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渝经济区在四川盆地内,而四川盆地囊括了四川和重庆的主体区域。以四川盆地的地貌为切入点,形象地比喻其为青藏高原的“太极天眼”,是中国西部雄鹰的立足点。从特殊盆地决定成渝经济区在中国及世界的地位、产业定位、双核发展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缜密的论证,认为成渝经济区建设实际是把四川盆地打造成“中国产业盆地”,关键在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根本在成渝经济区的双核发展模式,出路在建成中国西部产业高地,对推动成渝经济区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西部经济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成渝两省市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针对西部大开发10周年之际,将成渝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并纳入"十二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成都、重庆为两个焦点的"椭圆理论"构想.论证了以成都和重庆为双核的椭圆经济区、双核城市群的椭圆定律以及成渝经济区是"中国经济椭圆"的重要焦点等问题,认为要实现成渝两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必须重视椭圆模型,即遵循并运用等效定律、聚合定律、有限定律、三维定律、扩张定律、演化定律等椭圆的"六大定律",以明确成渝经济区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成渝经济区作为国家西部核心地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经济区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老工业基地的制造业基础,是西部12个省市区3个重点开发经济带(区)中,唯一具备突破行政区划、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区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和战略支撑,建设成渝经济区有利于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国家重要战略后方基地、中西部地区综合交通枢纽,有利于发挥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协作,提高区域竞争力,增强区域综合实力;有利于加强与周边大武汉经济区、长株潭经济区、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区的联系,增强区域间要素流动,提高西部各区域间经济合作水平,发挥区域的协同效益。  相似文献   

4.
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渝经济区的良好发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推进成渝经济区快速协调发展,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特点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成渝经济区:中国西部增长极的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渝经济区地处中国西部,其经济发展水平居西部前列,然而就经济总量、人均GDP各项经济指标以及城市体系的完善程度而言,成渝经济区同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等区域还有很大差距,要成为中国的第四增长极,还尚需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出发,对构建成渝经济区增长极进行多方面综合的可行性分析,探索成渝经济区发展为增长极的制约因素,并按照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试验区的国家战略目标,提出构建成渝经济区增长极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重庆和成都同时被国家批准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深化改革的战略谋划.在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区域统筹城乡发展,是川渝面临的难题.破解这道难题的大手笔就是加强川渝合作共建成渝经济区,成渝两试验区携手共筑经济高地,将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成都"1小时经济圈"构建起成渝城市连绵带,打造中国第四增长极.加大城乡统筹发展的力度,在统筹中推进城乡互动,在两西部试验区互动中实现城乡共繁荣,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实现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发挥示范和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新一轮西部开发中以成渝经济区和关中经济区为主体形成"西三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既符合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也顺应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该区域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基础,但也面临地理阻隔、经济流向差异、文化差异以及行政区经济思维等困难,因此应该从加快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打造区域内外物流网络和完善城市体系等方面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8.
对传统区域发展理论的反思,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满足"基本需求"的区域发展理论.该理论受到联合国国际劳工局的肯定和支持,并且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富有成效的应用.基于相近的发展条件和相似的发展目标,满足"基本需求"的区域发展理论,对我国西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产业发展、市场发展、融资战略、人才战略和政府作用等方面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摘要]作为西部地区“两枢纽三中心”和中国战略发展第四增长极的重要支撑,四川天府新区将在四川、成渝经济区和西部空间结构乃至国家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天府新区是旅游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旅游产业是天府新区协调发展的先导产业。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把天府新区旅游业发展与培育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极、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推进统筹城乡改革、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建设内陆型对外开放示范区,实施开放创新、区域联盟、生态为本、城乡共融、高端引领和特色精品战略。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上游地区是中国西部地区旅游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其旅游资源协作开发和旅游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全面推进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的基本途径,包括长江上游地区旅游资源协作开发管理体制,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管理运营模式,成都旅游经济圈、川西北旅游经济圈、重庆旅游经济圈等旅游资源开发及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