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广泛地运用着比较的方法。人们要区分这种事物和那种事物,最常见的就是把两种事物放在一起比较,从而认识和把握某种事物的本质和特征。俗话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事物的特征,人物的个性,都在比较中得到显露和突出。没有比较,就没有区别。毛泽东同志曾说过:“有比较,才有鉴别。”鲁迅先生也指出:“只要一比较,许多事便明白。”又说:“比较是医  相似文献   

2.
比较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重要方法。天下万事万物,只有比较,才可分别其异同。古人说:“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等等,实际上都含有比较的思想。革命导师在分析问题、阐述真理时也经常运用比较方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比较科学“正是由于比较和确定了被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别而获得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比较是一种很古老很常见的认识方法,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别同异”。同,是寻求诸种事物间的共性或普遍性;异,是把握各种事物的个性或特殊性。比较方法很早就为中国古代哲人所注意。孔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述而》)又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同上)“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子罕),都包含着比较的意义。而比较方法之用于哲学史,诸如庄子(《天下》、荀子《非十二子》、韩非子《显学》、淮南子《要略》、太史公《论六家要旨》、班固《诸子略》,都可以作为典型的例证。这些篇章“辨章学术,考据源流”,评论诸  相似文献   

4.
岳南的《陈寅恪与傅斯年》记载:陈寅恪跟鲁迅是日本弘文学院的同学,两人很早就认识,后来也有交往,在鲁迅的日记中可以看到“赠陈寅恪《域外小说》第一、二集,《炭画》各一册”这样的记载。鲁迅后来在文坛上的声望如日中天,陈寅恪却很少向人道及他们当年的交往。他晚年解释说:正因为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他怕言及此事被国人误以为自己像鲁迅说的“谬托知己”的“无聊之徒”。  相似文献   

5.
比较是鉴别事物异同关系的思维过程,是分析、综合到抽象、概括的桥梁,是揭示事物矛(?),把握事物内部联系从而认识事物本质之有效方法。 “要想认识自己,就必须把自己同别人比较”。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陀的这句名言,曾引起德国文豪哥德的共鸣,他在诗剧《塔索》中写道:“如果你认为自己失去价值,就把你同别人进行比较”。这里,比较成为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有效方法。当代西德著名比较教育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一个具有深厚哲学素养的伟大思想家,他熟知中国古代哲学,前期受过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后期又学会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所以,在他的著作中,辩证法思想是一以贯之的,只是后期比前期更加自觉和成熟。毛泽东说:“鲁迅后期的杂文最深刻有力,并没有片面性,就是因为这时候他学会了辩证法。”鲁迅所尊重的,是生活、实践的辩证法,这在他所持的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中,有着明显的反映。一联系的观点,是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所谓联系,指的是事物的相互关连和相互作用,用鲁迅的话来说,也就是“相关”和“相干”。鲁迅的联系观有三…  相似文献   

7.
对比教学,是写作课常用的方法之一。 毛泽东同志说:“有比较才能鉴别。”鲁迅先生说:“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这都说明,对比方法在认识事物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谓对比,一般是指把同类事物中完全相反或对立的东西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使其显露出事物的各自特征和本质,从而分清楚是非优劣,以便明确它们的相同与不同之处。这个哲学道理运用到教学中来,便有对比教学。在写作教学中运用对比方法,可以把课讲得鲜明、深刻,使学生能够较容  相似文献   

8.
鲁迅17周岁即1898年来到南京,在这里度过了4年青春年华。这是他“走异路,逃异地,寻求别样的人们”①新的生活征途的第一站,对鲁迅的一生影响极大,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据鲁迅自己说,他如果不到南京来,留在绍兴,不外有两路可走:“学做幕友或商人,———...  相似文献   

9.
比较法是学术研究中一项常用的重要研究方法。通过精细的比较可以辩别研究对象的同异,发现其内在的因果联系。比较法包含横比、纵比、同比和异比四种基本方法,在这四种方法的基础上可衍生出横向同比、横向异比、纵向同比、纵向异比,同中同异、异中求同等方法。本文将运用比较法的各种具体方法对花园派伦理学与斯多亚派伦理学从几个方面作一番比较研究,力求深入地展现两派伦理学的内容及其产生和形成的内在原因,从而阐明两派伦理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在西方伦理学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惠施以“弱于德,强于物”的思想取向为基础,注意探察事物之间的同与异,用他朴素的自然哲学观,深刻揭示了他以“历物”为核心的名学思想,并表现出了与中国古代思想传统侧重社会政治伦理的不同的特征。惠施把名实关系问题的讨论置于对实的同异分辨的基础之上,这种方式和方法对先秦名学的思想内容及其深入发展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在更深入的层面上,深化了对名学基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认识论是唯物辩证的认识论,他的这种认识论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的,富有生气和活力,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鲁迅的认识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基本观点上。第一,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所谓认识对象的客观性,指的是认识对象在人的意识之外,先于认识而客观地存在着。鲁迅是承认认识对象的客观性的,这从他早期的著作中就可以看出来。在1903年发表的《中国地质略论》中,他认为生物的进化是客观的事实,达尔文的进化论是对自然界生物进化这一客观事实的如实反映。他说:“石类既自少而至多,生物亦由简以进复,…  相似文献   

12.
比较法是一种认识事物、区别事物不可缺少的基本逻辑思维方法。在《成本会计学》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新旧比较、归类比较、形似比较和同时比较等多种方法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陶渊明(公元365年—427年)是东晋著名的诗人和隐士。钟蝾称他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鲁迅先生说他“是我们中同赫赫有名的大隐”一说到“隐士”,人们就会联想起鲁迅说的另一句话:“隐士和官僚是最接近的。”因而肯定陶渊明是隐士,似乎就等于否定了陶渊明的人格及其作品。一些人也正是用这种政治图解式的报论方法来评价陶渊明的。说他的归隐是逃避现实,激流勇退;是“耻事二姓”的封建愚忠;是“反现实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14.
符杰祥 《东方论坛》2008,1(1):47-51
鲁迅的意义不在于为提供了什么高明的现代化理论,而在于确立了一种近代中国最缺乏的“批判性质询”的态度。从这种现代性态度出发,鲁迅建构了自己关于现代化问题思考的完整构想:以“审己”为原则,以“比较”为方法,以“自觉”为“本根”,以“精神”为“根本”。鲁迅的构想是出于文化整体的观照,他同样重视精神之外的政治、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就文学的眼光看,在鲁迅和沈从文的创作中,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所看重的,仍是描写各自家乡一隅风俗人情的乡土作品系列。自从走入文坛后,沈从文就始终将笔力凝往于故土湘西,创作了大量的反映故乡人民哀怨悲欢的作品,为此,他赢得了“乡土作家”的称誉。而鲁迅,作为乡土文学的首倡者和“引路人”,已被公认为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山祖。因此,从乡土文学的视角将鲁迅与沈从文作一番比较,应该是有价值的。深挚的乡情和悲悯的乡愁:鲁迅沈从文乡土文学的一个共同基调尽管鲁迅和沈从文在思想、文化、创作风格以及学识人…  相似文献   

16.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思维的重要一环,是找们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它是从“分析、综合”到“抽象、概括”的桥梁”。正如我国教育家马申斯基所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门正足通过比较理解一切的、”要认识掌握事物的特征,就离不开比较。人们早就把它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了。治义本身在写作方法,结构艺术,语言风格,艺术形象,语法修辞等方面都有可比性,为运用比较法奠定了基础。根据系统理论及其发展——耗散结构论,我们可以把一个个孤立混乱的知识系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若干子系统,使它们相互间不断地“交换…  相似文献   

17.
在提倡“科技兴国”的今天,探明鲁迅的科学观是很有意义的。鲁迅的科学观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本文拟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科学有其自身的本质和特点。关于科学的本质,鲁迅在1907年所写的《科学史教篇》一文中,有着深刻的论述。他说:“盖科学者,以其知识,历探自然见象之深微,……”他认为,科学不仅是关于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而且是探索和获取这种知识的活动过程。显然,鲁迅这里所说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但他对自然科学本质的这一揭示,却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揭示社会科学本质的思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是科学,只是对象…  相似文献   

18.
谈比较法在排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韩盛祥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经常是从认识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开始的,通过比较,才能有所鉴别,进一步地掌握事物的特性。笔者自1986年开始,担任体育系排球普修课、选修课的教学,在排球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比较法进行了初步...  相似文献   

19.
日本汉学家吉川幸次郎说:“在我看来,鲁迅的气质毋宁说是位诗人。”从“气质”上对鲁迅作总体的认识和把握,实在是最有眼光,也实在是最有见地的。正是这个“气质”使得鲁迅的诗人的精神渗透了他的全部作品:鲁迅的诗作和散文诗集《野草》自不必说,他的叙事散文和小说也无不蓬勃着诗情。也许正是这种诗人的气质使然吧,郭沫若才敏锐地指出:鲁迅先生无心作诗人,而“偶有所作,每臻绝唱”。  相似文献   

20.
通行的观点认为,庄子在《齐物论》中谈到彼此是非的问题,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谈的。这种观点将“彼此”理解为“那个认识主体、这个认识主体”,将“是非”理解为“正确、错误”。但这样来解释庄子有关的话语是不通的。实际上,庄子的这段话是从本体论意义上说的:“彼此”是指“当下不存在的事物、当下存在的事物”,“是非”是指“存在、不存在”,这样来解释庄子的这段话,意思十分清楚:它并非像人们通常所评价的那样是怀疑论和诡辩论,而是充满了辩证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