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曹文轩 《社区》2017,(23):6-7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凄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  相似文献   

2.
曹文轩 《社区》2014,(20):10-10
阅读是对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方式的认同。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这中间是一道屏障、一道鸿沟,两边是完全不一样的气象。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的躯体。  相似文献   

3.
萧红短暂的一生饱经磨难,坎坷曲折的经历、由此而来的看待生活的独特方式以及对人生悲苦的独特体悟,使她的许多作品都弥漫着一种"荒凉"的人生意蕴.风物环境是荒凉的,人们近乎原始荒原上荆棘蒿草似的生存状态更是荒凉.这种生之"荒凉"甚至淹没了人伦之爱,但她不是悲天怆地,而是平淡从容地传递着人生的悲剧感和迷惘感,在对世间种种烦恼的达观诠释中有其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反思.  相似文献   

4.
审美是人生方式之一.在古希腊罗马哲人的对人的论说中,就已包含有审美的内容或显示了走向审美的趋向.审美如何成为人的生活方式之一,这是由生活本身的属性和真、善、美三种基本的人生活动模式决定的.所以,审美是一种人生方式有其独特的内涵.这种审美人生方式的初步界说,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确定了基本的方向,从而也奠定了审美是一种人生方式这一观念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四季夜读     
彭云 《今日南国》2013,(2):38-38
读书影响人生.读书决定人生,所以读书乃人生重要之事。读书无需论地论时,读书大可随时随地,你可在晨霭中卷不离手,亦可于午后暖阳下书香浸淫;你可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上对字迷醉,亦可于草长莺飞的绿地里轻吟平仄。然而,对于读书人而言,最好的读书时光莫过于夜读。夜读是一种境界。夜读是一种氛围、一种情调。  相似文献   

6.
期望生活方式是人生价值观的体现之一,可以一叶知秋地了解人们的价值观。时代变迁,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发生了深刻变化。通过调查大学生的期望生活方式,以"高高山顶立"与"深深海底行"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及相应不同的期望生存时间,对在校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并行统计学分析,以期了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取向。  相似文献   

7.
易小荷 《今日南国》2010,(17):46-48
在一份稳定的工作之外,再谋一份自己喜欢的第二职业,这已经成为一些向领的生活方式,而这份第二职业到底算工作还是算玩乐,身处其中者也往往难说清楚他们清楚的是,在这另一份职业中,可以寻获一种久违的小幻与从未体验过的人生——一种在职业中玩乐的人生,于是,有人把这叫做“职玩”,而这些兼职的白领们则成为了“职玩”者。  相似文献   

8.
生态危机与思维方式的革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以往人类的思维方式实质是一种功利型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造成当今生态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化发展趋势的出现,人类的思维方式必须进行革命性变革,而这种变革的关键则是实现由功利型思维方式向互利型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认知过程就是隐喻的投射和扩展过程,隐喻是关于世界、生活的各种经验的关系、图景的互相融合、转换和暗示.文学就是运用隐喻对生活进行形象化表达的一种语言方式.《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隐喻小说,小说中霍尔顿在潘西中学最后一天的时光,充满了浓浓的仪式意味,是霍尔顿人生面临的一道门槛,一个边界点,隐喻他处在人生成长仪式的“前阈限”时期.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的创作描绘了普通人尴尬卑琐的生存状态,表达了她对人生、时代和现代文明的悲剧性体验"荒凉世界中的荒凉人生".她认同接受生命的荒凉虚无,并采取人生审美化、生活艺术化欣赏玩味世俗生活,放逐理想主义、理性,在趣味式戏剧式写作中将浓郁的悲剧感诗意化审美化.童年的不幸生活,成年遭遇的战乱及西方现代主义思潮、中国传统的乐生文化心态都使她将悲剧感审美化.其创作因而减少了发人深省的思想深度和净化情感的艺术力量.  相似文献   

11.
吴平 《社区》2013,(26):28-28
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以其对真实人生的追求,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喜爱。  相似文献   

12.
所谓现代人生的尴尬 ,主要指的是 :现代生活变幻无穷、发展迅捷而使人们在人生中常常陷入一种左右为难 ,无法选择 ,不知如何是好的境况。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生的虚化现象 ;二是人生的假化现象 ;三是人生的疲惫感。解决这三大人生问题的主要对策在于 ,消除我们生活中虚的一面与假的存在 ,准确地最佳地确定人生中的自我定位 ,修炼出容人容物的宽阔胸襟  相似文献   

13.
<呼兰河传>弥漫着一种荒凉的人生况味,风物环境是荒凉的,人们的生存状态更是荒凉.小说通过描绘呼兰河整体文化氛围的沉滞及个体生存状态的寂寞来表现城与人的存在所蕴涵的悲剧意蕴,并构筑"后花园"意象,传达出对温暖与爱的永久憧憬与追求.  相似文献   

14.
掌上阅读,作为电子化阅读潮流中的一支,突出地体现了阅读的普及化和读书方式自由化的特点。从口袋书、电子书,直到掌上阅读器,读书已经越发不再是书斋中的正襟危坐,而逐渐成为了大众生活里的“信手拈来”。  相似文献   

15.
皮浪派和中期学园派所坚持和捍卫的古典怀疑论不仅是一种去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活动,更是一种试图通过这种批判活动而保持存疑、达致宁静的生活方式。怀疑是一种治疗术,它通过祛除附加在人们心灵上的虚幻观念,切断知识与幸福的“天然”联系,给人们例示一种无独断信念烦扰的生活何以可能。它是一种解构性的、非体系化的哲学,不预设任何自己的观点。它是生活世界的经验、常识、习惯和传统的守护者,表达出一种明显的自然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
诗意人生,是一种审美人生;诗化世界,便是一种审美世界;这是中西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生和意义世界。这种追求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肯定的是审美方式,西方传统文化精神肯定的是宗教方式。中西不同的审美文化产生两种不同的诗化人生方式;即中国的崇尚虚静和西方的标举迷狂。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诗人之所以要在自己的人生中设立一个诗意化的世界,完全是由于他们发现了人的存在的悲剧性之缘故,这是中西诗人人生诗意化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7.
廖保平 《社区》2008,(20):17-17
人生的盛景,留给善于独辟蹊径的人。 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将女人与小人相提并论。 最近,武汉大学教授陈文新在“国学班”上课时,对孔子为何发出如此感叹,推测出两种原因:一是孔子可能存谈恋爱的过程中受过挫折;一是孔子婚后家庭生活不太美满。  相似文献   

18.
李光 《今日南国》2010,(15):38-40
低碳生活是指低能耗和低污染的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为特点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中的低碳食物则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人的健康。但是,低碳食物有两种概念,一种是指粮食产品生产过程的低能耗和二气化碳排放量低,二是指含碳水化合物少的食物。这两种食物的相同点都有利于人的健康,但却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有人这样摧述过都市人的精神状态:早上的匆匆洗漱吃饭,一整天的工作。直至深夜的加班加点。可是,忙碌中我们还是能抽出一些宝贵时间来休息、乃至阅读的。掌上阅读的应运而生,不仅是新的阅读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20.
约翰.邓恩在探寻人生之初就与女性结了缘,女性成为他早期作品中主要描写的对象。从邓恩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来解读邓恩的女性情缘,邓恩既有美化女性的一面,又有批判女性的一面,这有助于结构邓恩的诗歌及其女性观,这也是邓恩诗歌艺术魅力的一种凸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