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拾丽莉 《现代妇女》2014,(12):201-202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许多农民摆脱土地离开乡村进入城市务工,并逐步融入城市生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转换。农民市民化既是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又是城镇化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农民不断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其身份向市民转换的一个过程。同时,农民市民化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国家和政府将农民市民化放在战略的高度,制定了相关的政策及各项法律法规来推进农民市民化。但是现阶段农民市民化还存在很多现实的、制度性的、深层次的困境和障碍,如农民市民化进程缓慢的问题突出,农民市民化质量不高,甚至存在半市民化、逆市民化的现象出现。为了推进我们的农民市民化进程,我们针对困境形成的原因,找出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以“写农民,为农民写”为旗号,以“一辈子深入农村,写一辈子农民,给农民当一辈子忠实的代言人”为誓言,浩然被许多人记住了。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农村社会法治化的主导力量,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村法治化进程重要的精神因素。在农村,农民的法律意识深受传统的法律文化的影响和我国二元社会结构现状的冲击,城乡分割的二元治理体制形成了现实的枷锁,使农民的法律意识产生了认同观念上的错位。为此,本文通过对农民法律意识存在问题的分析和如何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两方面进行阐述。培养农民法治观念和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是建立法治社会的核心,是实现依法治国的关键,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曾提出:“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已经开始意识到了农民教育工作重要的战略地位,农民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就,在我国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发展过程中,把农民教育等同于农民工教育、经费不足、师资薄弱、内容落后等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应对农民教育边缘化,关键还在于从农民自身角度出发,积极转变观念、增加投入、改革教育内容、完善教育实施环节等方面,真正做到农民教育为农民。  相似文献   

5.
林海 《职业时空》2008,4(11):115-116
农民就业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现代化建设的成败。面对中国农民就业问题的特殊性,确立农民的国民地位,进而调整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催生农业企业、提高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是促进农民就业的不二选择。关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2002,(4)
据《人民日报》报道:九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不少的人大代表把关注目光投向了农民的养老问题。目前,我国农民的人均年纯收入只有2000元左右,缺乏养老保障。代表们提议,应当将广大农民纳入社会保险网,积极稳妥地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使农民养老逐步走向社会化。点评:农民养老工程,事关国计民生,忽视不得。要说平等和公正,请把农民养老保障体系建立起来吧。要重视农民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7.
袁隆平轶事     
谭士珍 《老年人》2008,(8):22-23
袁隆平和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的研究离不开稻田,他和农民一样在泥里水里劳作,他曾自称:“我也是农民,只是在农民前加上‘知识’二字。”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其中,农民的参与意愿是影响治理效果的重要因素。鉴此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农民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展开研究,基于公众参与理论等指导,从农户个人及其家庭特征、农民归属感、乡村精英影响力、政府回应等方面构建农民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结合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stic模型,实证验证显著影响因素,据此提出提高农民参与意愿的政策建议,为促进农民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农民最懂自己需要什么,但他们没有话语的建构权,当前社会不可能使他们的话语成为主流话语,因此必须要有知识分子深入农村与农民相结合,做农民的代言人。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民身份制度的变迁经历了从强制性变迁到诱导性变迁的历程。文中就将尝试用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方法,另辟途径,脱离以往对农民身份制度研究的单一国家视角,探讨为中国农民身份制度的建构和演进历程.综合分析制约农民身份从传统到现代转变的制度和非制度因素,最后结合中国农民身份制度的困境,对其发展路径给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反抗(resistance),是近年来传入中国学界用来理解农民行为的西方概念之一,“农民的反抗”似乎成为一个讨论历史上中国农民的小小热点,学者们多引用斯科特(J.Scott)的《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1985),来说明弱者有他们自己的反抗方式。在斯科特眼里,农民的反抗形式不仅仅表现为有组织的、公开的、大规模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民在经济基础方面基本上还处于高度分散、无组织状态。高度分散的农民不可能和外部成规模的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形成正常的契约关系。在农业产业化的初期,中国分散的农民和国际市场一碰,问题就出现了。所以,这个时期出现的“农户+公司”的模式给农民带来了某种缓冲,至少使得中国农民不必直接面对残酷的国际市场。但是,随着产业资本迅速扩张和社会剧烈变革,“公司+农户”的模式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农村和农民的所有问题,“三农”问题成为了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困惑的表象,还表现在农民之于土地、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深层问题上。  相似文献   

13.
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农村房屋征收纠纷将是影响城乡统筹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的关键问题。从当前农村房屋征收纠纷及其解决机制来看.由于现行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过于强调政府的管理权力而对农民的合法权利没有给与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了严重的农村房屋征收问题。农村房屋不仅仅是农民的一项私人财产,更是农民住宅权实现和农民生存和发展权利的客观载体.是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最基本保障,如果政府出于为了农村的发展和农民自身利益考虑.就应全面考虑农村房屋征收对农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俺是山旮旯的农民,照俺说来,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做个农民了。  相似文献   

15.
乡村治理中的“搭便车”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乡村治理研究中,农民的“搭便车”问题,是最为常见也最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其令人困惑之处在于,为什么在一些地区,农民能够克服搭便车难题;而在另一些地区,却因为农民搭便车的存在,社区中所有人的利益都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土地一直是我国农民生活和养老的基本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土地失去原有的作用,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变化。我国农村农民以地养老的传统做法,在有些地区已面临着挑战。在新的条件下,农民以地养老出现的新问题,应引起我们关注。本文试就福建省泉州市农民以地养老出现的新情况,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就业岗位     
《职业》2009,(8):72-72
中国应担心80后无农民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作客南都公众论坛时提出,农民理性的扩张是中国经济发展包括率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的重要推动力,但这种理性也需要一种转型,而转型期显现出的一些农民理性的天生缺陷,也让包括新一代的农民后代无人再愿意种田,成为中国最需要担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民的皇粮国税,一直延续了四千余年,中国农民以自己的勤劳与血汗承载着这个目家的太多负担,托起中华文明的发展。如今农民身上的这一沉重负担终于解除了,皇粮国税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     
国土资源部:我国农民房屋征地拆迁将单独补偿 《土地管理法》的修订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土地管理法》修订中有关重点制度设计的工作正在抓紧推进,将围绕征地制度改革,重点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解决被征地农民发展权问题。将保障被征地农民居住水平有改善,对农民房屋拆迁不再简单地按附着物补偿。要单独给予补偿。  相似文献   

20.
孙蔚 《现代交际》2013,(9):108-108
乡镇政府是国家法律和政策在农村的执行者,是直接跟农民打交道的机关,只有具备良好的公信力,其权威才能得到农民认可,行政行为才能得到农民配合,政策措施才能得到真正贯彻落实,才能在最广大的农村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文章结合调研成果,提出了提高乡镇政府公信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