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国家主权提出严峻的挑战。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全球化从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文化上侵蚀、制约发展中国家的主权。中国应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探索发展本国经济、并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安全与完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文元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3):16-20
全球化中的国防经济安全问题不可轻视。经济全球化使我国国防经济在面临发展机遇的同时又面临着安全的挑战与威胁,主要表现在对我国国防工业、战略物资、军队后勤、国防经济人才、与国防经济密切相关的金融和信息乃至国防经济母体即国民经济安全的挑战与威胁,这些挑战与威胁还将会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我国国防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3.
张其飞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19(6):66-68,77
融入经济全球化是中国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融入经济全球化将给中国社会主义带来政治、经济、文化层面的全面挑战并将产生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宋山丹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6):693-69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家主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有关国家主权问题的争论也日趋激烈。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作用非但未削弱,相反还日益突出。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新主权观念。必须具体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提出的挑战,并从中探索从容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宋山丹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3,16(6):693-69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家主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有关国家主权问题的争论也日趋激烈。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的作用非但未削弱,相反还日益突出。应该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更新主权观念。必须具体分析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提出的挑战,并从中探索从容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曹文振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48-52
经济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应当正视在经济全球化冲击下国家主权弱化的事实 ,有条件地承认国家主权的相对性。国家主权的部分让渡是获得民族国家发展空间的置换条件 ,有利于民族国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生存与发展。经济全球化要求国家主权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渡 ,以适应生产力社会化发展的需要。国家参加国际组织 ,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都对国家主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的国家主权也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范爱军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10-114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大趋势,正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重视。但是,经济全球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会带来哪些挑战?我们应采取什么应对措施?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求能对即将“入世”的我国经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李艳春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14-16
论了述经济全球化在当代的特点及趋势 ,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探讨了我国如何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 ,选择性、创造性地进入全球化进程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沈文通 《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1):17-20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经济、社会生活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这对于青年思想道德教育既是难得的机遇 ,更是严峻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探讨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 ,是一个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毛广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3):35-38
公司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而且是一个社会组织.公司社会责任是公司基于社会的希望应当履行的义务,对社会有利的影响最大化以及对杜会不利的影响最小化.公司社会责任思想是对传统"利润最大化"理论的一种扬弃.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完整的公司社会责任应该是由作为动力系统的经济责任、保障系统的法律责任以及导航系统的道德责任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该体系不仅要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需要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而且还要表明各社会责任要素之间的关系。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文化伦理责任和社会公益责任等五个维度和基本责任、中级责任、高级责任三个层次构成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较好满足了上述要求。五个责任维度较好体现了各利益相关方的需要,而三个层次较好体现了企业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其中基本责任是企业生存之根本,中级责任与企业发展环境的改善密切相关,高级责任是企业自我裁量责任。促进就业、推动自主创新、推动行业竞争规则的建立、推动诚信商业文化的塑造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但企业社会责任首先还是股东责任,保证股东利益是企业承担各种社会责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矛盾的凸显和社会期望的提升,使企业社会责任(CSR)问题在中国变得日益紧迫.已有的CSR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多从政府或社会俯瞰企业的单一视角进行,从政府、社会、企业三方协同互动视角进行尝试的尚不多见.协同视角的实质就是把CSR问题视为全局性的社会问题,而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通过三方的互动与合作,实现共赢与和谐.实现单一视角到协同视角的转换,首先要把握当前三方失衡的基本态势,在理论方面深入剖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微观机理,强化理论基础,改进研究方法;在实践方面进一步理解企业在中国社会中的角色和处境,更加注重对CSR行为的政策引导,加强对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教育,大力培育和发展NGO. 相似文献
13.
论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企业是否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一直存在着争议和分歧,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经济绩效的关联性问题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引用利益相关者方法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界定,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提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提高经济绩效,而经济绩效的提高给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4.
企业需要履行社会责任是理论和实践界不争的共识,但企业社会责任是从企业外部产生的概念,较难得到企业的内在认同。单纯期望企业出于道德动因或响应政府号召而履行社会责任并不现实,也不可持续,经济动因才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根本的内在动机。文章构建了“企业社会责任→员工周边绩效→企业财务绩效”的绩效影响链条,从逻辑和实证两个方面论证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通过周边绩效的中介作用为企业带来财务绩效的提升,揭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经济动因,并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社会责任的依据与维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和维度是两个基本的但长期存在争论的问题.首先,讨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企业公民理论,认为这两者具有统一性,但作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依据,却都存在共同的不足;第二,运用一个代表性企业的扩展利润函数,证明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必然造成社会责任问题,从而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实证依据;第三,利用第二部分的结论,证明企业经济责任不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维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两维度主张:以禁止损害和损害赔偿为原则的强制性社会责任维度和以福利增进为原则的选择性社会责任维度.按照这一主张,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6.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奕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46
我国的企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中有些涉及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大多又是由于社会责任缺失所造成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对国家、公众、社会均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和伤害,同时也给企业的自身发展埋下了隐患,无形中增加了不必要的风险。现阶段,我国企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社会责任缺失所造成的风险,这些风险的产生将给企业长远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削弱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本文从企业社会责任缺失角度出发探讨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带来的风险,同时提出化减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资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5):5-8
文章基于相关理论背景的回溯,简要梳理和界定了相关概念,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社会资本之间的辩证关系。文章指出,通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累企业社会资本,可以不断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刘克非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2):81-86
现阶段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还存在与政府信念冲突、企业宗旨偏移、决策错误认知、企业资源与其承担责任不匹配等诸多障碍。应该通过构建企业社会责任外部环境、设置内部监管机构、建立信息披露机制、营造相应企业文化、加强宣传培训等对策来破解。 相似文献
19.
为客观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情况进而推动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对于零售行业企业来说,该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需要,而且还要体现零售行业特征及行业发展要求。本文首先基于对企业社会责任构成体系的一般性讨论和对我国经济社会及零售行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构建了我国零售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该体系由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环境责任、文化伦理责任和社会公益责任五大类责任和20小项构成。然后,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研究,给出了各指标的权重,为进一步研究零售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指明了方向。定量分析结果支持将零售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基本责任、中级责任和高级责任三类责任的观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