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各种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各类特色鲜明的景观,但是在开发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本文以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为例,就民族地区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表现、原因及解决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四川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中存在诸方面问题,已成为影响当地发展和稳定和谐的因素.由此,在对四川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中,必须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创新开发模式,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资源开发的扶持补偿机制,出台符合当地实际的优惠政策,让开发的成果惠及于民,才能实现四川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3.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民族地区获得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与此同时,民族关系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西部很多地区都是像黔东南这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西部的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族团结,而民族团结又取决于民族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各少数民族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水电资源开发对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在资源开发利益分配方面存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不完善,资源价格偏低,资源开采对地方税收贡献少,资源税偏低等问题,因此,应构建资源开发的利益共享机制,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推进资源开发中税收制度改革,建立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拟定<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条例>.  相似文献   

5.
贫困是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之一。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农村,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深入研究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探索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途径,直接关系到我国多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新农村建设的实现,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贫困是困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现象之一。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农村,由于受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贫困问题依然严重,扶贫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因此,深入研究西北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原因,探索有效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途径,事关我国多民族社会的和谐稳定与新农村建设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四川省凉山州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资源,以全新的理念把握资源,大胆探索资源开发新模式,推进资源市场化、资源资本化、资源产业化,不仅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发展,而且正在实现"开发一方资源、发展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群众、保护一方环境"的科学发展.这对其它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凉山应全力实施多资源多要素集聚整合,推进生态经济、交通物流经济、流域经济、产业经济协调发展,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敏感的话题,也是关系国家兴亡、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为例,对新时期和谐民族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边疆地区的民族关系是与边疆安全密切相关的变量。和谐民族关系建构有赖于民族之间交往的扩大,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西北边疆地区而言,少数民族生计方式的现代化转型是扩大与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关键。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西北边疆地区应以现代工业生产方式为纽带,以生产领域的民族互嵌为重点,推动民族互嵌式社会构建;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促进边疆和谐民族关系发展;以区域发展的现代国家治理理念取代传统的"中心—边缘"的少数民族治理理念,搭建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制度平台,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政治关系是人们在政治领域中结成的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和谐是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民族地区必须通过构建和谐央地关系、和谐党政关系、和谐党群关系、和谐政党关系、和谐阶层关系、和谐民族政治关系,实现政治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政治权力关系、政治权利关系三者的和谐,从而达成民族地区政治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西北民族地区环境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了制约西北民族地区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从法律的制度,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是一种逐渐走向和谐的历史。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因其主客观条件的差异而呈现出不同的历史形态,但其总体上依然充分显现出一种“走向和谐”的大趋势。因此,“走向和谐”可以视为湘西地区民族关系发展史上的突出特征。  相似文献   

13.
工业革命以来的全球性生态危机促使人类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德育作为一种崭新的德育模式应运而生。任何德育都离不开德育资源的有效支撑,文章以典型的民族地区广西百色市为例,从物质形态、价值形态、制度形态三个角度对民族地区高校地方特色生态德育资源进行开发研究,从而为民族地区高校实施生态德育、提高生态德育实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也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大城市周边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各大中心城市促进了地区间的交流,增进了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对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活跃城市经济、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等等方面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成都为例就如何有效地发挥少数民族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影响,构建和谐的城市民族关系的重大意义,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摘要]西北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其区位、民族、宗教信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及文化的特殊性决定了影响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依然众多,维护这一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在这里,一方面,经济社会正在快速转型、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基本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和因素依然存在,在局部地区或一段时间内甚至表现的还比较突出。把握这一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状况,厘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主要原因对进一步做好这项政治性极强的社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胡锦涛同志第一次在党的文献中把和谐与平等、团结、互助并列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理论的最新诠释和创造性发展.本文拟就和谐语境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概念、内涵、特征、路径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18.
和谐民族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本质上是和谐民族关系;和谐民族关系是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基础;发展和完善和谐民族关系是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摘要]本文立足于青海河湟地区自古以来形成的多民族杂居、多种文化现象并存的实际,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及田野调查情况,着重从语言、宗教信仰和民俗活动、族际通婚和经济交往等方面,分析并论述河湟地区各民族在长期互动中形成的和谐的民族关系,探寻其兼容并包、寻求共识、共生共荣的民族关系发展特点及原因,从而为我国建构和谐的民族关系提供一个良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个体早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重要的价值。[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行动方案,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鉴于此,本文在探讨民族地区幼儿教育资源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幼儿教育课程资源开发以及在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