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本文从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层面,探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深远影响。认为,一个国家要想在全球化的国际体系下增进本国自身的安全——经济持续、社会安宁和政治稳定,就有必要建立经济、社会和政治同时兼顾的“三位一体”的安全新观念。文章认为,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作用力、影响力此消彼长,经济国际化、一体化与各民族坚持本土化、民族自主性之间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碰撞与摩擦,安全关系和安全观念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而这些变化都加速了国际规则推广和国际关系重塑的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温朝霞 《探求》2001,(6):40-42
互联网作为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一种标志性信息传播方式,其特性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互联网虽然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国际关系的基本运行规律,但它确实正在而且将继续对当代国际政治关系产生深刻的影响,在全球化、国际政治立体、国际政治斗争、未来国际关系等方面,以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为杠杆,重新调整出一种新的格局。  相似文献   

3.
试论贸易与政治的相互渗透及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贸易与政治及其相互关系一直是国际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全球化加速推进的今天,贸易与政治的交融已经成为现代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一方面国际贸易日益成为国际政治和外交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国际政治冲突甚至战争都不可避免地把贸易优惠或制裁作为外交制衡杠杆。本文将通过以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为例,分析论证趋向政治化的国际贸易和以贸易制衡国际政治的新型国际关系局势,并提出国际政治外交走向商务外交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经济全球化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总的说,它是不可逆转的发展大趋势,利大于弊。它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关系都会产生巨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经济关系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调整。目前发达国家获取全球化大部分利益的局面必须改变  相似文献   

5.
国际关系伦理学:基本概念、当代论题与理论分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简要分析了国际关系伦理研究这一当代国际关系研究的跨学科前沿领域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 ,初步概括了全球化时代影响国家间关系和世界政治的若干基本伦理问题 ,以及基于不同国际伦理传统和经济背景的主要理论分野 ,并就构建一个旨在反映发展中国家的立场和视角的“国际关系伦理学”分析框架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国际亚洲研究学者大会(ICAS4)于2005年8月20~24日在上海展览中心成功召开,来自世界各大洲的1000多名学者在会上就亚洲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历史等领域的专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上海展览中心东二馆的30个分会场同时启用,每天进行70多个议题的探讨,其中有若干主题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这些热点领域分别是:全球化环境下的亚洲、亚洲的城市化进程、亚洲的社会结构、亚洲的传媒和亚洲的国际关系。此次大会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主办,上海市政府对大会给予了极大的支持。欲了解大会及各热点问题讨论的详细情况,可登陆上海社会科学院网址查…  相似文献   

7.
在互利互惠、平等尊重和战略平衡需要的驱动下 ,亚欧两大洲以亚欧会议为契点 ,构建亚欧新型全面伙伴关系。自曼谷首届亚欧会议以来 ,亚欧之间的经济合作、政治对话及文化交流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 ,与此同时 ,亚欧合作又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世纪之交亚欧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进一步合作的坚实基础 ,同时也面临着不可回避的障碍。亚欧合作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是宏观的、深刻的和多层次的。亚欧合作有助于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和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 ,也有利于亚洲地位的提升和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当代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批判理论流派,继新自由主义之后对新现实主义,尤其是结构现实主义进行了彻底清算。在广义的批判理论阵营中,建构主义及结构理性主义思路让我们看到了国际关系理论的新视野。伴随着本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和两极时代的终结,国际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这种变化的本质是指国际关系或世界政治正处于重塑阶段,由此向当代大部分国际关系理论体系及其观点提出挑战。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国际政治研究中肯尼思·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structuralrealism),即国际政治的结构理论异军突起,…  相似文献   

9.
进入新世纪,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相互交织出现,全球安全和国家安全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作为亚洲人,亚洲的和平与安全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为此,2005年10月28—30日,北京大学国际和平与安全研究中心和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共同主办、太平洋学报杂志社协办的“亚洲和平与安全:现状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郊区召开。来自台湾、大陆的国家部委、科研单位、军队、大学、学术杂志、媒体等40多家单位的50多名中国代表,以及来自韩国、印度、新加坡、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的10多位国际代表参加了会…  相似文献   

10.
试论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关系民主化,就是以统治、干涉和服从为特征的强权型国际关系,向以独立自主、平等参与和互利合作为特征的民主型国际关系的转化过程。国际关系民主化是与殖民体系的瓦解、强权政治的式微、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全球化的拓展和经济相互依赖的加深相依而行的。21 世纪将是国际关系民主化加速发展的时代。主权平等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民族自决原则和反对霸权主义等等国际法基本准则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目标内容;扩大联合国安理会和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两个主要的制度路径。国际关系民主化较为乐观的前景来自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国际关系整体性的演进、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增多以及全球性民间社会力量的强大。  相似文献   

11.
国际文化研究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的国际关系研究着眼于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对于文化的作用,而国际文化研究则更重视文化对于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的反作用。作者认为:为了解释和理解冷战之后的国际现象,解决新世纪中人类面临的新问题,应当在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之外,开辟国际文化研究,作为国际关系学理论的第三个分枝。它将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目前国际文化研究的核心———价值观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首先应当分清价值观的取向,明确应当采取什么态度,才能使价值观研究更深入扎实地开展。国际文化研究的架构分为四个层次,即概念、思想和原则→对于概念、思想和原则的集体认同→文化的制度化→影响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新的国际关系体制,包括生产、金融、科技三个方面的全球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
人类即将进入 2 1世纪。在思考 2 1世纪的中日关系时 ,我认为需要站在今天的角度来展望 2 1世纪的亚洲和世界的形势。当前的国际形势 ,一方面多极化在加速 ,另一方面经济的全球化在发展。这一趋势正在促进国际关系的调整。尽管有的大国企图建立由它主宰一切、独霸一切的单极世界格局 ,但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大国之间的制衡和协调 ,有利于构筑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进入 2 1世纪后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 ,这一发展趋势将会持续下去。不言而喻 ,中日关系是今天国际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和…  相似文献   

14.
国际政治的世纪性规律是超越动态现象。对国际关系行化过程中内在本质的宏观把握,任何一个试图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的国家,都必须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西方学者大多将国际政治的世纪性规律总结为”世界领导者”的传延和替代,反映出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意识。作者认为,符合历史事实的应该是发展的规律和分合的规律,由此决定,国际结构经历了由分散型、聚合型向聚合一分散型的更替,国际关系原则随之表现为吞并主义、霸权主义和正在上升的道德主义,在将要持续较长一段时间的国际关系转型期中,中国必须遵循“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基本思路,根据国情国力和国家利益建构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战略和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一、概念“国际关系”这一概念通常要联想到两个方面:(1)是我们所耳闻目睹并参与的国际生活具体实践,包括国际关系主要参加者之间的物质财富交往和精神交往;(2)是反映现实的国际生活,以掌握科学认识国际生活的规律性为目的的知识领域。国际关系学是政治科学的一门课程,是政治科学的单独研究对象,也是“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了解和研究国际关系所确定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6.
200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后,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态势下,二战后形成的全球政治经济秩序遭到了新的挑战。发达国家主导的市场经济分配规则遇到了危机,随着世界强国美国的战略东移,世界面临新的抉择。但世界经济走向社会化的大生产、大市场、大产业、深分工、全球化的道路不可阻挡。世界政治国际政治从"小政治"向人类可持续发展、全球文明等国际"大政治"的纵深发展,世界将围绕联合国的发展、国家社会的组织纪律、价值取向、利益制衡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17.
日本在“日元国际化”的口号下,推行日元基准货币化计划,谋求建立以日元为核心的亚洲货币体系和以日本为主导的区域性经济网络。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亚洲日元圈”首次进入了组织化、制度化阶段。它无疑将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对外政策产生众多的制约,大大约束中国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的选择余地。本文依据基准货币的基本特性,在亚太地区国际关系格局的框架内,探讨了日本推行“亚洲日元圈”的经济动因和政治动因;从亚洲地区经济的各层面和基准货币的三种货币功能分析了“亚洲日元圈”的既成基础及日元基准货币化的近期可行性;并根据冷战后日本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环境预测了“亚洲日元圈”前景中的不确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自1997年7月东南亚货币汇率急剧下跌所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仍未完全过去,其影响的范围已包括整个东亚地区。历史上,经济的低潮时期往往伴生军事对抗的加剧和安全局势的动荡,如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就是促成二战爆发的重要因素。虽然时至今日国际...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迅猛发展、政治急剧变革的世界上,在国际关系领域里创造国际政治的新结构是学者们的责任。这也是本书作者西约姆·布朗分析出现世界政府潜在可能性的动机。副标题“通向世界政府的理论”表明本书的目的。在书中,作者举实例说明了对这个理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中,关于国内政治及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等问题的研究方兴未艾。本文考察了国内外学者对国内政治概念的界定,并分析了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建构主义等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政治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