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郭培培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7):30-3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提出,是不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发展规律的。民族交融不是民族融合,也不是民族消亡,更不是民族同化。它是在尊重差异的情况下,相互交往、相互交流、相互接近、相互认同的过程,我们一定要坚持现有的民族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2.
何为“第二代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铸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5-7
针对近年来国内学术界有些学者对我国现行民族政策提出的种种批评,甚至认为推出"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时机已到等观点,本文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内民族政策实践的经验教训,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阐明了新中国民族政策的合理性、正确性,指出了坚持和完善现行民族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就近期来在学术界出现的“第二代民族政策”说的相关观点进行分析与探讨,主要指出“第二代民族政策”说关于研究对象的认识缺乏合理思考,这个出发点的错误直接导致了其方法论以及解决措施等一系列理论的扭曲;促进民族交融一体被当作“第二代民族政策”说的根本方针,在此引导下所提出的“从制度上引导族际通婚”是不符合实际的无稽之谈,人为或强制性的民族融合也只能起到拔苗助长的作用;“第二代民族政策”说的基本手段就是企图削弱、虚化,甚至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背离,文章主要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进行了相应论述. 相似文献
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2-89
中国与西方关于民族的概念有很大差异。前资本主义时代的民族可以叫做文化民族,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国家崛起而形成的民族可以叫做政治民族。任何现代国家不论姓资姓社,建设过程中都有一个由传统文化民族向现代政治民族过渡的必经过程,国家应采取种种措施去建构作为国族的政治民族,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正确地去建构国族。民族问题去政冶化、第二代民族政策的主张者以否定民族集体权利、建立同质化的公民或国族的构想是违背民族平等这一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的,是违反中国国情和当前世界潮流的,如实施必将造成严重后果。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不能采取同化或融合的方式,而应当按文化多元、政治一体的思维去整合建构社会主义属性的政治民族——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5.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Z1)
制定民族政策需要保持清醒、审时度势,将实地调查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始终做到对少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充分理解、鼓励与支持。在中国56个民族中,凸显国家的重要地位不应以忽视民族的客观存在为前提;加强国家认同不应以削弱民族认同为前提;民族问题去政治化不应以剥夺少数民族的政治权利特别是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为前提。 相似文献
6.
彭英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4):21-25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我国的基本政策,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不能用族群代替民族,民族是由语言、文化心理素质和经济生活及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划分的,而且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尤其是文化心理素质,即民族意识是不容易"淡化"和消失的。民族政策要与时俱进,进行调试,但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不能"去政治化",而必须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靠各个时期国家的民族政策,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去解决。 相似文献
7.
辽朝继承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崇尚儒家思想,倡导“华夷同风”“华夷一家”。在政治上“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用科举制取士,以诗词赋为正科,从而形成了皇帝、贵族、士大夫阶层“志于道,言于诗”的局面,这也是辽朝诗词仅限于皇帝和帝后的特色。“澶渊之盟”后,辽朝出现了大量描写北方民族风土人情的诗词,这些诗词体现了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的交流以及当时的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8.
董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3,(1)
该文从我国民族政策应该坚持完善还是颠覆替代、民族自然融合还是人为强制融合、中国能否“改制建省”、如何看待各民族共同繁荣以及我国现行的民族政策的诸多方面进行思考,并对“二代民族政策”论作出质疑和回应. 相似文献
9.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是我国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上好这门课,充分发挥这门课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功能,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通过从构建课堂教学体系、改进课堂教学方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坚持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等四个方面,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纪楠楠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88-94
辽朝民族政策的重要特征是其明显的区域性,即按照各民族在地理上的远近,分别采用不同的统治政策。这种区域大体上由内至外可分为核心、外围和外延三部分,辽朝与不同区域各民族的关系存在由紧密到松散的变化,并对其分别实行直接控制、半羁縻半直接控制、纯粹的羁縻和封贡三种统治方式。这种区域性民族政策是对中原王朝统治经验的借鉴,而且其创新之处也对后世各王朝的边疆政策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产业融合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用机理与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圣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1):23-31
产业融合作为我国农村生产方式的重要变革形态,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带来深远影响。其机理在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了农村资本要素投入、人力资本积累、农业技术效率提升和生产组织模式创新,不仅提高了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而且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分享机制,使农民在参与产业链建设中提高了创富能力、实现了收入增长。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看,反向定制带动了农业产业化模式创新,产业链耦合促进了技术加速扩散,混合经营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激活再造,这些新变量和新变化从不同方面、以不同的形式对农民增收致富带来影响。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产业融合的整体层次和水平还不高,对农民富裕的促进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主要原因是生产要素跨界配置面临制度性障碍、农村市场存在功能性缺陷、政府有效激励和规制缺位以及基础服务体系不健全。应加快突破制度障碍、健全市场功能、强化利益分配、夯实基础支撑,促进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强化兴农富民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12.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84-89
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二是研究机构快速增加,三是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四是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五是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六是学术氛围不断浓厚。新形势下,民族理论政策及民族问题研究还有一些短板需要补齐,一些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拓展,一些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一是进一步加强重大理论问题研究。完善和发展民族理论,既需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论述,从中得到智慧,也需要立足于现实问题和现实需要,还需要从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进一步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提出针对性强、管用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三是进一步彰显特色。我校的国家民委民族理论政策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设在我校的山东省民族研究中心,都突出东部沿海地区民族问题研究这一特色。无论是学科建设,还是培养民族学研究生,我们都把东部沿海地区民族问题摆在最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13.
民族作为一个客观存在,有其发生、发展、直至灭亡的基本规律。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族体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民族作为客观存在,自身发展规律决定了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另外,社会主义制度为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民国政府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廷中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8(7):5-10
在民国时期,民国中央政府为了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的发展,比较重视发展边疆民族教育。其采取的措施主要有:颁布发展边疆民族教育的法令,建立各种民族教育管理机构,对从事民族教育的教职员工实行奖励政策,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等等。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促进边疆文化教育和文化建设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龚志祥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4(4):9-12
民族政策过程是由民族政策系统各子系统共同作用完成的,只有搞清楚民族政策各个子系统的性质、特征、结构、功能等基本问题以及各个子系统的联系方式,才能够进一步优化民族政策系统,提高民族政策水平,实现民族政策目标。民族政策系统运行正常与否、是否顺畅直接影响民族政策效果,因此,优化民族政策系统是提高民族政策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民族政策取向:从“主体民族化”到“国家民族”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琪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1):85-92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民族政策取向经历了由“主体民族化”到构建“国家民族”的调适过程。虽然政府采取措施积极化解独立初期民族政策的缺陷及其负面作用,但要在政策层面引导国民认同或成功塑造一个公民性的民族——“哈萨克斯坦人”,仍任重道远。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多样民族、多种语言、多元文化的国家,因此,“多元统一”始终是国家的重大课题和建构民族政策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王逸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62-63
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待调整,优惠力度还须加大,优惠形式需进一步多样化. 相似文献
18.
李霞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
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杠杆,在调节和促进就业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现行税收政策虽然在创造就业机会、鼓励自主创业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许多不足。为缓解我国就业形势较为严峻的问题,应采取扩大税收优惠政策的适用范围,调整所涉及的税种,开征社会保障税以及构建长效机制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我国就业税收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