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吐蕃攻占河陇及西域的过程中,曾与活动于这一地区的突厥、回纥等西北民族密切交往,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相互影响,吸取对方民族的文化精华,客观上有益于各民族的文化交融和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进入信息时代,科学与艺术再次相互渗透,它们的融合出现新的形式。也各自从对方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和发展空间,从而改善着人们的物质、文化与精神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同时。面对后现代主义的困惑与挑战,人类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还要具备高情感。将人文精神渗透到现代科学技术中,促进当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汇。  相似文献   

3.
《女勇士》是美籍华人汤婷婷的自传体小说,描述了在成长过程中她与美国社会和中国移民群体之间以及两种文化之间相互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当对立的一方在精神和观念上威胁到另一方,或者打破了对方传统社会习俗的法规和准则,以至于伤害到对方的感情并引发精神上的羞辱感和恐惧感,那么在对方的眼里,这一方就是“鬼”。因此“鬼”的本质是对立面———个人或群体之间矛盾与冲突的文学象征。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小说与戏曲属于不同的艺术门类,又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它们同源而生,体现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同一性。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它们相依相存、相融互补,彼此汲取着对方的营养,在丰富着自身的同时,又促进推动着对方的发展,最终在明清时期形成了小说与戏曲双峰并峙、名作辈出、共同繁荣、携手进入文学主流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长江干流的巴蜀文化、楚文化与吴文化三大文化聚落的20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地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中具有稳定的共同价值与文化信仰,反映了该空间不同历史时期风土民情千丝万缕的相关性、传承性与生态性,显示了极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原到长江干流的文化空间中,探析其在人文环境、自然环境、虚拟环境的互动中形成的非遗活态传承,可以为长江干流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晋中大院是人类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产物。它的存在、发展以及形成无不符合山西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气息,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及其所形成的黄土高原情怀同处在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中,在审美意蕴、文化内涵等方面呈现出特定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因此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研究晋中大院文化,就是从深层次上挖掘广大民众长期创造的社会文化体系,以及形成的诗意化和理想化的人类生存观。  相似文献   

7.
学报主体视野论郝丹立(四川教育学院学报)“主体视野”是相对于“客体需求”而言的概念。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由于社会分工日趋复杂,个体与群体、个体与个体、群体与群体之间,形成了纷繁交织的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对方的需求就同主体自身求发展的意愿一起,形成主体所...  相似文献   

8.
文化的人类自觉创造物观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历史上有种种经验形态的、抽象形态的文化观;论者则力图从共性与个性的对立统一中、历史与现状的对立统一中、文化与自然的对立统一中全面系统地把握文化,建立具体的文化观,即文化的人类自觉创造物观文化是人类在一定目标指引下、在一定现实条件基础上的自觉创造物.价值目标是以一定价值观和现实条件为根据经决策思维而建构起来的创造相应价值实体,从而实现相应价值的目标.现实条件是历史地积累起来而又延续到现在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社会条件、文化条件等.人类的自觉创造物即在自觉意识参与下的行为产物.这样,文化就是人类在一定价值目标引导下、在一定现实条件支持下通过创造文化的自觉行为而创造出来的.这种创造实现在人类自身之上,就形成本体文化;实现在外部对象上,就形成对象文化.文化具有统一性与多样性、个体性与群体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继承性与批判性、社会性与个体性、传统性与时代性、竞争性与协作性,一系列两极对立的品质等八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森林文化是人类在认识森林、改造森林、利用森林过程中形成的,既是对人与森林之间关系的概括与体现,又是指导人与森林关系的规范。探讨森林文化与人居的相互关系,对于更好地促进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了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经过数千年的洗礼和沉淀,在我国已经形成的比较完整的森林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其中,人居活动在森林文化中占有主体地位,即衣、食、住、行等方面处处体现了森林文化。人居活动离不开森林,又无处不浸润着森林文化;对森林及其产品的利用给人类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享受,在这些人居活动中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情结。研究庭院树木的选择与文化特性,有利于更好地选择树种,加大森林培育和保护力度,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更好地发展森林文化,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和谐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0.
想象:宗教与艺术的心理联结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与艺术一样,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但又与艺术不同,是人类从自然中独立出来形成自我意识以后,对自身以及自身力量的一种虚妄认识。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某个阶段上,宗教与艺术这两种文化现象奇妙地联系和结合在一起,成为人类文化史上十分注目的事实。在这样的联系和结合中,宗教对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宗教虽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方德育思想比较概论李申申道德和道德教育,是人类精神文化建构中的重要课题。然而,有关德育的内涵、侧重点、目的、方式等问题,中西方从古至今各有特色,自成体系。认真探讨中西方道德观及所形成的德育思想,对于在改革开放当中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所创造的文明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审美文化领域,审美趣味作为一种隐性的“区隔”力量,形成文化资本占有者对其他阶层审美活动的软性控制和引导,这与通过对审美资源的硬性占有而呈现出显性支配力的审美权力形成对应关系。在审美权力到审美趣味领域的延伸过程中,呈现了一种由硬到软、由显性到隐性的向度;另一方面,审美趣味的层级结构又反哺并巩固已有的审美权力结构,两者形成一种相互指向对方的双向建构关系。在这种关系形态下,需要结合时代语境反思当下社会文化中的权力颠覆与趣味博弈,从中趋利避害,实现社会审美文化的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浅谈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禁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那些因传统文化或民族风俗不同 ,在公开场合使用或提及会引起对方强烈反感的词语就是禁忌语。禁忌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部分。为加深对中西文化与语言之间的认识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对中西禁忌语的起源、范畴和功能作了初步比较。  相似文献   

14.
《小鲍庄》的意义不仅在于讲述了寻根的故事,更在于讲述故事的方式:对神话的借用和置换形成了它宏大的书写视阈与审美气象,运用反讽艺术在显性和隐性的双重话语对峙中发现了失根的历史真相,通过多重象征意蕴探讨了人类命运、人类苦难、人类文化等宏大命题。在寻根与失根之间,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文化重建的现实思考与文化焦虑。  相似文献   

15.
"朋友"是中西方共有的"泛人类"经验与文化,但在中西方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对其概念与内涵的理解却具有很大差别。中西方"朋友"观的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关系亲疏;二是时间长短;三是相处之道。差异产生的文化根源在于以下几方面:首先,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与社会组织方式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朋友"观和交往习惯。其次,中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是形成不同"朋友"观的外部原因。再次,中西方不同的历史经历与民族性格是形成不同"朋友"行为的基本原因。最后,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是决定他们对"朋友"观念的不同理解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6.
“曼纳”“库拉”是来自太平洋海岛被民族志所记录而形成的知识概念,它们构成了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但路径和范式却不相同。通过探讨人类学文本中“曼纳”与“库拉”的形成,反思地方知识在构建人类文化过程中“再发现”“典型化”和“多元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生态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化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反过来文化又可以塑造人、培养人、发展人.人类受到不同的文化熏陶,被不同的文化氛围和环境浸染,就会形成不同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人类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生态文化建设.坚持生态文化建设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未来文化发展的重要取向,在现实生活中需要深入探析生态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所谓特有就是指人类生存方式与无生命物质存在和其他有生命的物质存在方式根本不同的方面。因此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对自身和外界的认知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等都可以涵盖在文化概念之下。 文化一词在英文中是“culture”,原意是耕作,通过耕种土地获得更多的食物,即人类对自然存在物施以作用,改变其原有的存在方式,同时形成自己特有的生存方式,这是最初的文化含义。在文化最初的含义中包含着人类主动介入自然界的相互作用和脱离自然的存在状态这  相似文献   

19.
禁忌普遍存在.基于不同文化渊源,禁忌形成不同的领域和类型,同时也因人类生活模式、思想感情和思维方式的相似性,禁忌存在很多相似认同.本文从实例出发,通过对比,寻求中西方对禁忌认识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此窥见中西文化的异同.并由此指出第二语言教学与学习应关注文化背景差异,立足对禁忌所依附的文化进行深层的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20.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中,动物一直与人类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使得人类对动物产生或喜爱或同情或厌恶或恐惧的错综复杂的情感,人们也常常借助动物来寄托和表达人们的情感。在汉、英两种语言中都有许许多多与动物相关的词汇。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多文化因素的影响,汉、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结合实例从动物词汇的文化背景及其产生的基础、动物词汇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等方面来分析、比较汉、英文化的异同,并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