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五四精神及中国现代性进程的维度对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进行透视和诠释,就会发现这些歌曲中蕴涵着新的美学精神,它们不仅表征着一种商业文化和娱乐文化,而且还代表着一种五四精神的文化形式。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启蒙主义的感召下,对自由平等、个性解放的大胆追求;二是在爱国情操的激励下,对救亡图存、民族解放的不懈呼喊;三是在平民意识的引领下,对流行歌曲的大众化和艺术性的积极探索。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基础。它们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反映了在创始之初就拥有一份自觉的美学追求,这种追求中所包含的一些有助于公民社会的文化建设的思想已经成为优秀的现代传统。正确分析评价和继承弘扬早期都市流行歌曲中蕴涵的五四精神,对于当代的流行歌曲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契约精神是现代性的体现,是个体自由的基础,是现代公民审美价值取向的映射.随着时代的发展,契约已经由单纯的社会学和法学语词发展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特殊概念.在契约精神的美学观照下,中国早期都市流行歌曲呈现出独特的美学意蕴,成为民国时期最重要的音乐样式之一.本文从民国歌词中契约精神的主要表现入手,分析这一现象的民族渊源和现代内涵,并阐释其美学现代性的价值与当下意义.  相似文献   

3.
时间和空间是文学作品拥有的两个维度,都市流行歌曲作为都市文化的一种存在形态,也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本文以上海早期流行歌曲为例,分析上海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叙事方式、叙事特色以及它们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并进一步探究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叙事方式对当代流行歌曲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海派都市流行歌曲的现代性与传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都市生活与乡土情结、外来影响与本土资源、现代情感与古典意象等三个方面,对海派都市流行歌曲的现代性和传统性进行的初步探讨显示:现代性与传统性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而真正的艺术总是传统性与现代性的结合,我们不能为了强调一方面而把另一方面给抛弃掉了。在这方面,海派都市流行歌曲给我们提供了极好的借鉴,这也正是它长期以来流行不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随着都市美学在都市计划学领域的运用,建筑景观科学的发展更具现代审美性,都市景观设计和规划也逐渐成为现代都市建设和都市文明进步的助推器.景观的设计是将各类要素根据在都市中的功能类型组合为一个有机的景观形态整体,其现代性理念突出表现为人文意识、审美取向和科学法则;通过科学方法和艺术手法的交织使用,使都市景观既和都市圈的生态系统和谐共处,又使每个都市的特色更加鲜明,更激发起居住者现代的、科学的、审美的情趣.因而在都市景观要素分析中,景观要素,景观形态和都市功能、都市生态的多重有机整合构成了都市景观计划的现代性和美学原理.  相似文献   

6.
现代性体验是对现代生存意义的根本把握,审美是现代性体验最本真的形式,而其反思形式即美学思潮。前现代性的体验为崇高精神,由此产生了古典美学思潮。早期现代性体验为虚无意识导致的焦虑,由此产生了现代美学思潮。后期现代性体验为虚无意识导致的无聊情绪,由此产生了后现代美学思潮。但以解构主义、身体性为代表的后现代美学丧失了超越性,不能反思无聊的意义。美学的出路是超越后现代美学,以新的现代性体验建设新现代美学。  相似文献   

7.
现代性不仅仅要求物质文明取得高度发展,更重要的是要体现对个体生命的审美关照,这才是现代性的题中应有之义.民国歌词中的家园意识,既吸收了西方独立、平等、自由等关注个体发展的个人主义理念,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节制、顺从、中和的集体主义精神.而从文化批判的角度讲,家园意识又是对人共同生存境遇的理性反思,体现了对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民国歌词中的家园意识在时代潮流中获取了新的美学意蕴,有着深刻的文化逻辑和丰富的现代内涵.这种在社会经历创变的民国时期体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倾向,在当下看来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是现代都市的产物,是"五四"新文化的余绪,反映了启蒙背景下都市市民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趋向。蕴涵着新的都市审美情趣的这些流行歌曲具有丰富的文学性内涵,它反映现实、干预现实的文化情怀与都市书写,蕴涵的追求科学、民主的时代精神,对古诗词经典意象、词句和典故的移用以及歌词整体上所呈现出的昂然诗意等都体现出独特的文学性内涵。中国早期的流行歌曲之所以具有恒久的生命力,正是在于其丰富的文学性内涵,而这种文学性的多层次构成及其完美组合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艺术文化的创新与继承、现代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而真正具有恒久生命力的艺术总是站在时代制高点上结合时代感与传统意象,任何激进的偏废对艺术和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9.
耿波  李东瑶 《社会科学》2013,(4):178-186
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历史"观念是一种时间美学的建构,时间美学因为忽视了"时间"与"生产"之间的深层逻辑关联而导致了政治上的迷误。"生产"神话的终结引导马克思主义进入到都市空间时代。在都市空间中,发生着从时间美学向都市空间美学的嬗变,都市空间美学以同时包含主动—被动内涵的个体为审美主体,与"他者"共在游戏,同时包含着政治否定和个性解放两个方面的审美意蕴,是对康德美学在都市时代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蒋孔阳和他的美学思想既有深厚的古典底蕴,又具有深切的现代性意蕴。本文从逻辑起点上的现代性、美与创造同生同息、美学观念的开放性以及合理化的问题意识四个方面探讨了蒋孔阳美学思想中的现代性意蕴。  相似文献   

11.
高兴 《兰州学刊》2014,(4):80-86
中国现代作家的城市意识幽微复杂,它既关乎新文学的"现代性"问题,又折射华夏子民的城市文化心理。对通俗小说作家、左翼作家、早期海派作家、"新感觉派"作家关于民国上海的多元叙述进行话语分析,考察中国现代作家的都市文化心理谱系,可以透视中国人审视和接受现代都市的精神脉络及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88-95
台湾现代主义文学视域下的都市经验书写与文化论述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晚期,至90年代"新世代"作家群有显著的发展,其主要线索是从早期较为普泛的存在主义论述转入资讯文明、后工业时代消费文化语境下个体的异化与分裂,都市这一承载、演绎、生产现代商业文明与资讯交互的地理空间,正是促进现代性在"后现代"时期质变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它更加彰显了现代性的迷离与眩晕带来的异化体验。对此,台湾"新世代"作家林耀德以其对自我与存在的拷问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经验,他不仅捕捉到晚期资本主义混乱失序的时代自我的悲剧性,更说明了分裂的个体与畸变的社会空间如何形成了相互生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叙事学研究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的叙事方式/陈伟蒋广峰后现代的跨媒介叙事--以西西小说《我城》为例/凌逾主持人语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和属性,一切事物都既是一种时间性存在,又是一种空间性存在。叙事学研究也是既存在一个时间维度,又存在一个空间维度,建立在这两个维度上的,是两种不同的叙事方式。都市流行歌曲作为都市文化的一种存  相似文献   

14.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具有现代主义风格的写作中,启蒙化的“世界主义”观念及其与诉诸感官层面的都市“当下性”的互补和对立关系是一对引人注目的存在。启蒙话语中的现代性与向未来开放的、不可重复的时间意识联系在一起。对于个人而言,则要求把自己和时代、未来相关联。上海纨绔文人激进夸张的风格与此社会意识对他们的刺激有关。然而,他们虽然接受历史大叙事的指引,却又不自觉地被城市霓虹灯所魅惑吸引,在写作中出现了文化层面的先锋性和通商口岸物质现实的交锋,促成了以民族现代化为核心的启蒙现代性向关注个人体验的“美学”现代性的转移。  相似文献   

15.
庞大的农民工群体形成了其特有的亚政治文化,农民工政治意识的发展路径出现了现代性与非现代性并存的复杂局面,其政治行为的演化过程也存在着理性与非理性相互交织的状态.农民工的政治意识与政治行为是一个相互构建、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系统.理解农民工政治意识与行为的相互构建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培育农民工形成现代性的政治意识,促进其政治行为的理性和合理性,而且有助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代中国美学界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中,两者都曾强调自己的现代性品质,但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现代性品质却有着本质性的差异。明了这一差异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超越性质以及当代中国美学所应选择的发展趋向将有重大的意义。文章将通过对"现代性"概念的厘定来逐一考察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所体现出的现代性品质,以期对中国当代美学的现代性建构做初步的探索,从现代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后实践美学与实践美学的论争。  相似文献   

17.
20年代革命小说的都市书写一方面通过对比性的都市空间图景的呈现,展示都市的贫富两极对立,以此批判都市空间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由于革命文学家在思想意识深层及生活方式中所具有的小资产阶级根性,革命小说中的都市书写又会不自觉地投入个体的都市感觉,体现出现代性的质素,从而使革命小说对都市的批判在显隐对立的叙述中显示出暧昧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蒋光慈革命小说的都市书写一方面通过对比性的都市空间图景的呈现,展示都市的贫富两极对立,以此批判都市空间的等级秩序.另一方面,由于在思想意识深层及生活方式中所具有的小资产阶级根性,蒋光慈的都市书写又会不自觉地投入个体的都市感觉.体现出现代性的质素,从而使其小说对都市的批判在显隐时立的叙述中显示出暧昧性、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宋旭红  张华 《文史哲》2003,(2):129-133
学术界关于美学现代性内涵的讨论一直多从整体性文化视野的角度着手 ,相反 ,美学内部的角度 ,即美学自身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及其实质 ,则处于相对被忽视的状态。事实上 ,从这种内部视角出发 ,更加有利于深刻而清晰地揭示美学现代性概念的内涵。通过系统描述美学从古希腊、中世纪到启蒙时代的主流发展脉络 ,可以看出 :美学现代性出现于启蒙时代 ,是前现代形而上学之超越美学被强调感性和主体性的启蒙主义美学所替代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都市文化研究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课题。不过无论中西,现代性的历程是人类城市发展历史的关键转折:现代性的进程促进了都市的急剧膨胀,现代性也在都市中迷茫,最后,现代性在都市中终结。正如本雅明等人的研究表明的那样,现代性本身的问题在都市的空间结构和生活方式上得到某种清晰的再现:现代性进程从其一开始起,它就相信它比古代世界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掌握自身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