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西海固     
《中国民族》2008,(11):28-28
位于宁夏南部山区的西海固,是宁夏固原市的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原州区,以及中卫市的海原县和吴忠市的盐池县、同心县等8个贫困县(区)的总称。在这片总面积3.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着宁夏全区70%的回族人口。  相似文献   

3.
西海固地区气候干旱,水源奇缺,以农业为主又兼带牧业,农作物须依靠水生长,牲畜需饮水,人需用水,因此,水资源对当地居民而言极其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人均耕地面积随之减少,又由于技术条件有限,不能开发利用地下水,因此,当地居民把更多的希望寄托在雨水上,从而产生了求水文化,通过在泉里祈雨以及到拱北"要雨"这两种形式来达到降雨的目的。近几年由于退耕还林、移民搬迁以及政府"引水上山"政策的实施、外出务工以及经商等使农业不再成为当地居民唯一的生计方式,从而求水文化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人们消失的记忆。求水文化从无到有再到现在的日渐消失,与当地的环境、技术条件以及生计方式的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一定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文化,而求水文化就是当地回族为了适应当地的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4.
算来我从宁夏回到北京已经一个月了,这次采访既不是我两年采访生涯里时间最长的,也不是走的地方最多的,但却是最让我难忘,最触动我内心的。20天的宁夏之行,经历的点点滴滴都让我铭记在心,不舍相忘。回来之后,我就开始着手做即将于第六期出  相似文献   

5.
6.
买莉 《回族研究》2021,(1):39-44
西海固文学的发生是作家长期在底层浸泡后生发出来的对这片土地与民众的叹咏,他们书写的内容、方式、态度等共同构成一种文学现象,成为中国当代文学整体格局中不容忽视的力量。在西海固作家中,石舒清与马金莲的创作颇具个人色彩,石舒清在文体自觉中创作短篇小说,表现出独特的思维方式与审美趣味,他对缥缈梦境的书写成为西海固文学中别致的样态。马金莲的叙述能力在西海固作家中格外显眼,强韧的叙述动力与其长期的底层经历与扎实的情感体验相关,这些特点在长篇小说《马兰花开》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7.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固原市市长马汉成的一位朋友,去看望一位已经退休多年、生活在北京的老领导。这位老领导一见他就关切地问道,西海固的老百姓现在能吃饱肚子吗?马汉成的朋友回答,这早就不是问题了,不仅能吃饱,而且能吃好。  相似文献   

8.
民族影像志作为人类学重要的研究方法与文化书写方式,对记录、展示和传播鄂伦春族文化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本文首先对鄂伦春族影像志进行梳理,从中发现,关于鄂伦春族早期的纪实影像是他者视域下的媒介建构,新世纪以来虽出现不同种类的纪录片,但建构的权力依然还在拍摄者的一方。其次,论文从分享人类学视角对其进行反思并提出建议:纪录片要通过鄂伦春人的本位视角,记录其发展变迁和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影像纪事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对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学者赴此区域进行影像人类学研究。在建国初期所拍摄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科学纪录电影”16部影片中,有9部聚焦于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为我们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影像素材。而对这些影像素材的分析,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掌握影像叙事所建构的“边疆想象”的文化本质,以及文本内部结构和外部世界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11.
以自传式纪录片为载体的"土著影像",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人类学者索尔·沃斯和约翰·阿代尔进行"纳瓦霍人电影计划"之后,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发展起来的土著文化自我表述和"影像赋权"。土著族群自我表达、自我呈现的"影像民族志",根本性地改写了民族志电影作者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影像创作的文化殖民霸权,产生了更为深入、具有丰富阐释价值的影像文本,在当代视觉人类学的发展过程中占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2.
石磊  薛蕾 《民族学刊》2021,12(5):1-9, 106
从政治、文化和经济等维度来看,中华民族始终是连续的超稳定体系,多民族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携手共进,这是中华民族自然空间、历史起源、文化发展和媒介叙述共同作用建构的。这些“各美其美”与“美美与共”的民族文化景象,值得影像媒介去系统化深描。各民族节日影像志以一种深描的方式,从根深蒂固的民族节日文化中,洞察鲜活的中华各民族文化新常态:各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各具特色”,少数民族节日中地方文化与官方话语“和而不同”,社会关系和社会变迁嵌入影像叙事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时代之音”,由此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自信与自觉,建构起丰富的民族形象和文化肌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2013年是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逝世35周年的祭辰。这位在人类学理论与民族志写作方面均取得卓越成就的女学者,也是人类学影像民族志的实践先驱与学术奠基者1936—1939年,米德与人类学家格里高利·贝特森在巴厘岛进行田野考察,以拍摄电影和照片的方式,从事当地文化资料的搜集工作,这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美人类学界最为重要的一次影像民族志实验。在20世纪60—70年代,米德更成为人类学的新分支学科——视觉人类学的倡导者与助产士,她撰写的论文《文字学科中的视觉人类学》是该学科在创建之初最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一篇学术文献。  相似文献   

14.
15.
袁智忠  杨璟 《民族学刊》2022,13(3):84-91, 147
在文化人类学视野下,仪式本身就是具有伦理性的活动,仪式进入电影就形成了仪式化影像。电影具有伦理性,电影不仅记录和表现了人类共同的仪式文化,在仪式与电影伦理性的双重作用下,仪式化影像也具备了伦理性。仪式化影像首先通过象征(隐喻)化手段表现其伦理性;其次仪式化影像借助电影艺术手法强化仪式之美来表现其伦理性;最为重要的是电影影像通过动作、造型、摄影角度、景别、蒙太奇、表演和音乐等视听手段强化仪式的神圣性以实现其伦理性。无论是宗教仪式化影像、民俗仪式化影像还是政治仪式化影像,一旦进入电影影像就与创作者的伦理观表达密切相关。电影的仪式化影像是电影审美伦理表达的中介,它在电影中被造型化展示,其意图是以象征(隐喻)的方式表达创作者的伦理观,引发观众正/负两面的伦理情感,从而引导观众的伦理认同或伦理疏离。仪式化影像可以产生和强化造型性功能,提升观赏性和艺术性,在视觉化造型之美中隐含伦理判断;仪式化影像可以产生和创造象征(隐喻)意义,创新影像艺术语言来突出伦理性;仪式化影像可以丰富和提升影像的思想性,从而凸显其伦理思想内涵,催生经典影像文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泛文化时代的到来,高校的校园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何确保和提升高校文化和民族文化的核心地位,是摆在高校甚至是国家层面的重大议题.随着科技的进步,影像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本文试图从高校校园教育影像文化、公共影像文化、互动影像文化等层面进行探讨,为当下高校校园的文化建设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17.
许雪莲 《民族学刊》2019,10(5):31-37, 105-107
中国节日影像志和中国史诗影像志是我国从国家层面第一次发起的对节日和史诗进行影像摄制的重大研究工程。本文对这两项国家项目的基本情况、理念、方法进行梳理,综合阐释为“承认差异性真实”“注重影像场域”“让文化持有者发声”“以影音研究为导向”四种学术理念,并对其调查、记录、叙事、著录等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提炼,藉此提出影视人类学研究可借鉴的理念和方法。随着越来越多节日、史诗新资源、新类型的发现,该系列研究工作也在不断调整既定的理念和方法,这一循环论证的过程旨在表达对事实的尊重与对文化多样性的敬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对赫哲民族影像的梳理解读、总结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新时代发展赫哲民族影像记录的建议,旨在通过以主位影像的内视角反思民族发展和建设高质量的民族影像数据库,在建设民族影像文献体系的同时,最大程度转化为经济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影像在人类学田野考察工作当中不仅作为一种研究方法而具体地存在,同时也作为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交流、观察事件的互动关系的载体而抽象地存在.通过影像这个媒介,拍摄者、被拍摄者和事件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短期的互动关系.这个关系是由影像表现,由事件引导,由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双方的互动支持而形成的.在这个互动关系当中,影像的角色将会是双重的,它既可以是客位的--拍摄者的工具,也可以是主住的--被拍摄者(即"本文化持有者")的工具.于是,拍摄者和被拍摄者在拍摄过程中,通过影像干预了事件,同时也被事件和影像所干预.  相似文献   

20.
了一容 《中国民族》2012,(10):12-13
每每接待外地来宁夏的客人,就会听他们讲,银川跟他们想像的不一样,原以为比较落后,可是却发现这里和别的大城市似乎没有多大的区别,同样高楼林立,商场大厦鳞次栉比,东部发达城市里所有的一切这里全有。也有30年前来过宁夏的人,当再次来宁夏,说宁夏变化真的挺大的。他们见过的以前的银川,城市建设只有老城这么一片,现在没有想到都快连接和延伸到到贺兰山麓了。老人们都知道,过去的银川,到处是湖泊、荒漠,蚊子特别多,一到新市区这边就显得异常荒凉。听一位兰州的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