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康熙年间,在准噶尔部入掠漠北蒙古诸部的局势下,漠北土谢图汗等部内附。康熙将恪靖公主嫁于土谢图汗部,从而将"满蒙联姻"政策从漠南蒙古推至漠北。然而作为"满蒙联姻"政策向漠北推进的纽带的恪靖公主,以及以其为中心设置的公主府、支撑公主府运作的汤沐邑,并未楔入漠北土谢图汗部,而是被楔入漠南归化城蒙古土默特部,此举引发了在汤沐邑制度框架下,由公主府权力所运作的地亩、地权之成立、演变问题。汤沐邑从蒙晋长城隘口地带向土默特蒙地的突破、延展,最终形成"插花式"分布格局。归化城土默特蒙古与公主府的地权纷争亦伴随汤沐邑拓展的始终。清廷介入双方纷争,对归化城土默特经济、政治形态产生了结构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位于呼和浩特以西大青山南麓的美岱召(灵觉寺)曾是16世纪阿勒坦汗及其子孙所统领的蒙古土默特万户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美岱召现存的蒙古土默特万户的文字史料只有丙午年(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镶嵌在泰和门门额上的石匾铭文,是中外学者探讨和研究蒙古土默特历史的重要实证。由于铭文中所记录的人物关系和事件距今已有400年,又缺乏其它文字史  相似文献   

3.
一、佩特林所见到的归化城众所周知,阿勒坦汗以后自称强盛的土默特王国,在一六二八年,由于察哈尔部林丹汗的袭击而溃灭了。这时,土默特部的王公、牧民,虽然一部分留在故地,但大部分还是逃到了满洲王朝的后金国(后来的清朝)。然而,在那里似乎许多王公被杀了,以后的土默特部系  相似文献   

4.
丙兔是俺答汗第四子,土默特万户畏兀慎部的首领。嘉靖年间,他被留在西海驻牧。在西海,他一直游牧于海南与莽剌川之间,并主持修建了仰华寺。丙兔在西海的活动促进了土默特部与青海之间各方面的交流,为藏传佛教更迅速便捷地向蒙古地区扩散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板升     
板升〔美〕H.赛瑞斯(Henry.Seruys)翻译金星(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板升是俺答汗宅邸的名称,也是土默特地区其它定居点的名称,由于汉民在此建筑了许多房屋,因此它经常用来总称整个土默特地区。板升地区出现于16世纪前半叶。在1559年,这个地...  相似文献   

6.
任艳 《山西老年》2020,(3):25-25
三娘子原名钟金哈屯,1550年出生在一个蒙古贵族家庭。20岁时,钟金哈屯嫁给黄金家族后裔、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成为其第三位妻子,从此被称为三娘子。三娘子不仅出身好,而且聪慧美丽,绝对"白富美"。重要的是,她仰慕中原文化,从小饱读诗书、擅长骑射,文武兼备。  相似文献   

7.
一、火落赤诺颜的出身和住牧地青海地区在1630年喀尔喀绰克图洪台吉侵入以前,内蒙古土默特人在此称雄。青海地区土默特人集团的首领名叫火落亦。他也是该地区新兴教团黄帽派的一大施主。事实上,在他那一代,黄帽派不仅在西藏本土,而且在康区和内蒙古也大大扩展了势力,火落赤本人就是  相似文献   

8.
清代长城内外的统一与和睦 ,为广大山西平民走出“西口”,参与塞外农业开发创造了条件。在归化土默特地区的汉族居民中 ,山西移民所占比例最高 ,数以万计的山西移民来到这一地区 ,为当地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使这一地区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特征 ,在风俗、戏剧、语言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从文化地理的角度上看 ,清代归化土默特地区可谓山西文化区向北延伸 ,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亚区。  相似文献   

9.
俺答汗是明代蒙古土默特部的领袖,他对明代蒙汉关系、蒙藏关系的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近些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俺答汗的努力经营下,土默川、青海得到了开发,那里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有了较快的发展。也是在俺答汗的不懈努力下,他领导的蒙古诸部与明朝之间实现了"俺答封贡",与藏传佛教之间结成神圣联盟。  相似文献   

10.
《呼和浩特史蒙古文献资料汇编》共6辑。大约150万字。所编入的史料,时间上从1580年左右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给女真巴图尔汗的国书开始一直到解放前夕。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民族关系等方面。本书的编辑出版是对蒙古族文化遗  相似文献   

11.
乌嫩齐 《中华魂》2012,(5):47-48
从北伐战争开始直到解放战争胜利结束,土默特蒙古族的优秀儿女,前仆后继投身到这场革命战争中,他们与各民族兄弟一道英勇奋战,跃马驰聘,许多同志血洒疆场,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为内蒙古的民族解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马克思主义和我们党的革  相似文献   

12.
在蒙古帝国历史的后期。曾出现过一个兀良哈万户。后来于16世纪消失了。兀良哈蒙古人居住在外蒙古,远离他们的亲属部落——居住在内蒙古的朵颜卫,其后裔在清朝曾经统治了喀喇沁旗和土默特左翼旗,他们的祖先兀良哈的者勒蔑是一位成吉思汗时代的将军。  相似文献   

13.
朵颜、泰宁、福余三卫是明初建立的管理蒙古的三个卫,明正统年时三卫南迁至明蓟辽边外的西拉木伦河、老哈河一带,并一度活跃于整个漠南地区。嘉靖时蒙古大汗及左右翼势力开渗透辽河流域吞并朵颜三卫,经过明末清初的大社会变更朵颜卫人被清朝编为喀喇沁三旗及土默特一旗。  相似文献   

14.
胡仁乌力格尔产生的时间和地点问题到现在还没有统一说法。以朝克图为代表的有关专家认为,在17—18世纪初产生在受汉文化影响较深的卓索图盟土默特旗,19世纪初胡仁乌力格尔不断壮大,中心向北迁移影响了科尔沁,科尔沁成为胡仁乌力格尔发展的中心。  相似文献   

15.
《察克喇瓦尔第阿拉坦汗传》(以下简称《阿拉坦汗传》)是16世纪——17世纪蒙古历史诸文献之一。此书主要记述了16世纪蒙古土默特部首领阿拉坦汗(汉文史料中称为俺答)一生的业绩,是一部用韵文写成的传记体蒙古文历史和文学名著。《阿拉坦汗传》对于研究明代蒙古,尤其是右翼三万户政  相似文献   

16.
词人纳兰性德思想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身世和经历清初著名词人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亦多有人称其为“成容若”。满洲正黄旗人。他的先祖原为蒙古人,姓土默特。土默特氏后来灭了纳喇部,占有该地,遂以纳喇为姓(纳喇亦作纳兰)。他们迁至叶赫河沿岸,号叶赫国,属有十五部落。地处威远堡东北,即今辽宁开原附近。明朝初年即内附中国。纳兰氏的始祖是星恳达尔汉。纳兰性德的曾祖父金台什和曾伯祖纳林布禄兄弟二人,相继称贝勒。他们的妹妹是努尔哈赤的皇后,清太宗皇太极的生母。努尔哈赤于天命四年(1619)率兵围攻叶赫,城破,金台什自焚身死。因纳兰氏与满洲有旧恩,而得存世祀。纳兰氏归为满洲旗籍,便当在此时。纳兰性德的祖父倪迓韩,曾任佐领。满族入关时,他因著有劳  相似文献   

17.
青海藏族原分布于青海湖地区、长江源头和黄河上游北岸一带。公元十六世纪(明代中叶),蒙古族大批进入青海,占据环湖水草丰美地区,以今海北、海南、黄南及海西地区为基地。青海湖周围及黄河北岸各地的藏族部落,大多被迫迁往黄河以南,统受东蒙古亦卜刺、阿尔秃厮及其后来的土默特蒙古诸部的役属。明末清初,西蒙古和硕特部移牧青海,消灭了土默特诸部及喀尔喀蒙古却图汗的势力,青海藏族又为和硕特部役属。清政府默认了蒙古族对广大藏区直接统治的既成事实。直到清雍正二年(1724),清朝平定了青海蒙古和硕亲王罗卜藏丹津的反叛后,根据“青海善后事宜十三条”和“禁约青海十二事”,才将藏族部落划归内  相似文献   

18.
多麦藏传佛教文化摇篮佑宁寺罗桑开珠一、湟北诸寺之母佑宁寺佑宁寺藏语称“郭隆弥勒洲”,简称“郭隆寺”。位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乡的红岩子沟,地处湟水支流的北岸。佑宁寺是1584年(明万历十二年)三世达赖喇嘛索南嘉措应土默特部之请,去蒙古为俺答汗诵经...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出版的《蒙文文献丛书》已出版了诸如《土默特阿拉坦汗传》、《元史》等一些极有价值的、过去研究者们都很难得到的历史文献。本文所评的《蒙古源流》就是这一套丛书中的一种,它是根据许多中世纪蒙古历史编纂学著作中的一个手抄本出版的。全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论;正文,即文献全文;正文注释;附录一,选自文献  相似文献   

20.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库伦旗蒙古话长期处在奈曼旗蒙古话和科左后旗蒙古话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处于中间状态的特殊蒙古语言地域变体现象,但库伦旗蒙古话基本上具有喀喇沁土默特土语的特点。库伦旗蒙古话中的许多文化词明显地反映了本地域特有的历史、文化,就方言的文化特征来说,库伦旗蒙古话充分体现半农半牧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