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孝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1):147-148
文章主要对我国慈善事业理念、慈善机构设置与业务管理、慈善捐助额度、慈善事业法律法规的现状进行了归纳与分析. 相似文献
2.
刘孝龙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6):129-131
文章针对我国慈善捐助理念、慈善组织建设、社会诚信体系、慈善事业相关法规的问题,提出了强化教育,更新慈善理念;发展创新,健全慈善捐助运行机制;妥善管理,开发募捐款物价值;加快立法,完善社会捐助法律体系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3.
国际比较视野下的慈善组织监管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利益相关者众多且分散的情况下,我国的慈善社会组织衍生出众多问题,如管理体制不顺、资金管理不当和项目运作不善等,这些问题严重弱化了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因此,本文在分析我国现有慈善组织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对慈善组织的监管制度,进而探讨构建我国慈善组织监管机制的有效路径,从而推动我国慈善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美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推力是其罪富文化、互济文化和个人主义,中国式慈善与其特有的仇富文化、救急文化和父爱主义密切相关。我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须扬弃传统慈善文化资源,吸收西方先进的慈善文化元素,培育公民社会,营造良好的慈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5.
李宗州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88-90
本文首先辨析了“慈善”的中英文意蕴,并对中文“慈善”所对译的英文词语Charity与Philan—thropy做出区分,文章指出中文“慈善”与Charity更为接近,现代慈善则是在philanthropy意蕴的面向上使用。其次,在简要介绍安德鲁·卡内基财富观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他的现代慈善观。最后,文章阐述了卡内基慈善... 相似文献
6.
7.
企业慈善捐赠是我国慈善基金的主要来源之一.企业慈善捐赠的动力要素主要包括:目的理性下的企业自身战略发展动力,合法性下的外部生存环境动力,价值理性下的社会责任动力.这三个动力要素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应该遵循公益性原则、自愿性原则和利益兼容原则.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行动力机制的构建:培育企业慈善文化、完善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促进企业与慈善组织合作,以促进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双赢. 相似文献
8.
寇楠楠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7-11
医助自杀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助自杀的合道德性主要表现在其基本原则、价值目标、道德可能三个方面。医助自杀遵循“自主”的基本原则,即医助自杀是病人自主自愿的要求,符合病人的自主性;医助自杀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尊严”,即医助自杀使病人获得了生命的尊严,保证了生活质量;医助自杀的道德可能性是“死亡权”这一自然权利,即医助自杀使得病人通过自主选择获得了“有尊严的死亡”。当然,医助自杀必须考虑双方自主、医患关系持续良好、无其他替代方案、监督体系完善等条件,如此方成为可能,且合乎道德。 相似文献
9.
任云兰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5):476-479
近代天津城市慈善组织的经费主要来自民间,包括地方官员以个人身份捐助的俸银,同时,也有一部分来自官方拨款和捐税收入。在人事管理方面,早期慈善组织一般采用轮值制,到后来采用董事制。在经营管理方面,清末的慈善组织有将存款存放到当商、银号生息的,有购买土地出租赚取租金的,还有购买房产地皮出租房屋的。到民国以后,大多数慈善组织的经营模式以存款取息为主。 相似文献
10.
李永军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6):112-118
慈善法律责任是责任主体因慈善违法行为或违约行为所产生的特定损害而由国家专门机关依法确认和强制必须依法承担的合理负担或不利后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全国统一的慈善法,但已有了较多的地方慈善立法和与慈善相关的立法。可从主客体两个角度对慈善法律责任进行分类。认定和归结法律责任必须遵循因果关系、责任法定、责任与违法相适应和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等原则。 相似文献
11.
我国慈善立法中政府与慈善组织关系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迅速。但我国目前慈善组织偏离其非政府组织本质,政府对慈善组织的行政管理代替其法人内部治理。应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在我国慈善立法中取消"双重管理体制",对各种慈善组织进行科学分类,重构其与政府的关系,是解决其他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比较视野下的中西方慈善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家瑶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4(2):1-5,19
慈善组织是慈善事业发展的载体,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慈善事业还处在初级阶段,一些显现的、潜在的问题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慈善组织的发展及其社会功能的发挥.中西方慈善组织在发展上的差距与它们各自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根基、运作模式和机制、政府与组织之间的地位关系等有关.解决社会慈善核心价值观缺失问题,克服因缺乏制度支持而导致运作随意性消极性的缺陷,调整政府与组织之间的不协调性关系是目前我国慈善组织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以扬弃之态和包容之心汲取发达国家的慈善理念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我国慈善组织的效率提高和功能发挥. 相似文献
13.
陶冶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7,(3):85-92
女性慈善作为美国慈善研究的专门领域,研究体系完备,成果丰富.通过结构化文献综述发现,美国女性慈善的学科视角众多,女性慈善的发展历程和行为动机是该领域的基础性研究主题.已有文献从女性慈善的实践领域、捐赠情况以及社会影响三个方面研究了美国女性慈善的现状.性别视角下的美国女性慈善研究是该领域的重点,包括女性在家庭慈善决策中的作用、女性慈善行为的内在理性、影响女性慈善决策的因素和针对女性的慈善工作策略等.我国当前对女性慈善的研究还有待发展,可以从美国同领域研究中获得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喜燕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9(5)
保证慈善捐赠意图的实现是促进慈善捐赠的有效途径.通过对美国慈善捐赠意图实现的法律保障演进历史发现,美国慈善捐赠立法体现出实现捐赠意图的法律规则日益丰富、法律规则内容从彼此隔离到相互融合、相关权利从相互冲突到逐步平衡等趋势.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本着程序性保障与实体性保障并重、强化立法的相互融合、强调慈善捐赠意图实现中相关权益的动态平衡等思路完善慈善立法,以保障我国慈善捐赠人捐赠意图的实现,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王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3):55-62
谨慎义务是慈善组织高管义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慈善组织高管应如同一个谨慎的、理性的、审慎的人管理他们自己的事务一样处理慈善组织事务.在概述慈善组织高管谨慎义务并从法理角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鉴英美两国关于慈善组织高管谨慎义务的先进经验,结合中国慈善组织高管谨慎义务的现状以及现实需求,提出如下法律对策:从立法上明确慈善组织高管谨慎义务的内容及其衡量标准;健全慈善组织高管谨慎义务的监管机制;完善慈善组织高管违反谨慎义务的问责制度. 相似文献
16.
杨逸歌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28-31
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迅速扩张的发展时期。对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情况,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在过去的30多年中确实取得了质的进步。但大陆慈善资金来源的结构单一,慈善组织过于依赖接受社会捐赠,其余收入项目在慈善资金中所占比重小,自主开辟资金源的情况少、能力弱。借鉴香港东华三院筹集慈善资金的收入项目,大陆慈善组织拓宽资金源的可行方法主要有:一是有效利用闲置资金,二是拓展慈善项目周边服务,三是营造慈善社会信用氛围。 相似文献
17.
周中之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7(6)
文化血脉是慈善伦理的根基。寻找当代中国慈善伦理发展的正确之道,必须研究中国儒家、道家和佛教的文化,把握其慈善伦理的内涵及其特点。儒家慈善伦理以"仁爱"和性善论为基石、以"义以为上"的价值观为支撑,道家慈善伦理以"损有余而补不足"为基石、以善恶报应为支撑,佛教慈善伦理以慈悲为核心、以因缘业报说为支撑。尽管三家特点不同,但它们都融合在以儒家为主导的传统文化血脉中。21世纪的中国,慈善伦理必须在传统的基础上,在伦理观念、伦理关系和实践形式上加以变革,才能更好地承担起神圣的使命。 相似文献
18.
李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3)
2016年3月公布的《慈善法》最终确立了慈善组织认定制.慈善组织认定是由认定机关对组织的慈善属性做出肯定的行政确认行为.已认定的慈善组织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包括享有冠名权、公益捐赠票据申领权、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权、公开募捐资格申请权等.慈善组织认定的申请主体是非营利组织,不限于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民政部门应该建立慈善组织认定委员会进行"慈善属性"的事实判断.慈善组织的认定标准包括具备法人资格、以慈善活动为宗旨、满足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不以营利为目的等.目前,慈善组织认定的法律规定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和细化. 相似文献
19.
试论慈善组织的福利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天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6(6)
慈善组织与社会福利之间具有内在的亲和关系,是社会福利供给的重要主体,慈善福利具有人道性、选择性、多样性和无偿性等特点.在福利供给中,慈善组织扮演着福利生产者、筹集者、输送者和分配者等角色,发挥着募集慈善资源、实施慈善救助、嫁接慈善桥梁和传播慈善文化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慈善认定制度的目的是由特定机关对某一组织体的慈善性给予确认并赋予其一定法律地位的制度。慈善认定制度是慈善法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制度有助于区分慈善组织与企业和一般的非营利组织、促进公益慈善行业的形成并对其实行统一管理、扩大慈善免税资格和公募资格的范围、推动慈善信托的实施。慈善认定制度对慈善法的制定以及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