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唯物论同唯心论的斗争第二节范缜反佛学舌战群僧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盛行。反动统治阶级为了愚弄群众,把佛教神学同孔孟之道结合起来,大肆宣扬佛学唯心论,极力鼓吹什么“灵魂不灭”、“精神不死”、“因果报应”,到处兴建寺庙,引诱人们出家当和尚,闹得整个社会乌烟瘴气,危机四伏。佛教流传以来,不断受到劳动人民的抵制,法家和唯物论思想家同佛学唯心论也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范缜就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唯物主义无神论者。  相似文献   

2.
范缜(公元450—515年),字子真,河南泌阳县西北人,是南朝齐梁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战斗的无神论者。在儒佛合流、神学泛滥的齐梁时期,他坚持唯物主义观点,积极宣传无神论思想,对维护门阀士族反动统治的佛教神学唯心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表现了这个法家人物敢于反潮流的战斗精神。他的哲学著作《神灭论》,在我国哲  相似文献   

3.
鲁迅所辑的《古小说钩沉》主要涉及三国到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小说,历来为文学界所重视,并作为中国小说发展史史料而被广泛引用。在民间佛教这一尚待开拓的研究领域,《古小说钩沉》为两晋南北朝的民间佛教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古小说钩沉》的民间佛教突出灵验特色,在信仰、仪式、象征体系中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中国民间佛教的定型主要是在南北朝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南北朝时期,随着羌人的大量内迁,受到汉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宗教和文化的影响,其宗教信仰出现适应性的调整,开始接受道教、佛教。这个时期留下的大量造像记,为羌人这一特殊宗教现象提供了丰富佐证。文章拟通过这批资料,分析、归纳南北朝时期内迁羌人对道教、佛教的接受和信仰变迁。对于研究羌族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各民族大融合等,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神灭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唯物主义无神论者范缜所留下的重要著作。在范缜生活的时代,曾经开展了一场反对佛教宗教哲学的激烈斗争。这场斗争实际上是庶族地主反对贵族地的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神灭论》一书就是在这场斗争中用唯物主义批判唯心主义的战斗檄文。在此以前,有的哲学家曾提出哲学的基本命题:“形、神相资”。意即精神依赖形体,二者不能分离。他们把形神关系,“譬以薪火。  相似文献   

6.
在天人哲学的思想传统下,命运关怀是南北朝易卜、易学与佛教相互吸收融合的轴心。南北朝时期,作为巫术的易卜活动促进了印度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在汉易与玄学易学并存的学术背景下,汉易的气化宇宙生成论及玄学易学的本体论共同塑造了佛教中国化的理论方向,传统易学的认识方法也影响了中国佛教的解脱理论以及对般若学的真正掌握。佛教的玄学化或中国化本质上仍是南北朝易学探索的命运主题。  相似文献   

7.
就佛教而言,"数论"一词除了指代数论外道(Sākhyā派)之外,在中国佛教文献中也经常出现,但所指称的对象并不固定。智顗多用"数论"一词指代阿毗昙论书,吉藏则将"数论"作为"数、论"的并称,用以指称阿毗昙论书(数)和《成实论》(论)。辨明"数论"一词的含义,是研究南北朝时期较为流行的毗昙学和《成实论》的思想必不可少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四人邦”喉舌原两校大批判组在《论三国时期的法家路线》这篇黑文中,公然对抗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肆意颠倒历史,用儒法斗争代替阶级斗争,胡说什么:“曹操、诸葛亮等杰出的法家人物,以反潮流的精神,推行法家路线战胜了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路线,打击和消灭豪强割据势力,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开辟了道路”。“曹操在利用农民伟大革命力量的基础上建立起实力,同豪强割据势力展开了一场你死我活的决  相似文献   

9.
佛教在传入中土之后,经过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变迁、大交流,在中国文化中站稳了脚跟,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隋唐时期,中华文化达到了空前繁荣的地步,佛教继续渗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利用隋唐时期佛教典籍以及前贤研究成果,讨论了以儒家文化为主要背景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和佛教的交流与互动,并臻于极致,认为这一时期中国的官僚士大夫阶层已经全面接受佛教,与佛教的交流也更加深入,对后世影响久远。  相似文献   

10.
法上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著名佛教学者,继慧光之后,在东魏北齐的佛教界占据重要地位,所著佛教典籍注疏虽几乎全部佚失,然而从仅存《十地论义疏》残卷中仍可以看到他对当时地论学派热衷的对"三界虚妄,但是一心作"诠释中的心、阿梨耶识的见解,对我们加深对北朝地论学派的了解还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一节曹操反天命怒斥尊古在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后来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这一时期的法家和唯物论思想家曹操,为扫除分裂,统一中国,推行了一条革新进步、反孔尊法的路线。他坚持唯物主义无神论,反对唯心主义天命论,坚持历史进化论,反对复古倒退论,表现了大无畏的反潮流精神。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明末清初唯物主义哲学家工夫之的《说命中二》这篇文章,是一篇用朴素唯物主义知行观批判程(颢、颐)、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的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战斗檄文,是对法家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卓越贡献。透过这篇文章,使我们看到了一场封建社会中哲学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路线的斗争。这篇文章,对于我们研究历史上的儒法斗争,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为当前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四人邦”利用历史反党,“邦义”连篇累牍,而《论三国时期的法家路线》这株毒草,确实“有着自己的特点”。梁效宣布:三国法家“人材辈出”,儒法斗争“波澜壮阔”,曹操、诸葛亮、刘备、孙权等人都是“法家人物”,遂使三国成为“一个法家路线胜利的历史时期”。事实果真如此吗?不是。这里剖析此文所引三条史料,便可窥知“四人邦”包藏祸心,手段卑鄙。梁效写道: “曹操、诸葛亮等人在同儒家反动路线的反复斗争中,从各方面推行了法家路线。在思想上,他们坚持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儒家的天命论,使法家思想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4.
慕容鲜卑是来自塞外的少数民族,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4个燕国政权.在发展过程中,慕容鲜卑人逐步接触、了解了佛教.虽然在慕容鲜卑统治下,诸燕国的佛教信仰情况不宜估计过高,但因诸燕时期始终保持了较为宽容的宗教态度,从而使佛教得到了一个较为平和的发展空间,并最终导致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辽西龙城地区成为我国古代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中心.这是慕容鲜卑人对于我国古代宗教发展的贡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孙子,名武,春秋末期齐国人,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们纷纷起来造反,新兴地主阶级逐步登上历史舞台,腐朽的奴隶制度开始崩溃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孙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积极支持社会变革。据《汉书·刑法志》记载:“吴有孙武,齐有孙膑,魏有吴起,秦有商鞅,皆擒敌立胜,垂著篇籍。”由此可见,孙武同后于他的吴起、孙膑等人都是坚持法家路线的军事家。孙子所著的《兵法》十三篇,是春秋时期战争经验的总结,内容极为丰富,充满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反映了法家进步的政治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印度早期佛教的“灵魂”理论及其与婆罗门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原始佛教的“无我论”具有反对婆罗门唯心主义的倾向,因而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色彩,但随着佛教理论的发展,这种色彩逐渐消失了。  相似文献   

17.
"实相涅槃"构成了解脱的最高境界成为由般若学向涅槃学发展过渡的理论先导.佛性论是涅槃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南北朝时期佛教思想研究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僧叡在深刻理解般若中观学的基础上,注意到般若学与涅槃学的相通之处,转向涅槃佛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 佛教传入我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经历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从思想理论上看,这个过程大致经历了如下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佛教初传到两晋时期,这是佛教中国化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佛教主要是依附于传统思想而在中土扎下根,在与传统文化的交融中得到发展。僧肇哲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个阶段的终结。第二个阶段,从南北朝到隋唐五代,这是中国佛教走向独立发展与鼎盛的时期,也是佛教中国化的完成阶  相似文献   

19.
自清末以迄近年,成都万佛寺遗赴及其周围地区陆续出土了数批南朝佛教石造像,在南朝佛教造像实物相对缺乏的今天,这些造像对研究南朝佛教造像的演进以及南北朝造像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主要探讨了这些赞赏像中的外来风格-秣菟罗风格的来源问题,认为其主要来自长江中下游的建康地区,但西北地区的影响却不容忽视,从而揭示出南北朝时期四川佛教艺术的多元化特征。  相似文献   

20.
《论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是王夫之晚年的史论著作《读通鉴论》的第一篇。在这篇文章中,王夫之赞扬法家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论证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的必然性,抨击了为分封制辩护、主张复古倒退的尊儒反法派,表现了王夫之历史进化论的观点,洋溢着坚持团结进步,反对分裂倒退的法家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