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福乐智慧》(kudatolu bilig) 是十一世纪我国维吾尔族诗人尤素甫创作的长篇叙事诗,体裁类似诗剧,凡八十二章、一万二千多行。维吾尔文学史上这部划时代的巨著成书虽早,但前几百年却仅以手抄本传世。近代考古在亚洲兴起以后,先后发现三种抄本,引起了世界学者的注视。前一个时  相似文献   

2.
《20世纪重庆文学史》是一部综合的断代的区域文学史。这部文学史的史料有可信度,对作家作品的评价适应了区域文学史的特点,文学史的论述有相应的科研成果支撑。  相似文献   

3.
关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风格的专题研究,在我国欧洲文学史研究领域不多见。杨周翰先生主编的《欧洲文学史》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方法成就的研究代表了我国欧洲文学史研究在这方面比较普遍的看法。这部《欧洲文学史》把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归为注重写实的现实主义,具体讨论了这种现实主义的几个方面:第一,具有时代感、历史感以及注重对现实的讽刺、批判;第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塑造了一系  相似文献   

4.
《突厥语大辞典》(以下简称《辞典》),是维吾尔人民盼伟大学者穆哈默德·喀什噶里的不朽著作.这部著作不仅为研究维吾尔语提供了丰富的科学依据,而且为研究我国突厥各民族的语言、历史、文学提供了可靠的材料.这部著作的内容极其广泛而深刻,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迄今为止所写的关于突厥诸语言的住何一种著作都不能与它媲美.所以.与其说它是一部辞典,倒不如说它是一部辞海或一部百科全书更合适些.  相似文献   

5.
《艾力甫——赛乃姆》和《塔依尔王子——卓拉公主》、《艾姆热江——吾尔哈》、《玉苏甫伯克——阿合买提伯克》一样,是维吾尔人民广泛传诵的叙事长诗。长期以来,这些叙事诗在新疆南北各地不同程度地流传,在民间影响很深远。据考证,《艾力甫——赛乃姆》是黑汗王朝中叶开始在维吾尔人民中传诵的。这部叙事长诗,虽然是形成于伊斯兰教在新疆传播之后,但它的思想内容却早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就存在着。由此可见,传统的爱情观念在维吾尔人心目中显得多么重要和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6.
一、《骆驼祥子》写作发表于哪一年?近来出版的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和老舍作品研究资料,把《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写作和发表的年月确定在一九三五年与一九三七年,而实际上这部小说是于一九三六年写作发表的。  相似文献   

7.
自《现代台湾文学史》问世以来,我们看到不少对它的评论,其中,台湾文学史的架构问题,似乎成了学者们注意的中心。李魁贤先生是台湾著名诗人兼诗评家,对台湾文学亦有颇深的客观思考。李先生对《现代台湾文学史》的关注和热情以及他对文学史架构的批评意见,使我们找到了又一位可以探讨问题的同行,对此我感到鼓舞和兴奋,并愿意就李先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商榷,以便把这部史的修订工作搞得更好。  相似文献   

8.
文学史见之于中国,还只是本世纪初的事,在这近八十年的历史中,出版过近百种文学史,其中有一部规模最大,学术价值很高,而又不被一般人所知的文学史,这就是黄人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黄人,字摩西,江苏常熟人,生年不详,死于一九一三年。东吴大学创办以后,黄人被聘为文学教授,《中国文学史》就是黄人在东吴大学执教时所编的教材,在清末以铅字有光纸印刷出版。这部文学史共有二十九册。作者在这部文学史中提出了很多独到、精辟的见解,因而被誉为“瑰奇恣  相似文献   

9.
巴·苏和先生研究蒙古族文学发展史近二十年 ,曾发表论文数十篇 ,先后出版了《科尔沁文学概要》(1 993年 )、《蒙古文学发展论》(1 995年 )、《蒙古文学发展概要》(1 996年 )等文学史著作。《蒙古文学发展史引论》(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 0 0 0年 )便是以前研究的继续和进一步深化。这部 37万字的文学发展史专著 ,体现了作者坚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文学史意识 ,标志着蒙古族文学史写作新突破。这是一部研究性、学术性都很强的文学史 ,在一定程度上它已摆脱了以往文学史的教科书心态。以往的文学史多以机械地介绍作家作品为能事 ,努力提供社会…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史》(系列)为郭预衡老教授受国家教委委托主编的部颁高校文科教材,包括四卷本《中国古代文学史》130万言、一卷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50万言、五卷本《中国古代文学史长编》300万言、六卷本《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300万言,总计十六卷约800万言.因其卷帙浩繁,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和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分期分批梓行.这部系列丛书堪称体大思精,肆外宏中,立论新颖,涵盖全面,史料丰赡,为建国后所仅见.兹谨撮举其荦荦大者数端于后,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一点启示     
继蒙、藏、苗、布依、白、纳西、壮、瑶、傣、水、彝、维吾尔等12个民族的文学史(或文学简史)出版之后,一些热心于民族文学研究的学者、专家的新成果——《土家族文学史》即将与读者见面了。它填补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编纂工作的一个空白,使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12.
《基诺族文学史》,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和“八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的一个课题,由杜玉亭先生负责完成,交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基诺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在历史上,他们曾创造了丰富多采的文学。这部文学史的出版,无论是为基诺族,...  相似文献   

13.
历经 1 0余年精心编撰的 4卷本《蒙古族文学史》今年 4月正式出版发行。在 4月 6日召开的首发式座谈会上 ,有关专家学者认为 ,这部 1 80余万字的巨著是目前资料最为丰富、涉及内容最为充实的蒙古族文学史详书。《蒙古族文学史》是由内蒙古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荣苏赫、赵永铣主持完成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七·五”、“八·五”重点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之一。该书从 1 986年开始编撰 ,至 1 999年 8月编写告竣。全书详述了从古代至 1 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止的蒙古族文学现象及其发展轨迹。这部文学史以蒙古文创作为主干叙述 …  相似文献   

14.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重要的一部作品,正是这部作品使他获得了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从而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因此研究《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对全面把握海明威的创作思想及写作风格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初步探讨了《老人与海》的艺术特色:情节简单、主题深刻;运用象征手法;语言简洁,叙述凝练客观.  相似文献   

15.
正当我们伟大祖国国庆十周年的时候,中文系1955年级集体编著的《中国文学史》的修改本出版了。这部一百二十万字的著作,是在去年国庆出版的《中国文学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的产物,也是一年以来空前繁荣的我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中获得的积极成果的产物。全面而深刻地研究我国文学史,正确地阐明文学发展的规律,科学地分析与评价作家和作品,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继承我国文学的悠久的优良传统,使文学史紧密地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司马长风的《中国新文学史》对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编写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独特的编写体例、分期方式及价值评判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文革"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新格局的形成。《中国新文学史》充满活力的写史语言、富于个性和激情的叙述方式时至今日仍有较大的借鉴价值。在当前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面临转向的关头,回顾与梳理这部史著意在正本清源、启示当前。  相似文献   

17.
王瑶的《中国新文学史稿》、张毕来的《中国新文学史纲》、刘绶松的《中国新文学史初稿》、丁易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四部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新文学史著作.这四部新文学史著作的书写理念可以概括为总体性历史元叙事.总体性历史元叙事作为一种本质主义的理论范式,将文学存在视作政治元叙事的表述工具,将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推广到文学史的阐释之中.这种文学史观念对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四部新文学史著作的作者怀着真诚的政治热情,试图运用当时的主流文学观念去研究新文学史,但是理解未必很透彻、运用未必很圆熟,而且受流行的教条主义的影响以及现实政治规范的制约,因而留下了一些经验教训.今天回顾这一段文学史书写的历史现象,人们可以从得失成败中获得现代文学学科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蛙》是一部讴歌生命的文学奇葩.它以原创、新颖的艺术形式和富有个性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学语言,成功地创造出万心(姑姑)“这一个”世界文学史上的新的女性典型形象.书信体、小说、话剧三种文体互换、多层次的有机结合,构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独特的艺术结构.作品是作家生命的聚光镜,《蛙》的成功标志着莫言在向世界文学峰巅的攀登上又跨...  相似文献   

19.
《鸣凤记》是一部有特色、有创新、有成就的剧作,在明、清戏曲史上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国内外有关中国戏曲史和文学史的著作,都有专门章节论述《鸣凤记》。遗憾的是,关于这部传奇的几个重要问题。迄今仍然或以误传误,或存疑不论,或众说纷云。因而,就有关《鸣凤记》的几个看法有分岐的问题进行讨论,对于这部名著,以至戏曲史和文学史的深入研究,是至关重要的。笔者草写本文,意在抛砖引玉,错误、疏漏在所难免,渴望得到研治戏曲的专家和同志的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20.
师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自觉追求文学独创性的作家,1946年其短篇小说集《果园城记》的出版让他在文坛上享有盛誉,在这部短篇小说集中作者用一种诗意的叙事方式围绕果园城讲述了一个个亲切又凄凉的故事.作者着重分析师陀《果园城记》中的人物形象是游走在爱情边缘的女性,孤独不得志的知识者和卑微坚忍的小人物,并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及作家独特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