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红梅 《学术交流》2007,(12):170-172
语言是具有系统性的,这种系统性体现在语言的各层级范畴内。汉语共同语中存在五种不同的动词重叠式,这些动词重叠式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工,具体用法各不相同。这些分工不同的动词重叠式构成了一个动词重叠系统,是语言的系统性在动词重叠上的体现。对共同语动词重叠进行考察,目的在于探究在"系统性"的调配下,共同语各动词重叠式的共性及细微差别。  相似文献   

2.
汉语心理动词及其句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京鱼 《唐都学刊》2001,17(1):112-115
汉语心理动词分为状态和使役两类,心理动词之所以表现出它特定的句法功能并生成不同类型的句子,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动词的语义结构.对心理动词的研究,国内学者似乎较注重状态一类,而海外研究者则关注使役一类.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这两类心理动词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展示汉语心理动词的全貌.  相似文献   

3.
西南官话动词重叠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红梅 《学术交流》2006,(11):158-160
西南官话的动词重叠主要有V倒V倒、V起V起、V着V着、V下V下、VV神等。在具体用法上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趋向性,即“X”为持续标记的动词重叠式可进入动词重叠句。而“X”为词缀的,一般不能进入动词重叠句,多充当谓语、状语。每种重叠式的语法意义及句法功能有一定差别,但重叠手段作用于动词使这些动词重叠式在语法意义上表现出一个共性,即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  相似文献   

4.
动词重叠与不重叠,采取什么方式重叠,都受一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动词的语义、结构以及它所出现的语境三个方面。语义、结构是决定动词重叠的内在因素,是静态的,而语境则是影响动词重叠的外在因素,是动态的。对语境因素的考察主要从语体、句式、时态、句法功能、语言心理环境等方面来进行。从语体来看,口语体的重叠明显多于书面语体;而一些在其它场合不能重叠的动词,在有些否定句、致使句和能愿句中却能重叠;在一些未然动作的场合,可重叠的动词范围更广;此外,句法功能和表示说话人意图的语言心理环境对动词重叠也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5.
名词转化为动词的现象在现代英语中越来越活跃.论文通过对其八种主要现象的总结、分析,旨在提请读者,英语中名词转化为动词是相当自由、普遍.  相似文献   

6.
西周金文是探索汉语复音词起源的最可靠语料,西周金文中复音词的判定标准的确定是进行复音词研究的前提,而对西周金文中复音动词的判定标准的研究则具有典型意义,西周金文中复音动词的判定标准的研究对确定西周金文中复音词的判定标准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西周金文中复音动词的判定主要坚持意义和形式两条标准,其中应以意义标准为核心,意义判定标准具体包括同义复音动词、偏义复音动词和变义复音动词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张晓涛 《学术交流》2005,(7):143-145
动词能否重叠及如何重叠,其自身的语义特征是个很重要的制约因素。可重叠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必须表现为一个同质的过程,是动作者主观上可控的,且词义较轻。另外,动词表示的动作、行为应具有情景特征,即进行这种动作、行为的必要性是由具体情境引发的,如果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任何时候都是必要的或不必要的,那么这类动词就没有情境意义,因此一般也不能重叠。  相似文献   

8.
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ABB的状态形容词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玉明 《唐都学刊》2003,19(2):121-124
从功能上看 ,动词重叠后可以是动词 ,还可以是状态形容词。前者 ,人们已经给予了足够的注意 ,后者 ,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ABB在表义和句法方面都有明显的状态形容词功能 ,语音形式上也有与动词功能的AA、ABAB式不同的特点。对双音节动词重叠式AABB状态形容词功能的考察 ,有利于对动词重叠功能的全面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汉语里,语素"法"通常只作为构词成分出现,由"法"与其他语素结合构成的名词数量很大,其中的"法"作为名词后缀的地位是确定的.值得注意的是,"法"还可以作为动词后缀出现,由它参与构成的动词也不在少数.这类"X+法"式动词在形式上与"X+法"式名词毫无二致,但在句子中的区别是明显的.我们可以根据"X+法"式词在句中体现的语法特点,很容易地把"X+法"式动词与"X+法"式名词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10.
东北方言的AA式叠音动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文振 《学术交流》2006,(11):153-157
东北方言中存在着相当数量的叠音动词,其中以AA式的最为典型。这类动词从构成方式上看,可分为叠字的和叠词的两类;从语音形式上看,均为重轻型;从语义内容上看,可分为动作行为、言语声音、状态变化、心理感受等各类;从语法特征上看,它们既不同于叠音状态词,也不同于单音动词的重叠式,它们与后两者是形同而实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张维祯 《社科纵横》2005,20(5):247-248
文章探讨了用坐标系方法解决英语动词时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have作为使役动词,是have这个活跃的动词一条极其重要的用法。本文就使役动词have常见的几种结构进行了探讨和论述,并根据have的意义和宾语补足语部分不同的形式,对各种结构作了归纳和分类。  相似文献   

13.
论经济新闻标题中动词的妙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标题需要鲜活、生动,为此可以从许多方面进行努力:一是凝练观点,简洁显要。在吃透新闻内容的基础上,站在读者的角度,从中提炼出读者最感兴趣、最需要了解的要素在标题中作为观点加以表达,达到为新闻内容做"眼睛"的目的。二是要专业知识,通俗解释。将没有生命力的经济现象、经济活动"翻译"成形象感人、受众易于接受的形式。三是动词活用,鲜活生动。恰当地使用动词,增加标题语言的动感,真切地表现新闻内容或再现新闻场景。  相似文献   

14.
有些同义单音节动词在词义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的结构能力却有强弱之分.通过对<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甲级词中的25组同义单音节动词进行封闭式研究,发现它们在带时态助词能力方面同中有异:其中的19组A、B带时态助词"了"、"着"、"过"的能力相同,6组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5.
语义与语法之关系的争议一直是语言研究的焦点问题,也是不同语法理论分化的起点。语义对于语法研究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以汉语动词分类为例,黄正德应用非宾格假设将其细化为两个系列——动作类和状态类,其着眼点恰是动词语义的分析。其分析过程证明语义不仅是非宾格假设理论建构的基点,也是其理论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所以,语义的形式化处理是语义进入语法研究的关键,从而体现语法研究的形式化和系统性要求。  相似文献   

16.
李睿 《社科纵横》2007,22(5):167-168
本文以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为基础,用语料方法分析了中国学习者作格动词被动化错误,并且从目的语知识不完备,训练负迁移、认知习惯等角度探讨了作格动词被动化错误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是从本质决定性的角度来界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观点在当代西方左派学界遭到了各种形式的质疑。有人从生产与消费的新关系的角度来论证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非固定性;有人从工人阶级的新变化的角度来阐释这种生产关系的开放性;也有人从控制论的新资本主义统治秩序的角度来证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绝对革命性。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出发,对这些观点进行解读和批判,可以发现: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范畴既不是一个僵化的名词,也不是一个无本质规律的动词,而是一个在本质层面具有名词性、在现象层面具有动词性的辩证法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徐晓荷 《社科纵横》2004,19(3):146-148
本文通过实例对近年来新派生的动词和名词的词义、构成方法和派生规律进行了解读、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存现动词"有"同特定名词搭配行使评价言语行为时存在宽式推论现象,所涉论题属词汇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的界面研究。存现动词"有"的原型意义为无标记的默认语义,表示某地存在某人或某物及其数量,听话人不需要多做思考便能知道说话人所要表达的含义。当"有"同特定的抽象名词搭配表现评价功能时,听话人便会产生宽式推论,从而显现"有"的标记性特征。在此过程中,"有"同特定名词共同作用触发人类认知系统的概念推理机制,进而促使听话人打开通向无限多个概念或概念系统的认知路径,最大限度地寻找最佳关联,即由一个词项所表概念链接到无限多个概念或概念系统,引发宽式推论。然而,存现动词"有"本身情况也颇复杂,最终词义的确定仍依存于动态的语境。  相似文献   

20.
王红梅 《学术交流》2003,(7):129-131
通过对“三言”、“二拍”中形容词、动词AABB重叠式构成条件的全面考察 ,可概括出形容词重叠为AABB式的一般要求 :所表性状、情态 ,轻微含混 ,A和B语义上要具有相关性 ,是常用的中性词、褒义词。动词重叠为AABB式的一般要求 :所表的动作行为具有反复性 ,A和B在一定的情境内具有相关性 ,具有不庄重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