化的交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红山文化玉器为代表,西辽河流域史前玉文化的发展进入鼎盛阶段,中国玉礼制系统由此形成。并使该地区与长江下游地区环太湖流域并列成为中国史前时期两大雕琢和使用玉器中心,诸多优势因素被夏商周三代融合吸收,成为中国主流传统文化中的核心要素。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说:“这里是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新世纪如何加强红山文化的研究,如何拓展新的研究领域,始终是专家学者们苦苦思索的问题。赤峰学院作为红山文化命名地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在多年教学和科研实践中,始终把研究本地域的历史文化作为重点课题,并取得了初步成果。2003年10月,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合作,成立赤峰学院红山文化国际研究中心。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入驻我院,与内蒙古第一工作队考古实物标本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研究。中心成立伊始,2004年7月成功举...  相似文献   

19.
图腾与民族地区的风俗社情有紧密的联系,了解图腾文化是我们揭开民族风俗习惯之神秘面纱的钥匙之一.而正确认识图腾起源是我们认识图腾、图腾崇拜、图腾文化的重要前提.关于图腾的起源,学说繁多.笔者认为图腾起源于氏族部落时期的现实生活,是氏族部落时期频繁迁徙的产物,是氏族部落时期生活遗迹的体现.因为他人尚未作类似的论断,姑且称之为新论.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在原始时期的早期社会组织、家族的起源、形态和发展等问题,中外学者历来看法不一,各持己见,至今尚未彻底解决。本文仅就海南岛黎族在文化遗存上的一些遗迹,说明黎族的父系氏族制是由母系氏族制发展而来,兼及黎族的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