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商隐在晚唐诗坛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是一位独具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既有杜甫的深沉,又有杜牧的清俊,更有李贺的浪漫;然而最令人铭心刻骨的还是回荡在李商隐诗歌中的丰富的感情世界。  相似文献   

2.
陈与义因靖康之乱而寓居湖湘,在湘期间创作了一批优秀的诗歌,我们称之为寓湘诗。陈与义寓湘诗情感丰富,国破家亡的悲凉,亲朋挚友的深情,饱览湖湘风光的审美愉悦是其主体;陈与义寓湘诗艺术世界也相当独特,既有个性独具的意象,又有闳肆慷慨的意境,堪称寓湘诗佼佼者。陈与义的在湘诗作丰富了寓湘诗艺术世界,标志其诗作艺术品味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李商隐诗歌创作的题材可谓丰富多样,其中咏柳诗所占比例为最大。他写下大量咏柳诗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他独特的个人际遇的因素,又有社会时代的影响。在他的咏柳诗中,柳的意象内涵也是极其丰富的,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李商隐及其诗歌。  相似文献   

4.
吴芳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爱国诗人。其诗内容丰富,有大量揭露军阀残民、反映民生疾苦、歌颂革命志士、赞美传统文化以及抗日救亡的政治诗,还有许多优秀的写景叙事诗、地方风物诗。其诗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白屋体”:既有传统诗歌丰富深刻的意境,又具备新诗诗体自由、不拘字数、行数、自由用韵等特征。在当今新诗诗体形式还没有真正解决、还需重建的今天,“白屋体”诗无疑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与小说、散文、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用分行押韵的形式,富有音乐性的语言,发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集中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鉴赏是指人们通过特定媒介与艺术形式,逐步获得对作品的具体感受、体验、欣赏和鉴别的精神活动。简而言之,是指鉴赏者在审美感受的基础上作出审美判断的一个审美认识过程。诗歌鉴赏既有文学鉴赏的基本特点,同时由于诗的本质所决定,又有自身的特殊规律。一般而言,诗歌鉴赏主要有四个基本环节,即:理解诗的语言,把握诗的形象,体会诗的意境,品鉴诗的趣味。  相似文献   

6.
诗歌是一种运用最精美的、带有音乐性的语言创造意象,主要借助意象以抒情的艺术。诗歌必须有真情实感,构思要新,要巧,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诗歌必须有大胆、新奇、丰富的想象;诗歌要善于运用象征手法,使诗飞跃、灵动;诗歌要讲究音乐美,还要注意炼字。  相似文献   

7.
白话为诗是新诗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跃居诗歌正宗的核心环节,无限贴近口语和与土白的进一步分离,成为新诗语言形式探索的又一标志。象征派、新月诗派、现代派和中国诗歌会等四个诗歌流派.代表着此一时期白话诗史上四种既有差异性又互相联结的诗歌语言走向,白话本身在诗语层面有清晰而明确的流变脉络。在“白话”与“诗”之间,白话新诗始终以语言为再出发的原点。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翻译吉狄马加诗歌的体会为据,提出汉彝诗歌翻译应做到的三个要素:一是产生共鸣,创译意境;二是重建符合原诗意境和译诗语音系统的韵律;三是根据原诗意境和译诗语音特点重建诗形。文章还讨论了这三个要素各自的特性及其在诗歌翻译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说明三者之间既有相互连惯,相互补充的关系,又有相互支配与受支配的关系;是缺一不可,起着整体效应的三要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宴饮诗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反映礼乐精神的君臣上下的宴饮活动,也有反映同宗近族、亲朋好友之间的觥筹交错、宴饮欢聚。酒是宴饮诗的精神,宴饮诗以酒为媒,激发出诗人的灵感,在诗歌中融入浓郁深厚的感情。在翻译中国古代宴饮诗的时候,应根据诗歌意境,研究中西方的酒文化差异,使西方读者充分欣赏中国古代宴饮诗的精神。  相似文献   

10.
继承·探索·创新——读冉庄的五本诗文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冉庄,土家族作家。他的诗,朴素而又明丽,单纯而又丰富,浏亮又含蓄,音调铿锵,朗朗上口,既有古典诗歌的韵味,也有现代诗歌的情趣;他的散文,用朴实无华的真情实感,歌颂了祖国山川的美,民族风光美;他的评论,重在研究和评述作家的个性气质和道德人品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摩罗诗力说》是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早期力作,它既标志中国比较文学新的开端,也标志鲁迅比较文学研究的成熟;鲁迅既有全球意识、世界文学的理念,又有跨时空的中外浪漫主义诗歌的平行研究;在比较文学理念和方法论及具体实践方面,《摩罗诗力说》都有卓越建树。  相似文献   

12.
在民刊《锋刃》面世20年之际,回顾《锋刃》诗群诗歌创作实绩,探讨诗群、社团等诗歌团体对当代诗人个体及诗歌现象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在诗艺探索方面,哑石与李龙炳表现尤为突出,哑石之诗表现为一种富有张力的和谐,而李龙炳则忠实地用他的艺术感觉维护其诗的纯净与晦涩。在意象建构方面,画家孙磊和楚子擅描绘令人耳目一新的意象。孙磊之诗简洁冷峻,诗歌具有了承接“一段历史”的强度与厚度;楚子则用泛滥的语词操控着血色盛宴和肉身狂欢,以恐怖之景与残酷之美冲击着神经末梢,书写着厌世的愤怒。作为《锋刃》诗群凝聚力的源泉和诗歌精神核心,吕叶、孙文、史幼波、朱杰、唐朝晖、吴德彦等诗人立足于生活,以其真挚虔敬的声音,用精神漫游者的姿态,唱出了对灵魂彼岸的颂歌。凭借在诗歌精神上的超拔高蹈及诗歌技艺方面的自觉精进,《锋刃》及其诗群已然成长为既有鲜明的理论主张,又有较为丰富创作实绩支撑的一片峰峦。  相似文献   

13.
离别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一类,在唐代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频繁的离别既丰富了离别诗的素材,又构成了唐代离别诗繁荣的基础;唐代用人制度的改革则是唐代离别诗兴盛的直接原因,科举制、军功授官制、荐引制的实行都促进了与之相关的离别诗的兴盛;唐代对诗歌的重视是离别诗繁荣的政治原因,统治阶级对诗歌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了诗歌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则增强了诗歌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4.
诗学著作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元代诗学领域以诗法著作为主体.形成了不容忽视的诗学现象。《诗法源流》在宗宋、尊唐和复古、尚今等诗歌主张方面中允、辩证.可以视为元人诗法洪流中既有总结意味、又具创新精神的代表性作品。《诗法源流》在诗歌理论与诗歌批评史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阮葵生的诗歌创作以其1761年入朝为官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歌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主要有咏怀言志诗、咏史怀古诗、写景纪游诗和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后期作品以唱和赠答、题画、写景咏物为主,既是作者交游和审美情趣的实录,又保存了许多重要的史料。阮葵生与当时各个诗歌流派的主将都有联系,力主性情说,推崇平易流畅的诗风。  相似文献   

16.
宋初直臣田锡的古文与辞赋创作已得到学界普遍关注,而其诗歌研究一直处于相对寂寞的境地。其实田锡有自己一套独特的诗学思想,在诗歌内容上,他主张反映现实,服务政治与表达情性相结合;在诗歌审美上,他崇尚雅正与艳丽并美;在创作手法上,师法自然与转益多师并重如此等等,表现出较高的理论价值与开阔的文学胸襟。同时,田锡诗歌在宋初诗坛地位也颇高,他诗歌内容丰富,既有表达闲适之情的应制酬和与诗酒赠友之作,也有关心政治民生的政治咏怀与人生感怀之作,诗歌风格与创作手法多样。他应是宋初部分学白诗人的杰出代表,其诗歌主张与创作实践丰富了学界对宋初白体诗歌内涵的体认。  相似文献   

17.
杨富学 《南都学坛》2004,24(1):80-84
9至15世纪是古代回鹘诗歌创作最为繁荣的阶段,艺术成就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既有汉文作品,也有回鹘文作品,而以后者最能代表古典回鹘诗歌的突出成就。回鹘诗作从内容到形式都深受宗教的影响,除少量汉文作品外,几乎没有传世文献,均为出土物。其诗主要押首韵,有时在押首韵的同时又押尾韵,这是古典回鹘诗歌的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18.
南永前的图腾诗立足于民族本位,挖掘诗歌的现代价值,既有对传统诗美的因袭,即对偶的运用、语词的反复,又融入了现代性技法,即画龙点睛式的结尾艺术和作者独创的感性诗形。南永前的图腾诗体现出一种至真至纯的诗美追求。  相似文献   

19.
《左传》的引用方式,较之《尚书》,丰富多样,特点鲜明。就引用的文辞而言,具有首尾综包,自加韵语以及变易文字等特点。从引用的形式来看,既有引经,又有稽古;既有明引,又有暗引;既体现于高雅的引《诗》、赋《诗》活动中,也表现在通俗的童谣、时谚的整理收集上,明显带有雅俗共赏的性质,亦开后世用典之先河。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美国诗歌之父"的菲利普·弗瑞诺是18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诗作既有古典主义诗歌的特点,又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本文从他的"自然"诗,描写"死亡"的诗和赞美印第安人的诗三个方面分析了弗瑞诺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元素,从而得出结论,菲利普·弗瑞诺开创了美国浪漫主义的先河,他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元索对后来的作家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