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郭建宁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1):1-5
新文化保守主义 ,是中国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重要而复杂的文化现象。对此学术界既普遍关注又众说纷纭。那么 ,究竟应当如何界定新文化保守主义 ,新文化保守主义是如何形成的 ,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发展前景如何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潘定智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3,(1)
文化人类学最初着重研究原始民族(部落)的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扩大到研究现代民族和原始民族走向现代化等问题。我们的民族文化学除了研究传统文化而外,还要研究传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的问题,研究过去,研究传统,目的在于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寻求走向未来之路,以利于民族新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关于新文化的重要论述,为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确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文化的理论体系,建立共产党执政时期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理论框架,以及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平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0(4)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就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由此我们而步入一个新文化时代.这个新文化时代是一个不同于呼唤德先生、赛先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这是一个告别运动文化而进入常态文化运动的时代,这是一个真正的群众运动(或曰群众选择)而非运动群众的时代.有学者认为这个新文化时代是一个文化经济与文化科技互动共建的时代.经济是基础,而文化是上层建筑及其意识形态.所谓文化经济的时代,应该是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大大胜出文化对经济的反作用的时代.同理,由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文化则积淀为某种生产关系和规制形态,所以,所谓文化科技的时代,我理解它就是生产力将突破规制形态、重构生产关系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具有三大基本特征, 即: 实践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内在一致, 它为唯物史观奠定了彻底的唯物主义理论基础; 历史发展过程的客体制约性与主体创造性的辩证统一, 它为唯物史观赋予了辩证的理论品格; 人的自由解放与历史进程的高度一致, 它使唯物史观获得了明确的价值指向。这三大基本特征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使唯物史观与其它一切历史观从根本上区别开来。 相似文献
6.
钱晓云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21-23
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先进文化的代表 ,在八十多年里不断探索和努力建设反映革命、建设和改革要求的新文化 ,为我国初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把辨证法和唯物主义的有机结合贯穿于人类史和自然史的研究,实现了历史观的根本变革.马克思立足于现实的人和现实的自然界,从人类社会维度和自然生态维度,揭示了现实感性世界及其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对马克思历史观建构维度的梳理,既可以彰显马克思对人类生存的人文关怀,又可以彰显马克思时自然环境的生态诉求. 相似文献
8.
季进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32-38
新文化激进知识分子,从激进的思想文化革命到激进的政治革命,目的都在于推进现代中国社会的现代性进程。以伦理革命和文学革命为主的思想文化革命,对推进思想领域的现代化和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进程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他们发起的文化与思想启蒙运动,很大程度上都作为维护共和政治或重建社会政治秩序的一种手段,这种政治功利主义态度决定了其文化激进态度,尤其是全盘性反传统的激进态度。这种激烈的文化反叛,使其失去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因而也就失去了建构新文化秩序的基础,最终使民主与科学流于空洞的口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给五四文化启蒙注入了新的现代性的内涵,但新文化激进知识分子急于在社会革命方面取得进展,对建构新文化秩序却没有充分的准备,这便注定了五四文化启蒙运动是一次未完成的启蒙。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在继承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方面,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色。首先,他把历史的时间点和当今的时间点结合起来考察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是前人的精神生活在时间上的传递。它既有作为历史遗产向后人传递的一面,也有新生的一面;对于现在,它是过去;对于过去,它又是“现在”。因此,如何考察和看待传统文化往往有这样两种视角——站在当今的时间点上与站在历史的时间点上。前一种立 相似文献
10.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1992,(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指经济和政治,也包括文化。这种新文化必然是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的反映,又给予经济、政治以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他是我国的民族形式与社会主义内容相结合的文化,故必须符合中国国情,表现伟大时代的生活与风貌,揭示现实社会关系(包括民族关系)的本质与历史发展趋势,体现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为推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满足我国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要服务。 相似文献
11.
陈恒梅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邓小平理论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坚持唯物史观,把人民群众看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坚持把为人民谋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2.
宋才发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2)
物质世界是由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构成的有机体。在19世纪30年代的时候,唯物主义自然观已基本确立,费尔巴哈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自然界也由黑格尔把它提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在社会历史领域仍然由唯心主义所支配,马克思和恩格斯当 相似文献
13.
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在现实的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上,现实的人的征服自然界的能力,应该看作是一个自变量,而外在自然界对现实人的制约力的强度,却是这个自变量的因变量,在现实的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模和强度,相互作用的方式和效果都是随着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而变化的。因此,现实的人在协调人地关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对人类自身发展活动进行调控等若干准则。 相似文献
14.
15.
黄修卓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3):261-265
李达融实践、批判、创造于一体,以唯物史观为缘起研究"吾党哲学的根据",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考察"中国目前的出路",以唯物史观为依据"改造社会科学",为唯物史观普遍原理"化"成适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崔希福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34-39
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内容丰富,但其在后来的发展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唯物史观的当代形态中,制度理论的"不在场",将意味着其理论体系的不完整。以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的文本为依据,系统地梳理和发掘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之基本内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认为制度本质论、制度起源论、制度功能论和制度变迁论是支撑唯物史观的制度理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王忠武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8(3):26-29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应坚持贯彻的基本方法论原则主要有 :合规律与促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主旋律与多样化相辅成的原则 ;继承与创新相整合的原则 ;民族性与全球化相兼容的原则 ;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协调的原则 ;普及性与提高性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兼顾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3)
五四运动发生至今快七十年了。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要纪念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是为了发扬运动本身所显示的大无畏的爱国精神;更主要的,是要充分肯定在1919年5月4日前后新思潮、新文化传播的历史意义,弘扬这种新思潮、新文化所代表的民主和科学精神,推进中国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但是在纪念五四的时候,我们不得不痛苦地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尽管政权已几经更迭,制度已根本改变,生产已有长足进步,物质条件已有相当改善,但中国离民主、科学的目标还相当遥远;而封建专制的残余还相当严重,愚昧落后的现象随处可见,十多年前结束的文化大革命留下的种种创伤远未愈合,不但经常引起人们心灵的惊悸和颤动,而且不时诱发着新的炎症和溃疡。于是,有的先生找到了发难的根据:五四的精神并不是民主和科学,而是对传统文化粗暴的全面批判,使中国的优良传统中断,并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又有的先生提出了这样的责问:既然早在五四时就传播了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为什么到今天还不能在中国实现?这不是说明这种新文化不适合中国的国情吗?忧国忧民的朋友也感到,民主虽是美好理想,却不能解决今天中国当务之急,于是转而寻求新权威主义之类的武器。对这些,不少与笔者持相同观念的学者已经作了回答,这篇短文只想就新文化在中国传播的政治机制问题作一点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希望能有助于我们找到造成中国现状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索南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9(8):245-24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体现的是一种以世界上不同民族原生体育为主体的文化形态,因其各自发展的文化背景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而多姿多彩,是人类体育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奥运会为主的现代体育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席卷着世界体育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要构建民族传统体育新文化,一方面要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关于吸呐外来先进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不断深化,以及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围绕着“中国公民社会”这一命题而进行的理论探讨也越来越多,而作为公民社会建构的主体即现代公民而言,需要立足好自身的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