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刘方圆 《云梦学刊》2016,(4):110-114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再一次出现了译介外国文学作品的新高潮,其中,法国作家都德的作品对中国本土作家沈从文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集中表现在摹拟与戏仿、散文诗化的写作方式,以及地域化写作三个方面。此外,两人在文学创作过程中的诸多不谋而合对在世界文化语境中解读沈从文作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巴金的巴蜀文化研究中,"出生地"与"作品"简单对接的思维模式潜藏其中.完整考察"出生地--地域--地域文化--作家--作品"的过程,可以发现巴金文学创作的巴蜀文化特征没有充分的根据.而且,巴金文学创作"内返性"、"超越性"、"时间性"的特征对"地域性"构成消解,表现出"反地域文化"的特征."反地域文化"特征成就了一种独特形态的文学,也成就了巴金.巴金文学创作的这种现象,值得现代文学的地域文化研究认真反思.  相似文献   

3.
接受美学是一种侧重于从读者方面来解释、评论作家作品的文学研究方法。它最早是由西德学者汉斯·罗伯特·乔斯提出,以后影响到其他国家,其中民主德国和苏联的学者对此尤为重视。接受美学的主要特征是强调读者同文学创作的关系:第一,文学创作的目的是为读者阅读。作品只有经过读者的阅读,其潜在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才表现出来。第二,在文学创作的“动力过程”中,读者(包括评论家)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能影响文学创作。第三,读者对作品作出何种反应,既取决于作品的性质,也取决于读者的文艺鉴赏水平、兴趣、需求等。总之,读者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各种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都有各自的长处及使用价值。但它们的共同缺陷之一是忽略了读者及其欣赏活动——作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一般只  相似文献   

4.
在文学创作中,变性叙述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方法与策略,其中不仅表现了作家在性别认同意识方面的困惑和转换,而且隐藏着性别意识与文学创作关系的历史秘密;而变性叙述的提出及其对具体艺术创作的分析,则有可能把这种关系推向新的理论平台,成为我们观察和诠释文学创作、文学史和当代文化发展趋势的一种新的路径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杨黎红 《东岳论丛》2019,40(4):113-124
文学创作往往出自作家对自我的痴迷,但中西作家由于文化传统的迥异,其自恋心态也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矛盾冲突、创作方式,以及在当代不同的表现和变化,等等。从分析中西作家创作中自恋心态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入手,结合个案分析,通过比较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研究其对中西文学创作具有的不同影响及其各自的优势与问题,从而确立看待中西作家不同自恋心态的正确态度,相互取长补短,裨益创作。  相似文献   

6.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基督教文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文化已对当代中国的文学创作发生了影响,但中国作家在接受基督教文化的价值立场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相关创作由此产生了艺术审美效应方面的根本差异.本文将中国当代文学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划分为以意识形态为中心的接受、以文化价值为中心的接受、以信仰为中心的接受三种基本模式,并对这三种模式的代表作家作品、整体艺术成就及缺憾做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在孙犁的作家修养论中,"道德"是作家修养的第一要义,是作家的为文之道,以传统儒家文化伦理道德为核心;"理想"的两个层面——人文理想与政治理想——分别代表了对孙犁影响颇深的五四现代文化和革命文化对作家修养提出的要求,是作家创作的灵魂,与对作家的道德要求互为补充;"热诚"是作家创作的动力,是保证作家高尚修养能够提升作品格调的有效途径,只有通过这一环节才能实现人格与文格的统一,达到孙犁所倡导的作家修养与文学创作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有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无论小说、散文、诗歌和戏剧诸门类,都有作家文化意识的自觉参与,乃至成为文学创作的导向。与别一时代的作品比较起来,这个时代的文学往往呈现出独特的文化风貌。文化意识对文学创作的重大影响,已为众多作家、理论家所关注。笔者不揣浅陋,拟就此作一史的回顾,力求从中寻找出某些规律,以期作为创作者的参考,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王景科 《东岳论丛》2000,21(4):132-136
文学创作中作家风格的形成往往是与内容和形式紧密结合的,即艺术风格是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不同的作家往往是将自己所描述的思想内容和某种表现手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自己文学创作的独特的风格的。作品风格与社会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历史时代的作品风格体现出了种种的差异,中国作品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同历史时代的变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原作家群是一个以中原文化为背景的庞大创作群体,大致包括两类作家,一类是坚守在河南本土的作家,一类是生活、工作在外地的河南籍作家。中原文化氤氲了河南人特有的性格特征,而中原作家群在文学创作中则形成了关注现实、尊重历史、注重对价值和意义追求的基调,在题材上则以对苦难的抗争和对造成这种苦难的中原文化的反思为基本内容,在表现上则以厚重而风格多样为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王燕 《齐鲁学刊》2003,(2):114-118
侦探小说是晚清风靡一时的小说类型 ,随着外国侦探小说的译介 ,辛亥革命前后 ,中国产生了大量本土原创侦探小说。由于近代侦探小说的产生不是萌芽自本国的文化传统 ,而是首先来自异域的译介 ,使中国作家在创作之前 ,对这一特殊的文体有了先入为主的接受和理解。而创作观念的先行 ,以及大量现成的可资借鉴的范本的存在 ,便使中国作家在创作时 ,在侦探的职业和艺术形象、主要题材及叙事方式和写作技巧等方面有意识地摹仿译本作品 ,这几乎成为当时固定的创作模式。近代原创侦探小说总体艺术性较差 ,主要表现在文体杂糅、创作上机械模仿、侦探形象单薄以及断案方式缺乏科学精神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武则天执政前后实施了多项政治措施,直接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家队伍和文学创作;而因政治革命导致的文人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巨大改变也如实地反映在不少文学作品中。这在洛阳表现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3.
白云娇 《齐鲁学刊》2012,(3):109-113
萧梁年间,部分兰陵萧氏文人以各种原因北迁入齐。他们出身皇族,文化素养较高,入北后政治上受礼遇,文化上获信赖,生活优游安宁,文学活动频繁。通过与本土文人的持续交流和相互影响,形成了既保有南朝精巧工致特征而又兼收北方清新之气的独特文风。由于萧氏及其作品的出现,在北齐文坛上引起一些文学讨论,推动了南北文风融合,为文学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勰以“清绮”一词概括魏文帝曹丕的文才,但是之后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对“清”“绮”进行溯源,考察两者的审美意义,并以《文心雕龙》中出现的以“清”“绮”为构成语素的范畴作为内证,将刘勰所论述的有关“魏文帝的文才”作为具体对象进行分析,明确了“清绮”独特而丰富的审美内涵:1.以“清”修饰“绮”,是为了淡化“绮”,消解“绮”的畸形膨胀;2.作者内在气质之“清”表现为作品外在之“绮”;3.作品具备“绮”内容与形式的同时又要以崇“清”(“雅”)尚“简”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李新宇 《齐鲁学刊》2005,(3):96-101
文革结束之后,一些作品致力于为知识分子辩护和请命,虽然大都没有获得知识分子自己的话语,但一些作品已经摆脱权威话语的全面笼罩,显示了不同于权威叙述的新特征。当时的文坛存在着知识背景很不相同的三代作家。知识分子话语复苏受益于受过五四新文化影响的老一代作家,同时也受益于50 年代那些“青年右派”作家昙花一现即被扼杀的声音。从不同话语之间的关系看,1980 年代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三种话语配合最为默契的一个时期。知识分子不仅支持了改革开放的意识形态,而且成功地充当了大众代言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从根本上决定着知识分子话语发展状况的因素已经不在外部,而在知识分子的角色意识和自觉程度。  相似文献   

16.
李新 《学术探索》2012,(1):143-145
"复仇"作为传统母题之一,在不同的时代、不同作家的文本中有着不同的书写模式,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为深刻地认识文本及作家。传统复仇文学中的复仇书写常常遵循"为富不仁——投告无门——暴力复仇"的三步走模式,在"红色经典"文本中得到继承的同时被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为富必不仁——投告总无门——武装革命"的新情节。这是传统复仇文化与现代阶级观念合谋的产物,同时是作家自觉地放弃了某些独立思考与追求配合政治宣传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文学史编撰其实是很势利的。哪些作家名声大、哪些作家作品多,甚至是哪些作家地位高,他们就会获得相应较高的文学史地位。我们倡导要重新“打捞”文学史上的失踪者,打捞那些被我们的文学史编撰所轻忽与遗忘的作家,主要是要祛除遮蔽,还原真相,以更加有效的文学史标准,重新建立当代文学史的“正典结构”。  相似文献   

18.
刘燕歌 《理论界》2014,(8):114-117
《屿浮阁集》是明代陕西三原文人温日知的诗赋集。集中含赋作四首,余皆为诗歌。总体看来,温日知诗歌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与当时公安派的诗歌趣味相契合,尤其于自然描写最擅胜场,大量写景秀句体现出其在炼字、琢句、修辞、意象经营等方面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9.
文学作品的创作目的之一,就是要满足人们对作品中人物及其语言等方面的审美期待。读者这种期待视野的实现,要借助于作家的文学语言的表现力。文学作品翻译,也是如此。译文的节奏美,常常被视为文学翻译成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0.
韩捷进 《齐鲁学刊》2012,(1):156-160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苏联作家,在社会性强、哲理倾向突出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中,明显地融入非现实的虚拟性艺术,以神话、民间传说、幻想、梦幻、科幻等艺术形式构思作品情节、塑造人物,打破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在形式上的一致性,构成具有虚幻特征的艺术情境,表现人类社会现实生活,揭示理性的思想观念。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文学的幻化虚构艺术既与以变形、怪诞为表征的西方现代派文学不同,也与西方文坛非虚构文学思潮不同。艾特玛托夫等苏联作家运用的主要是现实主义艺术手法,他们对虚拟性艺术的运用是为了强化现实思想的表达。苏联文学虚拟性与现实性的完美融合,丰富了当今世界文学艺术的方法,为文学创作提供了成功的借鉴经验。同时,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文学的虚拟性艺术,改变了以往苏联文学艺术创作手法比较单一的现象,使苏联文学朝着多元化艺术创作方向发展,这在俄苏文学发展史上具有创新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