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认为 ,昌耀诗歌创作的审美追求是至真至善至美。具体探讨了他在特殊的生存环境中 ,对生命至”真“的体验 ,从而完成了最高的人性成熟 ,在此基础上 ,促使他自觉承担艺术的“启示价值” ,积极介入当今中国的话语实践中来完成向“善”的对于历史、时代等主导性精神意识的弘扬 ,同时追求一种与自己的身心能融然天间的艺术表现形式 ,将现实主义的美学规范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
3.
对残疾人竞技体育审美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伟 《唐都学刊》2010,26(4):122-125
残疾人有参加比赛的愿望,他们希望通过参加比赛来表现自己的坚强和美感,得到社会的认可。我们应该从健全人的角度对残疾人的体育魅力进行审视,发现他们的身体之美、技术和人格的魅力,鼓励残疾人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民俗仪式、民俗意念、民俗器物等三个方面观察、归纳了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创作中的民俗表现.一方面,考察了社会转型期下层民间文化的错动、流变以及由之所呈现出的种种景观;另一方面也探讨了这种变动对于创作的影响,即文化意蕴如何具体地转化为审美表现.  相似文献   

5.
陶莉 《社科纵横》2000,(1):63-64
审美活动和艺术活动作为全面、自由的精神活动 ,在现代生活中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在古代 ,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能否生存 ;在近代 ,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生活 ;而在现代 ,随着物质生存的紧迫性的缓和 ,人的精神生活则成为紧迫问题。因此 ,审美教育、艺术教育活动逐渐受到重视 ,这并非全靠爱好艺术的领导、教育家、艺术家们的极力倡导等人为因素所致 ,而主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的必然结果 ,人们总习惯于局限在教育或艺术的范围内来探讨审美教育的地位、作用与功能 ,因而 ,能足以证明审美教育应当存在并受到重视的理由便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6.
王军元 《学术交流》2005,(7):132-137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是当代广告创作的重要源泉,正与奇、简与繁、雅与俗、直与曲等辩正审美关系在广告中有着突出的表现。正,即要求广告合乎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奇,则要做到广告出人意料,出奇制胜;广告既要简单、明了,又要繁复、详尽,同时,还应该在通俗与唯美之间,委婉、含蓄与直白、明了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与和谐,以符合消费者的审美心里,达到广告信息的有效传递。  相似文献   

7.
媒体变化与审美文化的品位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传媒的发展带来当代审美文化的重大变化 ,但往往造成其产品在历史的、人文的、诗意的因素缺失。如何使商业资本规范的运作 ,成为当代审美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8.
李雍  徐放鸣 《阅江学刊》2013,(5):137-140
随着审美文化研究日益呈现出开放的趋势,近年来,学者提出了地方审美文化这一新的课题。地方审美文化具有独特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加强对地方审美文化的研究,在拓宽审美文化研究范围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审美文化厚今薄古的不足。在“全球化”背景下,研究地方审美文化可以借鉴人类学“地方性知识”的研究方法,结合地方审美文化所具有的原生态性、历史传承性、地域性等特征,有助于我们建立起本民族自己的话语模式,保持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黑格尔的审美本质论进行了分析,指出黑格尔采取反证法的方式证明审美不是实践的欲望关系,不是情感活动,不是意志活动。审美的本质是认识。本文认为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但由于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的内在矛盾性,决定了黑格尔这一美学命题的内在矛盾性,因此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辩证地理解这一美学命题。  相似文献   

10.
建国以来的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曲折历史证明,知识分子社会属性的认识是关系国家盛衰的重大问题。邓小平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脑力劳动者的思想,提出了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是工人阶级;在政治地位上知识分子是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先进开拓者,担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世界现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其世界观改造的性质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是基本相同的;在政治上对知识分子要求要适当,不能苛求。  相似文献   

11.
刘翠霞 《唐都学刊》2005,21(3):108-111
当代视觉化传播对当代审美文化的影响是深刻而复杂的,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视觉化传播整体上把日常生活纳入审美的范围之内,有利于培育当代大众的新型审美文化形态;另一方面,视觉化传播泛审美的结果也导致审美活动停留在感官-形象消费的水平上,使大众的审美趣味庸俗化、审美感官钝化,消解了美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2.
Recent work within psychology demonstrates that unconscious cognition plays a central role in the judgments and actions of individuals. We distinguish between two basic types unconscious social cognition: unconsciousness of the influences on judgments and actions, and unconscious of the mental states (i.e., attitudes and feelings) that give rise to judgments and actions. Influence unconsciousness is corroborated by strong empirical evidence, but unconscious states are difficult to verify. We discuss procedures aimed at providing conclusive evidence of state unconsciousness, and apply them to recent empirical findings.  相似文献   

13.
In our dynamic social world, a premium is placed on the individual's ability to innovate and to change ( Giddens 1984 ; Sewell 1992 ; Simmel 1955 ). Yet traditional role theory has difficulty accounting for innovation, leaving unanswered the question of how individual level negotiations affect social‐structural processes (see Callero 1994 ). This study addresses this tension by linking role theory with social cognition. By positioning behavior and cognition as two interrelated continuums, I stretch the meaning of role enactment to include 4 role typologies. I utilize these typologies as a heuristic to chart the processes through which individuals adapt to and affect a role performance over time. I conclude by outlining how sociocognitive role typologies aid social researchers in accounting for individual efficacy in response to social‐structural situations.  相似文献   

14.
史可扬 《唐都学刊》2004,20(3):43-47
电影的审美文化分析就是要探询电影与人的生存的关联,对人的理想生命状态的揭示和回应。这种关联是双向的,一方面要探讨社会因素对电影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寻觅电影在社会中是如何贯彻和实现审美原则的,或者说是如何成为审美文化现象的。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电影进行了审美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现象学还原是现象学的一套方法 ,它的运用意味着回到认识过程的始源和客观性 ,从而获得真实的实在性。审美还原是这一方法在美学领域的真正现身。在审美活动中 ,我们得到的是人与世界的情感交往 ,在主体的审美经验与审美对象的互为显现中 ,人还原到他的本真境况 ,世界还原到它的原初样态 ,这一过程在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作品中得到了最完美的彰显 ,现象学“回到实事本身”的精神也在此得到最恰切的美学诠释。  相似文献   

16.
惠怀杰 《唐都学刊》2000,16(4):98-100
文章从审美创造的角度,重点分析论述了作为审美创造主体的作者与客观对象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亲和、渗透与转变的审美心理和生成机制,强调了审美主体对于摄影艺术创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李大敏 《唐都学刊》2005,21(6):124-127
丑在人类审美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既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更是艺术创造、艺术鉴赏中的重要内容,它衬托美、突出美。对丑的表现与鉴赏,能使审美主体在体会感性世界的丰富与多彩中,领悟历史与人生的多层次意蕴,提升审美感受。  相似文献   

18.
祝菊贤 《唐都学刊》2005,21(5):125-127
在工业化时代,人性的不和谐首先表现为人的感性欲望与精神追求的不和谐。工业化及现代科学技术使人内在的时间体验被压缩,人性更多地倾斜到外在感官欲望的满足和享受之中。人类物质消费欲望无止境地增长,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许多社会的不和谐。审美在人心灵最深处滋养和培育一种对别人生命、对万物生命的同情、怜惜和大爱,它能培养人的生态意识,使人以一种音乐的心境与他人及万物和谐相处。高科技时代,人性的不和谐还表现为理性过分压抑感性,使人成为思想的机器或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工具,而审美教育是造就心智和谐的一代新人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所谓当代美学的实践诉求,实质就是要求当代美学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即通过审美教育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与文化建设的实践,这是当代美学的社会性和价值观的体现。因此,要加大美与审美的理论研究;各种媒体要以审美教育为己任,针对社会上出现的以丑为美、以恶为善的不良现象给以批评、引导;各类学校都要开设审美课程,对青少年给以人文关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审美价值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为当代美学的实践诉求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rgues that an explanation of the role of aesthetic patterning in human action needs to be part of any “qualitative” social theory. It urges the social sciences to move beyond contextualism and to see art as visual, acoustic and other media that lead to heightened sensory perception and the coordination of feelings through symbols. The article surveys the argument that art provides a basic model of how the self learns to interact with external environments; and the complementary thesis that art could be seen as integral to the emergence of systems of human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economy. Ornamentation and stylization are advanced as two concrete devices through which human attention is captured and experience is ordered through aesthetic patterns. The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art offers the social sciences a meaningful account of the perceptual or “qualitative” dimensions of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that this is much needed toda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