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信息传播技术革命在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公众时空观的变化,这构成了学术界和业界一直关注的新传媒生态的根本话题。以电视新闻节目为研究的具体对象,从新媒介语境下时空观的变化入手,并以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的实践为参考,从理论而后实践的维度系统地考察了新传媒语境下时空观对电视新闻节目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新传媒的出现,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不仅能满足人的各种需求,它还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和作用。新媒体尤其改变了以往"你写我读"的书写方式,形成了读写之间的认知交流、思想交流、情感交流以及人生经验交流的平民化书写潮。因此,相比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交互性。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了新的文学生成、传播、接受机制和新的文学环境,引发中国文坛前所未有的变化,其中文学观念的变化和文学民主化问题最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3.
论党务公开的组织维度和社会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务公开存在着组织和社会两个维度。党务公开的组织维度是党组织对党员所承担的保障、维护和促进党员知情权利的正当有序使用之责任。党务公开的社会维度是保障、维护公众对党的事务的知情权,自觉接受公众对党务活动的监督,充分吸收公民大众对党的事务的关切和建议,把党的生命扎根于社会各阶层公民的充分信任之土壤中。  相似文献   

4.
党务公开存在着组织的和社会的两个维度。党务公开的组织维度就是党组织对于党员所承担的保障、维护和促进党员知情权利的正当有序使用之责任。党务公开的社会维度是,保障、维护公众对于我党事务的知情权、自觉接受公众对党务活动的监督,充分吸收公民大众对我党事务的关切和建议,把党的生命扎根于社会各阶层公民的充分信任之土壤中。  相似文献   

5.
新传媒正在从时空观念、经济组织形式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全方位地形成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是一个以互联网为社会深层结构的开放世界,它的地平线已经显现。作为新世界的网络世界,有其自身的逻辑,但离不开人类的积极参与。新世界在方法论上,更倾向于归纳逻辑、认知逻辑和论辩理论。新世界的出现使人们对资本主义何时灭亡、人的主体地位等问题产生更多的开放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国家形象建构的整体链条中,一国公众作为主体对国家客体的多元感知形成了国家形象最基本的以“个体”为单位的主观认知存在。基于公民必然的社会人属性,每一个独立的认知存在会与其他个体的认知存在发生交互作用,在社会生活的不同维度进一步相互影响和建构,形成一个社会宏观意义上国家形象的内构。而在形成或影响个体基本的国家形象认知的诸多因素中,媒介使用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具体到当今的网络时代,网络言论作为社会观点的载体能够直接对个体的社会认知产生影响。现时代公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公民网络接触的普遍性使得这种影响凸显出前所未有的价值。同时,年轻一代的心理意识特性使之呈现出更为强烈的可塑性。今天的年轻一代将成为未来国家建塑的主力人群。通过网络言论传播影响和构建年轻一代心目中国家形象的良性完形,则有可能进而藉由这一特定社会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影响未来整个社会国家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以Y市政府搬迁为例,探讨了地方政府如何通过“动员式公众参与”的方法推动完成了迁市过程,也引发“社会逆转型”危机。与中国绝大多数地区经历的转型过程相反,Y市的社会转型呈现出了一种“逆转”的现象,即从以工业为主的现代社会形态向以农业生产加工为主体的农业社会转变。Y市案例提示我们,在制定公共政策方面需要实现彻底的转型,即从政治动员式公众参与向权利性公众参与的转型。这种转型的完成不仅需要公众公民意识的觉醒,更需要将社会政策、政策制定者和公众带人公共领域,实现社会学知识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8.
“虚拟现实技术”正日益成为一个改变人类生活的新技术。其最大特征是给使用者带来一个混合现实的认知环境,以沉浸式感知体验突破了传统社会中现实环境的单一维度,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人类认知实践方法。与此同时,这种虚拟认知某种程度上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必然产生认知者在虚实之间转换的二元分裂问题,从而造成用户的认知困境。就如同“缸中之脑”,由于这种“代码”性的信息输入,在主体认知中形成一种碎片化重组的观念,而正是这种观念的存在,才会导致主体对虚实处境的混淆,给自身带来困惑。若将这种虚实倒置观念带入到现实生活中,则会对自身和他人带来危险。因此从认识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及规范探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对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认同的客体和主体产生了多维影响。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同解离,既与社会转型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表现有较大关联,更与公众理性、价值诉求的多样化、媒体发展等社会情境密切相关。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认同的形成具有强烈的复合性,是基于认知、互动和情境的综合结果。要重构企业社会责任的公众认同,需通过优化发展模式和完善信息沟通策略进行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主动转型,还要形成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约束规制和刚性底线的治理机制,建构企业社会责任公众认同修复的社会情境。  相似文献   

10.
公众参与认知是公众参与的起点,对公众参与的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研究大多为理论研究,缺乏实证予以检验.以成都市城镇居民问卷调研为基础,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则可以从实证的角度验证公众参与认知到底由几个因子构成,结果显示:公众参与认知是由三个维度构成的,分别为公共事务认知、权责认知和条件认知,且三个维度的公众参与认知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老的"天时"观念不断地渗透到古代小说文本中,从而形成独特的叙事机制.<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不断地通过"天时"观念来演绎社会人生的兴亡律.与此同时,因"天时"变化而形成的天气异常意味着宇宙失序,与之发生感应的社会就会发生变故,这也给古代小说叙事带来了很大动力.另外,由"天时"观念引发而来的"时运"、"时机"之说也对古代小说叙事甚有影响,有的作品借此传达某种人生警悟,有的作品借此形成"天人之道"循环结构.  相似文献   

12.
随着自媒体时代我国公民新闻的繁荣,其对社会各方面产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它不仅为传统新闻传播学理论带来了创新,而且促进了传统媒体新闻业务的发展.同时,自媒体新闻也给公众带来越来越多的话语权,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发展.但从目前看,在我国公民新闻的快速发展中也伴随很多问题,特别是公民媒介素养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传播失实、虚假消息,甚至是网络暴力的出现.因此,急需找出对策推动公民新闻健康发展,促使其在和谐社会和公民社会的构建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政府主导和驱动的现代化转型国家,政府权力悖论为我们提供了审视群体性事件高度契合的解释范式。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政府权力悖论的存在和强化,催生“增长主义倾向”的政府,诱使公共权力异化,造成政策冲突,加剧了社会利益失衡和社会矛盾的激化,而政治信任的流失,将最终导致群体性事件频发和激化。因此,政府权力悖论的消解是群体性事件的善治之本。为此,要转换社会改革主体角色,变政府主导型为公众参与型改革模式;深化政治体制改革,阻滞政府权力悖论的产生;构建完善的公民社会,形成对政府公共权力的制衡;同时,引入外部制度竞争,形成化解政府权力悖论的压力机制;特别是,必须建构制度生态,形成政府权力悖论消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时期,社会的急遽变迁使人生存的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对公民教育提出了挑战。在转型期,我们必须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公民教育的方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贯穿于公民教育的全过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公民教育中的作用,型塑符合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公民。  相似文献   

15.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形成,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考察:一是直接和间接形成的距离;二是政府与公众彼此地位不平等和信息不对称形成的距离;三是政府行为形成的距离和解释政府行为形成的距离。三个维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交叉,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影响政府与公众距离的远近。政府及媒体组织、其他组织或个人的解释水平的高低也会对距离产生影响,这就要求不同的主体选择合理的解释水平来协调政府与公众的沟通距离。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正在掀起一场世界性经济,政治,文化转型,其所造成的社会实践新维度要求人们的思维运作方式必须与之相适应。我们应自觉按照邓小平的“三个面向”的指示来建构新的适合全球化时代的思维方式,这将对社会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政府信息和文件一直被视为是政府机关的财产而由所掌握信息的机构来决定是否对其进行公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知情权的概念逐渐形成共识,并被国际社会看作是一项基本人权得以保障,在新闻媒体和公众的推动下,澳大利亚开始重视保护公众知情权,并相应地制定了有关信息自由的法律以公开政府信息,保证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晚清民初时期,随着西风东渐,西方的社会生活方式及婚姻家庭观念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冲击,直接引起了该时期国人婚姻与家庭观念的变化,推动了中国由古老的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相似文献   

19.
传统博弈论认为成本与收益之比对理性国家政策偏好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1年间安全合作领域的政策变化却违背了成本与收益之比,无法用传统博弈论进行解释。新制度经济学家青木昌彦所发展的“主观博弈论”考虑了观念的因素,认为国家政策偏好的变化过程伴随着观念的变化,有力地解释了美国冷战后多边安全合作政策变化的原因。此外主观博弈论认为只有当观念的变化推广到所有的制度参与人形成共同认知,才可能形成制度变迁,由此可知当前美国安全合作领域采用的单边政策难以生效的原因就在于缺乏国际社会的共同认知。如果缺乏共同认知,即使是通常得到积极评价的多边安全合作制度,也并不一定能真正向更完善的制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试论对当代大学生多元价值观进行整合教育的合理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大学生多元主体价值观与社会主导价值观呈现的疏离态势,是大学生思想和价值观转型的一种标志,是与社会转型的同步呼应。价值认知上的模糊和迷茫、价值评价趋于功利、价值观念混杂、价值认同弱化,这些由疏离所带来的大学生价值观的不确定性和其产生的令人忧虑的价值观问题,是我们研究并对大学生进行主导价值观的整合教育的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